资源简介 练习011.“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A. 推翻了封建帝制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建立了中华民国 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右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8年C.公元1919年 D.公元1920年3.下列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合理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北伐战争——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4.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南京 B.上海 C,延安 D.重庆5.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大别… C.平津战役 D.百万雄师过大江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小芸绘制了如下年代尺。据图回答6-7题。6.以下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九一八”事变 ②平型关战斗 ⑧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从上述年代尺中,我们可知( ▲ )①中国抗战从华北战场开始 ②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③中国人民经历十四年抗战 ④日本投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中国之近代史始于南京,终于南京。”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以下关于“南京”的说法错误的是A. 见证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开始 B. 见证了辛亥革命的首次胜利C. 见证了日军制造大屠杀的凶恶残暴 D. 见证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9.“国共两党恩恩怨怨,两度分手三次握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描述。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历史贡献是A. 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建立中华民国 B. 发动武装起义,完成国家统一C. 进行北伐战争,动摇北洋军阀统治 D.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0.“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指的是A. 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B. 红军长征最终胜利,革命转危为安C.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 宣告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1)指出“新的学说”名称。该学说首先成为哪一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2分) 材料二: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2)这是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其“新”在哪里?(3分) 材料三:《人民日报》报道:“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3)那一天,民族新生。对此,你怎么理解?(3分)(4)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何联系?(2分)12.(10分)图片是另一种历史语言,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抗战时期民众的什么心声? 图二所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这次战事对中国的抗日有什么影响?(3分)(2)概括指出图三中炮火中的阅兵式出现的背景。这次红场阅兵有何意义?(3分)(3)图四《联合圈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组织的建立?此后,签署宣言的国家加强了政治上的互相合作,军事上的互相配合。请各举一史实。(3分)(4)以上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分)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1)结合材料一,说说学生提出“外争主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2分)(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的学生承担了怎样的社会责任?(2分) 材料二:1943年12月1日,(中关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破口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九年级上册(3)对比材料一、二,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练习011.“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A. 推翻了封建帝制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建立了中华民国 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右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8年C.公元1919年 D.公元1920年3.下列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合理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北伐战争——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4.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南京 B.上海 C,延安 D.重庆5.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大别… C.平津战役 D.百万雄师过大江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小芸绘制了如下年代尺。据图回答6-7题。6.以下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九一八”事变 ②平型关战斗 ⑧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从上述年代尺中,我们可知( ▲ )①中国抗战从华北战场开始 ②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③中国人民经历十四年抗战 ④日本投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中国之近代史始于南京,终于南京。”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以下关于“南京”的说法错误的是A. 见证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开始 B. 见证了辛亥革命的首次胜利C. 见证了日军制造大屠杀的凶恶残暴 D. 见证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9.“国共两党恩恩怨怨,两度分手三次握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描述。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历史贡献是A. 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建立中华民国 B. 发动武装起义,完成国家统一C. 进行北伐战争,动摇北洋军阀统治 D.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0.“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指的是A. 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B. 红军长征最终胜利,革命转危为安C.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 宣告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1)指出“新的学说”名称。该学说首先成为哪一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2分) 材料二: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2)这是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其“新”在哪里?(3分) 材料三:《人民日报》报道:“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3)那一天,民族新生。对此,你怎么理解?(3分)(4)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何联系?(2分)12.(10分)图片是另一种历史语言,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抗战时期民众的什么心声? 图二所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这次战事对中国的抗日有什么影响?(3分)(2)概括指出图三中炮火中的阅兵式出现的背景。这次红场阅兵有何意义?(3分)(3)图四《联合圈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组织的建立?此后,签署宣言的国家加强了政治上的互相合作,军事上的互相配合。请各举一史实。(3分)(4)以上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分)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1)结合材料一,说说学生提出“外争主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2分)(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的学生承担了怎样的社会责任?(2分) 材料二:1943年12月1日,(中关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破口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九年级上册(3)对比材料一、二,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2018.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共30分。每小题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第2-7题为历史试题,第1、8-15题为思想品德试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C D B B C B C 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0分)11.(10分)(1)三民主义。辛亥革命。(2分)(2)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1分)从中国国情出发;依靠工农力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等。(2分)(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3分)(4)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2分)12.(10分)(1)心声:军民联合抗战(或“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等符合图片主题即可。(1分)“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它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2分)(2)德国突袭苏联,逼近莫斯科。(1分)振奋士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2分)(3)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分),政治上:召开雅尔塔会议或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1分。答出其中一个即可)军事上:诺曼底登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分。答出其中一个即可)(4)反抗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意思相近酌情给分,1分)13.(10分)(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2分)(2)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或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2分)(3)变化:从拒绝到承认。(或由出卖中国的利益(领土)到维护中国的领土要求。)(2分)原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中国人民长期的反帝斗争。(任答一点得1分,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练习01.docx 练习01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