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习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是怎样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学习重点】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学习难点】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共生【学习资源】挂图、豆科植物的根瘤【学习过程】一、揭示学习目标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及分布,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又有怎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五章,了解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先学习第一节,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见上“学习目标”)二、进行预习活动自学教材P66—69,完成下列填空:1.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________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________。2.细菌和真菌中一些种类营________生活,它们从________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________,导致这些生物患病。3.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________,彼此________,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4.地衣是_______与________共生在一起,豆科植物的根瘤内有_______与豆科植物共生。5.人的肠道中有大量的________与人共生,它们能够制造维生素_____和维生素______,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益处。6.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为________者参与物质________、引起动植物和人________、与动植物________。三、开展学习指导1.师生共同完成预习学习任务T1-T6。2.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完成教材“观察与思考”及其中的“讨论”。(2)利用图示讲解说明物质循环过程。物质从无机环境→植物→植物遗体→无机环境;物质从无机环境→植物→动物→动物遗体→无机环境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分解作用,非呼吸作用,包含呼吸作用)(3)说明:腐生生活,起作用的是腐生菌。3.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识图36、37、38,说明是寄生菌在危害。4.与动植物共生:(1)共生概念: (2)共生例解:地衣:真菌(分解作用提供水和无机盐)+藻类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有机物)根瘤:根瘤细菌(固氮提供含氮无机盐)+豆科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有机物)细菌(分解纤维素、提供维生素等)+动物或人(提供有机物)5.技能训练:评价实验方案,完成“讨论”。四、构建知识网络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与动植物共生五、完成评价反馈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寄生者2.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正确描述是〔 〕A.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根瘤菌能够利用阳光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进行寄生生活的细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表的有机物来生活D.细菌只能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生活3.把一个小动物的遗体深埋在一棵大树旁,一段时间后,遗体不见了,其原因是〔 〕A.被寄生细菌分解了 B.被共生细菌分解了 C.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D.被树根吸收了4.足癣是由下列哪种生物引起的?〔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单细胞生物5.细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6.下列细菌中,能使豆科植物生长良好的是〔 〕A.枯草杆菌 B.酵母菌 C.链球菌 D.根瘤菌7.下列哪种生物可使腐烂的水果散发出酒味?〔 〕A.酵母菌 B.细菌 C.青霉 D.曲霉8.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真菌引起的?〔 〕A.足癣 B.人的扁桃体炎 C.玉米瘤黑粉病 D.小麦锈病9.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请你根据下页图提供的信息并利用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将下页图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联系起来。(2)将下图中未完成的部分填充完整。10.准备一片新鲜的面包和一片面包干,在新鲜的面包片上浸入少许水,将两片面包分别放入密闭的玻璃容器内,两个容器都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新鲜的面包片上长出了霉菌的菌斑,而且菌斑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越来越多,而干燥的面包片却没有长出菌斑。请问:(1)在这个实验中,新鲜的面包片为霉菌提供了__________,而面包干没有长出菌斑的原因是__________。(2)本实验说明霉菌的生长繁殖必须具备的外界条件之一是_______。1.C 2.C 3.C 4.B 5.B 6.D 7.A 8.B 9. 10.(1)丰富的有机营养和水;缺少水分 (2)水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