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4张PPT。走进广东音乐广东音乐简介 「广东音乐」原称: " 过场音乐 " , " 过场谱子 " , " 广东小曲 " 等等,直至五十年代才被正式定名为 「广东音乐」。它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广东广西之粤语地区及港澳、东南亚之华人社会。初期是广东粤剧的过场音乐,衬 托剧中表演的小曲、小调。「广东音乐」与粤剧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在演奏风格,乐器组合、演奏型式等方面都很多相同之处。 广东音乐形成于本世纪初,早期乐队与粤剧乐队一样,使用二弦(琴筒为竹筒,蒙以蛇皮,发音高亢明亮)、提琴(竹制琴筒,梧桐木作腹板)、三弦、月琴、横箫(广东人称笛子为横箫、唢吶为直笛)。这样的乐器组合谓之「五架头」,俗称「硬 野」,因这样的组合所演奏出来的音色高亢硬朗。 早期的广东音乐因其演出场合、演奏功用的不同,可以概略的分为四种表演方式:(1) 戏剧中的过场音乐(2) 茶楼、街头卖艺(3) 一般民众私自组成的自娱性质的音 乐社团(4) 农村的「八音会」,于婚丧喜庆场 合表演(或加粤曲、说唱)广东音乐曲目 《旱天雷》、《娱乐升平》、 《步步高》、《青梅竹马》、 《孔雀开屏》、《三宝佛》等广东音乐器乐特色(高胡) 二十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乐器的定弦;同时,还首创了用两腿夹着琴筒的适当部位进行演奏的独特方法。吕文成研制出的这种新乐器很快就得到音乐界人士的好评,并且一致认同了它的新名称--高胡。顾嘉辉、黄霑 顾嘉辉、黄霑在作曲及编曲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创作了千余首歌曲,作品融汇东西音乐风格,受广东粤曲的影响颇深,曲调优美、流畅,调式大气、简洁,富隽永、回环之美,韵味独到,为香港乐坛发展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有香港歌坛教父之称。黄霑代表作 《沧海一声笑》、《倩女幽魂》 《人间道》、《十里平湖》、 《阿弥陀佛》、《旧梦不须记》顾嘉辉代表作 《上海滩》、《京华春梦》、 《小李飞刀》、《誓要入刀山》、 《万水千山总是情》等 1、什么是广东音乐? 2、列举广东音乐常用曲目(一两首)。 3、广东音乐的器乐特色。 4、《青梅竹马》、《担梯望月》的音 乐形象、情绪。 5、带有粤剧色彩的流行音乐。课堂回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