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水和无机盐【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2.阐述根吸收水分的过程(二)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细胞吸水和失水,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学习重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学习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应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因,解释施肥过多“烧苗”等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通过大声阅读,在自主学习,了解本届的基础知识并在书中做出标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只要认真看书,你一定能完成的很好。自学提示:1.看书把你了解的知识画下来2.看书找出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含氮、含磷、含钾的三类无机盐的作用3.看书画出根尖和根毛4.看书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及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过程(会描述)二、探究释疑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认真讨论以下问题并组织好答案,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提问,熟记下列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做好展示点评准备。1.描述什么是吸水?什么是失水?2.描述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过程?三、巩固理解: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热烈讨论,深化知识,提升能力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 和 。2.请描述含氮的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3.请描述含磷的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4.请描述含钾的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5.根尖上生长 的区域是吸收水和无机盐最活跃的部位。四、互助提高:通过讨论、记忆,独立完成下列习题,巩固基础知识选择:1.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主要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氧气2.施肥过多,植物易出现萎蔫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根毛细胞液浓度( )A.小于土壤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B.大于土壤溶液浓度,细胞失水C.小于土壤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D.大于土壤溶液浓度,细胞吸水3.质不属于无机营养( )A.水 B.无机盐 C.淀粉 D.含磷的矿物质4.农卖菜时,不时地往青菜上洒水,其目的是( )A.增加青菜的重量 B.使青菜干净 C.有利水分的散失 D.补充水分、保持新鲜5.物体内需要的最大量的无机盐是( )A.氮、磷、铁 B.氮、磷、钾 C.氮、硼、钾 D.硼、磷、铁6.和家畜的粪尿称为( )A.农家肥料 B.化学肥料 C.氮肥 D.磷肥7.钾的无机盐能使植物体( )A.枝叶繁茂 B.幼苗发育 C.茎秆健壮,促进淀粉合成 D.种子提早成熟8.菜农收获的马铃薯中,最大的一个重1公斤,长成此马铃薯的物质主要是来自土壤中的(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硼肥9.物可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A.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B.植物的根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C.土壤对植物生长并没有作用 D.根只吸收水和含氮、磷、钾的三类无机盐连线:1.向日葵长得茎秆软弱,易倒伏 缺氮2.白菜长得矮小瘦弱,叶色黄 缺磷3.花生长得特别矮小,果实不成熟 缺钾五、梳理总结:小组合作把所学的知识用短线连接的形式写出来,相信你是最棒的,请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加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学习目标】1.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2.了解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和过程;3.说出根吸收水的部位。【学习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2.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学习过程】一、选择题1.搁置一段时间的新鲜青菜会萎蔫,萎蔫的青菜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又会硬挺起来。,萎蔫的青菜用清水浸泡又硬挺起来的原因( )A.细胞吸水胀大B.细胞壁加厚C.细胞活动旺盛D.细胞失水,细胞之间变紧密2.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生长作用3.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4Kg。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无机盐B.土壤中的有机物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4.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A.叶片B.树皮C.花瓣D.根尖5.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A.碳、氢、氧的无机盐B.氮、磷、钾的无机盐C.钙、铁、锌的无机盐D.磷、硫、镁的无机盐6.肾蕨叶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要使盆栽肾蕨生长良好,应如何管理?( )A.放在向阳的地方,少浇水B.放在向阳的地方、多浇水C.放在背阴的地方,少浇水D.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7.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A.水和无机盐B.有机物C.维生素D.适宜的温度8.“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 )A.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B.山上植物多要修水库C.治山要治水D.根的特性9.移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 )A.保留水分和无机盐B.避免伤害生长点C.避免伤害根冠D.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二、填空题10.“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水肥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请回答与这句农谚有关的生物学问题:(1)“有收无收”的“收”是指农业上的收成,即收获农作物上_____贮藏丰富的种子如大豆,果实如西瓜,根如甘薯,茎如_________,叶如白菜等。(2)从生物学上讲,“肥”是指含有植物必需的、而土壤中含量又较_________的________元素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总称。(3)从生物学上分析这句农谚,这句农谚说明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的重要作用。(4)有机肥需要微生物分解成________后,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因此,有机物的肥效较(快、慢)_____,但有机肥成本低,有利于提高肥力,并且不________环境。(5)你对农业生产中的施肥有哪些好的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CCDB 6-9 DACA二、填空题(1)营养物质 马铃薯(2)少 含必需(3)水 无机盐(4)无机肥 慢 污染(5)①合理施肥②以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化学肥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阐明绿色植物产物和原料及条件。2.通过探究实验设计思路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3.合作学习,师生互补,对科学知识探索精神的培养。【学习重点】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光是形成淀粉的条件。【学习难点】提出问题,应用适当的手段解决问题;单一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学习过程】一、情景激疑:人进行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从外界摄取的,植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植物自己制造的吗?这是一个生物学问题。怎样研究呢?二、实验探究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1.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吗?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注意强调“光下”这个条件。2.作出假设:如果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那么不在光下就不形成淀粉。3.制定计划:思考:针对假设需要做对照实验吗?对照的是什么条件?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光是对照的条件,是研究的变量。依据光所做的对照实验中,以下哪一种方案更能体现实验的严谨性?讨论后回答。(1)两盆植物上分别选一片叶子进行对照。(2)一盆植物上选两片叶子进行对照。(3)一盆植物上选一片叶子的两部分进行对照。选择第三种方案。尽量解释选择的原因。注意培养学生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思路以及单一变量的设计原理,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是要研究的条件不一样。在这个实验中,要研究的条件是“光”。第三种方案中一片叶子的两个部分是变量最少的,所以选择第三个方案。4.实施计划:(1)尝试合作通过合作尝试小实验来验证淀粉遇碘变蓝,同时使学生学会相互配合,为下一步的实验活动打下基础。小实验---淀粉的检验要求:用碘液滴到面包上,观察面包颜色的变化。(由组长指挥,实验员进行操作。纪录员纪录。)现象描述:淀粉遇碘变蓝,可以用这个方法验证淀粉的存在。(2)小组讨论: A.绿色的叶影响观察淀粉的变蓝,怎样把绿色处理掉? B.实验前应避免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怎样处理? 通过组长的领导,小组看书讨论解决。然后选择小组进行发言。脱色,是为了避免绿色的存在影响观察滴碘后变蓝的淀粉。叶绿素易溶于酒精,而酒精又易燃烧,因此将叶片进行隔水在酒精中加热,确保实验的安全。暗处理,是为了清除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植物在黑暗中不形成新的淀粉,原先的淀粉又被利用掉。经过暗处理后的植物叶片内基本上不含淀粉了。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叶片从新开始制造淀粉进行验证。实验要求:(3)课前实验小组的同学已经对叶片进行了暗处理,同学们在将叶片上的黑纸片摘除时用笔划出遮盖的范围。实验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正确使用。点燃用火柴,熄灭用灯帽。如不小心,酒精灯翻倒着火,不用慌张,用教师准备的湿毛巾盖住即可。由小组长看着课本的实验过程指导组内实验。(强调组长的责任,以及组内的配合。)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帮助,指导,参与探讨。)注意提醒学生实验的安全,以及注意观察酒精颜色的变化和叶片颜色的变化。(以叶片变黄白色为适宜。15分钟的时间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分析:由学生进行。滴碘变蓝的区域(有淀粉)滴碘不变蓝的区域(没有淀粉)变蓝的区域(接受了光照)不变蓝的区域(没有接受光照)受光 淀粉 变蓝5.得出结论:绿叶在光下形成淀粉。光是条件,淀粉是产物。三、归纳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请把实验步骤再回忆一下。(1)请将"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a光照b酒精去除叶绿素c黑暗放置d清水漂洗碘液e选择叶片用 f清水漂洗酒精黑纸片遮盖g滴加碘液讨论后回答。正确的步骤排序是: 。(2)分析叶片(已经脱去叶绿素)接受光照的情况:叶片a经碘染色后全变蓝。(全部接受了 ,形成了 。)叶片b经碘染色后全不变蓝。(全部不接受 ,没有形成 。)叶片c经碘染色后部分变蓝,部分不变蓝。(变蓝的有 ,是因为接受了 ,不变蓝的没有 ,是因为没接受 )由此进一步证明了: 是绿色植物形成淀粉的必要条件。下面内容你一定有兴趣: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每年全球光合作用估计产生大约16亿吨糖类,产生相应的氧气。养活着地球上其它的生命。假如绿色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会出现什么想象?想象一下。科学家曾经幻想,假如将来能搞清楚光合作用的机理,然后将光合作用的基因转移到人的头发里,使人的头发中可以模拟光合作用的过程,只要在人的头发上洒一点水,再晒晒太阳,头发中便完成了有机物的制造过程,人类便可以结束吃饭的历史。这个伟大的设想靠同学们将来能够完成。四、迁移深化下列事例很有趣,进一步思考:1.分别在早晨、中午、傍晚,从一棵植物上摘取三片相似的叶子经酒精脱色,再用碘染色后发现蓝色的深浅不一样。为什么? 2.农民甲为了多收获玉米,于是他在同样的地里种植了比正常情况下多两倍的种子,秋后他能收获多两倍的玉米吗? 五、开拓创新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问题?【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① 光 ② 叶绿体 ③ 二氧化碳 ④ 水 ⑤ 氧气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2.在金鱼缸内放些新鲜的水草,对金鱼的意义是( )A.美观 B.为金鱼提供营养C.增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 D.增加水中氧气浓度?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在验证实验结果以前要用酒精脱去叶绿素,目的是( )A.避免叶子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B.避免叶绿素颜色干扰,以使结果更明显?C.增加叶片内淀粉含量?D.减少叶片内淀粉含量?人和动物的营养【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无机盐以及有机物在人体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说出人和动物的食物中,主要的以那个样物质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等,及其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认同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饮酒、讲卫生的重要性。【学习重点】营养物质的功能。【学习难点】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师友互助完成任务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淀粉遇到碘液是什么颜色?2.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物什么的基础3.有效利用光能的措施?(二)请根据导学提纲,自主学习新知识(展示目标)1.看书理解什么是异养2.看书完成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3.看书理解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4.看书了解不均衡膳食的危害5.看书理解如何均衡膳食6.看书理解如何注意食品安全二、探究释疑:相互交流完成下列问题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什么?2.人和动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3. 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内的水分身体质量的 。4.无机盐中的 和 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是生物体 、 的重要原料。 能调节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等糖类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是贮存能量主要物质。对人体和某些动物的体温恒定也起着重要作用。5.由于食物单调而营养不足,造成少年儿童中 , 较高。摄入谷类和蔬菜少会造成 、 日益增多。6.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 、 、 。三、巩固理解(一)师友讨论1.看书熟记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二)全班交流展示四、互助提高1.种子的成份中能够燃烧的是( )A.水 B.无机盐 C.有机物 D.维生素2.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是( )A.水 B.无机盐 C.有机物 D.维生素3.用水揉挤面团,最后剩下的淡黄色叫粘性物质是一种( )A.糖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4.嗑瓜子时,垫放在葵花籽皮下的纸张上往往会留下许多油迹是因为( )A.种子中含有蛋白质 B.种子中含有脂肪 C.种子中含有水分 D.果皮中含有脂肪5.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是(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6.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7.有的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仍患佝偻病,主要原因是缺乏( )A.维生素D B.维生素A C.维生素B D.维生素D人和动物的营养【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消化系统2.各种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二)能力目标:能够描述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各消化器官功能,从而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习重点】消化系统的结构。【学习难点】消化腺的理解。【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师友互助完成任务1.维生素的种类及其作用2.生产许可的标志是?(二)请根据导学提纲,自主学习新知识(展示目标)1.看书了解消化管、消化腺各包括什么?2.看书完成各种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3.看书理解唾液的消化作用4.看书理解什么是消化?5.看书理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6.看书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二、探究释疑:相互交流完成下列问题1.消化管、消化腺各包括什么?2.各种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3.本氏液与葡萄糖混合加热后,出现 沉淀物质。4.简单描述小肠的消化和吸收过程5.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三、巩固理解(一)师友讨论1.人体的消化系统(二)全班交流展示四、互助提高自主完成1.从进化的角度看,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相比( )A.细胞内消化更高等 B.细胞外消化高等 C.两者进化地位一样 D.两者都是低等动物具有的消化方式2.蛋白质彻底消化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脂肪 D.脂肪酸3.食物的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的那一个过程( )A.氧化分解的过程 B.变化食糜的过程 C.转变成可被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D.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4.胃、小肠和大肠都能吸收的物质是( )A.水 B.维生素 C.葡萄糖 D.氨基酸5.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A.肝脏 B.胰腺 C.胃 D.胃腺6.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A.维生素 B.淀粉 C.水 D.含铁的无机盐7.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胃液D B.胆汁 C.胰腺 D.肠液8.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 )A.口腔、胃、胃 B.口腔、小肠、小肠 C.口腔、口腔、小肠 D.口腔、 胃、小肠9.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10.膳食中不搭配蔬菜和水果,会造成身体缺乏( )A.淀粉和蛋白质 B.蛋白质和脂肪 C.脂肪和维生素 D.维生素和无机盐11.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12.下列叙述中,那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13.吃馒头时,越嚼感觉越甜,是因为( )A.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唾液变成了葡萄糖C.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 D.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其他生物的营养【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寄生生物的营养方式和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对寄生方式的了解,认识到生物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对某些寄生生物的控制与利用。【学习重点】寄生的感念以及寄生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难点】观察认识各类生物的寄生现象,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师友互助完成任务1.人体的消化系统(二)请根据导学提纲,自主学习新知识(展示目标)1.看书了解什么是体表寄生?2.看书完成什么是体内、细胞寄生。3.看书理解什么是寄生、寄生生物、寄主或宿主4.看书理解什么是腐生?5.看书理解腐生的作用二、探究释疑:相互交流完成下列问题(教师循环指导)1.寄生的方式有几种?2.举例说出生活中寄生生活的现象?3.举例说出腐生生物。三、互助提高自主完成1.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方式为( )A.寄生 B.腐生 C.自养 D.异养2.人和绝大多数动物的营养方式为( )A.自养 B.异养 C.寄生 D.腐生3.下列营体表寄生的生物是( )A.蛔虫 B.大肠杆菌 C.肝炎病毒 D.体虱4.下列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不属于腐生生物所为的是( )A.产生黄曲霉素使人患肝癌 B.馒头腐败发霉 C.使衣物霉烂 D.使人患天花病5.制作酸奶的菌种是( )A.青霉 B.曲霉 C.乳酸菌 D.酵母菌6.制醋需要的菌种是( )A.青霉 B.曲霉 C.乳酸菌 D.酵母菌7.感冒病毒使人患感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是寄生生物,人是寄主 B.病毒是寄主,人是寄生生物 C.病毒的营养方式属于体外寄生 D.病毒的营养方式属于腐生其他生物的营养【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寄生生物的营养方式和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对寄生方式的了解,认识到生物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对某些寄生生物的控制与利用。【学习重点】寄生的感念以及寄生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难点】观察认识各类生物的寄生现象,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学习过程】一、选择题1.所有的病毒的生活方式是( )A.全部营寄生 B.全部营腐生C.营寄生或腐生 D.全部自养2.下列属于营寄生生活的细菌是( )A.枯草杆菌 B.根瘤菌C.乳酸细菌 D.大肠杆菌3.大量的细菌可以使食品迅速腐败,食品在冰箱中能保持一段时 间不腐败,主要是因为 在冰箱的环境中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4.乳酸菌、炭疽杆菌、青霉、肝炎病毒的营养方式分别是( )A.寄生、腐生、寄生、腐生 B.腐生、自养、腐生、寄生C.异养、自养、腐生、寄生 D.腐生、寄生、腐生、寄 生5.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 )A.固氮 B.提供二氧化碳 C.提供水分 D.提供有机物6.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7.病毒要表现出生命活动,必须在( )A.空气中 B.土壤里 C.水中 D.其他生物的细胞里8.天热了,鲜肉容易变馊是由于( )A.腐生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B.霉菌大量繁殖的结果C.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D.病毒增殖的结果9.一条死小鱼深埋在一 棵大树的根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A.被树根吸收了 B.被水冲走了C.被猫挖去吃了 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二、简答题10.在人类的生活之中,腐生生物有着重要的作用,总结一下腐生生物对人类的益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4.1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水和无机盐2.docx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4.1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doc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4.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学案1.doc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4.3 人和动物的营养 学案1.doc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4.3 人和动物的营养 学案2.doc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4.4 其他生物的营养 学案1.doc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4.4 其他生物的营养 学案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