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学习重点】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学习难点】1.说出植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2.说出植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3.探究水生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学习过程】预习、讨论、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学生用10分钟时间阅读课本内容,并自主完成导学案,再用25分钟讨论交流。老师将用5分钟时间帮助学生巩固整理导学案以及本堂课程的知识点,小结。自主预习学习认真预习本节并完成知识点练习1.藻类植物的结构都比较_____,大都生活在_____中。2.单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_____、_____等,多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_____、_____等。3.苔藓植物一般只有矮小的_____和又小又薄的_____,没有_____,茎、叶中没有__________。4.蕨类植物不仅有真正的_____、_____、_____,而且在体内具有__________,因此能够较好地适应_____生活。5.蕨类植物通过产生生殖细胞——__________来繁殖后代。6.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_____,因此只适于生活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讨论、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1.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分组观察,写实验报告。3.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分别是什么?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性。课堂巩固练习1.自我评价2.配套练习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学习重点】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学习难点】1.说出植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2.说出植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3.探究水生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学习过程】预习、讨论、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导学过程:第2课时学生用10分钟时间阅读课本内容,并自主完成导学案,再用25分钟讨论交流。老师将用5分钟时间帮助学生巩固整理导学案以及本堂课程的知识点,小结。自主预习学习认真预习本节并完成知识点练习1.种子植物是能够产生_____的绿色植物,包括_____植物和_____植物。2.裸子植物的种子__________,没有_____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_____包被形成_____。3.植物可以为人类提供_____;通过__________,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_,同时释放_____。4.珍稀植物一般是指由于__________的变迁或__________而处于__________的植物。5.许多珍稀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植物资源,对开展科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丰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6.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A.植物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B.体内无输导组织C.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D.不能开花、结果7.下列哪类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8.煤主要是由下列埋藏在地下哪种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9.下里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油松 B.大豆 C.铁线蕨 D.地钱讨论、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1.种子植物分类及其特征2.探究水生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课堂巩固练习1.自我评价2.配套练习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导学案【第三课时】练习巩固课选择题1.水绵、海带、衣藻、紫菜等植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A.都有根状体 B.都有叶状体C.都能固着生活在海底 D.都能释放氧气2.藻类植物都没有( )A.根、茎分化 B.茎、叶分化C.叶、根分化 D.根、茎、叶的分化3.下列植物不属于苔藓植物的是( )A.葫芦藓 B.墙藓 C. 紫菜 D.地钱4.蕨类植物没有( )A.根 B.茎 C.叶 D.花5.肾蕨的地上部分是植物的( )A.整个植物体 B.根、茎、叶C.茎和叶子 D.叶片和叶柄6.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这两类植物间的主要区别是( )A.苔藓类由孢子繁殖,而蕨类由种子繁殖B.苔藓是自养生物,而蕨类是异养生物C.苔藓类没有发育完善的输导组织,而蕨类具有真正的根、茎、叶D.苔藓类主要生长在潮湿处,而蕨类则常生长在水中7.松树在受精的过程中( )A.须在水中进行 B.在阴湿的环境中进行C.脱离了水的限制 D.要在雨季中进行8.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美称的国家是( )A.法国 B.中国 C.俄罗斯 D.加拿大9.俗称“白果树”的植物是( )A.银杉 B.水杉 C.银杏 D.苏铁10.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 )A.有无果皮包被 B.胚的大小 C.胚乳来源不同 D.胚乳有无11.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植物类群是(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12.下列哪种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13.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A.桫椤 B.水杉 C.龙棕 D.珙桐填空题1.蕨类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的分化,而且在这些器官中有__________组织。2.被子植物对不同的环境有特定的适应方式:陆生被子植物一般_____发达,以吸收跟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水生被子植物体内通常有_____,以运输_____,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3.各类群植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排列是:_____植物→_____植物→__________植物→_____植物→_____植物。问答题1.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于苔藓植物分辨方向?(1)苔藓植物生活在_____的环境中。(干燥或阴湿)(2)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多?__________。(背光面还是向光面)(3)树干长苔藓的多的一面朝 (南或北)。好!现在你已经能确认方向了。2.请你比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填写下表。特征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植株高矮能长得很高生活环境潮湿有无输导组织3.人们常把一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栽种在花盆里供观赏。盆栽的蕨类植物应该摆放在阳光下面还是室内或背阴处?应该经常保持干燥还是经常给它洒水?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2.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动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学习重点】1.概述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2.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难点】1.概述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2.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习过程】预习、讨论、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自主预习学习 认真预习本节并完成知识点练习1.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_______。2.自学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完成下表:主要类群代表动物主要特征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交流、讨论、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1.小组内交流学习内容,学会合作学习。2.教师点拨、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课堂巩固练习1.自我评价2.配套练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2.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学习重点】1.概述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2.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软体动物、昆虫)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难点】1.概述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2.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软体动物、昆虫)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习过程】预习、讨论、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自主预习学习认真预习本节并完成知识点练习1.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______。2.自学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完成下表:主要类群代表动物主要特征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交流、讨论、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1.小组内交流学习内容,学会合作学习。2.教师点拨、小组展示学习成果。3.讨论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课堂巩固练习1.自我评价2.配套练习【第三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2.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动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学习重点】1.概述脊椎动物的特点。 2.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难点】:1.概述脊椎动物的特点。 2.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习过程】预习、讨论、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自主预习学习认真预习本节并完成知识点练习1.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______2.自学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完成下表:主要类群代表动物主要特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3.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中的( )类群,主要包括( )类、( )类、( )类、( )类和( )类,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身体背部有( )。4.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 )向( )过渡的类型。5.爬行类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 )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交流、讨论、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1.小组内交流学习内容,学会合作学习。2.教师点拨、小组展示学习成果。3.观察鲫鱼课堂巩固练习1.自我评价2.配套练习【第四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2.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动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学习重点】1.概述脊椎动物的特点。 2.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鸟类及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难点】1.概述脊椎动物的特点。 2.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鸟类及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习过程】预习、讨论、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自主预习学习认真预习本节并完成知识点练习1.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_______。2.自学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完成下表:主要类群代表动物主要特征鸟类哺乳类3.鸟类身体大多呈( ),前肢变成( ),体表披覆( ),体温恒定。4.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是( )。5.在我国被誉为“活化石”的珍稀哺乳动物是( )。交流、讨论、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1.小组内交流学习内容,学会合作学习。2.教师点拨、小组展示学习成果。3.实习爱鸟周活动4.调查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课堂巩固练习1.自我评价2.配套练习【第五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动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学习重点】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学习难点】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学习过程】预习、讨论、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种类代表动物自然保护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交流、讨论、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1.小组内交流学习内容,学会合作学习。2.教师点拨、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课堂巩固练习1.我国的珍惜动物有哪些?2.我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保护这些珍惜动物的?3.有人认为,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越多越好,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越少越好。你有不同的意见吗?说明理由。4.白鳍豚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你知道白鳍豚属于哪一类动物吗?它有哪些特点?神奇的微生物【学习目标】1.说出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2.知道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习重难点】说出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学习过程】预习导学知识点一:真菌知识点二:细菌和病毒的比较细菌病毒形态单细胞,个体十分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结构非常简单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有鞭毛、荚膜、芽孢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具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寄生或腐生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与人类的关系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少数有害。腐生细菌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有利有弊,利用病毒研制疫苗,农业利用昆虫病毒研制生物杀虫剂;有的病毒可以使生物致病,如禽流感病毒常见种类乳酸杆菌、枯草杆菌、葡萄球菌、甲烷菌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三种类型其他细菌的核物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这样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1898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给它起名为病毒合作探究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蘑菇、腐乳、木耳等都是真菌;我们经常看到物体发霉,这也是由真菌中的霉菌引起的。(1)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春夏季节,温暖、潮湿的地方。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2)酵母菌的结构是怎样的?其生殖方式是什么?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酵母菌以出芽生殖或有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3)真菌为什么属于真核生物?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核物质有核膜包被。(4)真菌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你能谈一谈吗?酿酒,制造食品,制药,导致人和动植物患病。2.根据课本回答问题:(1)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各是怎样的?病毒个体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寄主不久就会死亡。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只能寄生生活的特殊生物。(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与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 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等组成。有的有荚膜和鞭毛,荚膜起保护作用,鞭毛有助于细菌的运动。有细胞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3)细菌的形态有什么特点?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 营养:都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寄生是在活的生物体;而腐生是在死的生物体。如:寄生的细菌有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腐生的有枯草杆菌、甲烷菌等。(4)病毒和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何?病毒对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如寄生在致病细菌体内的病毒,可以使致病细菌死亡;而有些病毒的感染则会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如艾滋病、流感、SARS和病毒性肝炎以及猪瘟、鸡瘟等。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如利用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乳酸菌生产酸奶,甲烷菌生产沼气,等;少数有害,如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是大地的清洁工。腐生细菌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的分类【学习目标】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学习重难点】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2.列举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教学过程】描述种的概念课前预习随堂反馈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___________关系,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2.生物的种类是根据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__来区分的,分类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又叫________。4.种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5.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________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6.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________,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________________;反之,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________。7.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一类群生物的是( )A.细菌、蘑菇、灵芝 B.松树、蘑菇、灵芝C.病毒、细菌、鱼 D.蘑菇、灵芝、银耳8.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猫科的是( )A.猫、虎、豹 B.狼、黑猩猩、狮C.熊猫、狗、虎 D.北极熊、兔、狐答案:1.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态系统 亲疏 2.差异程度 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 物种 4.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5.有性生殖 不能 6.越大 越近 越远 7.D 8.A学习新课一、生物分类的依据问题1.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答:因为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太多,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多种多样的生物,所以要对生物进行分类。2.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生物的种类是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程度来区分的。生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种的作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二、生物分类的等级3.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 分类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4.种的概念: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观察与思考]请依据所学知识将图片中的动物甲乙分类答案请你动手:请把我们非常熟悉的书包里面的东西进行分类。检测反馈1.对于生物分类,以下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B.生物分类完全根据生物外形来划分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分类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2.冬虫夏草属于哪一种生物?( )A.植物 B.动物 C.真菌 D.蕨类3.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相同之处是:( )。A.两者都有果实 B.两者都有种子C.两者都有花 D.两者都没有真正的根4.下列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是:( )。①藻类 ②苔藓类 ③被子植物 ④裸子植物 ⑤蕨类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答案:A C B C【作业布置】回家后请你对自己衣柜的衣服进行大致的分类,或者帮助妈妈整理厨房,给调味品分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4.1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学案(无答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学案(无答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4.3 神奇的微生物 学案(无答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4.4 生物的分类 学案(无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