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习重难点】 列举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学法指导】:通过阅读、分析、思考,独立完成。【学习过程】:思维导航在自然界中,我们时常能看到蜜蜂采蜜、猫捉老鼠、燕子育雏、蜘蛛织网、大雁南飞、亲鸟育雏等等,在乡村的清晨,经常能听到公鸡报晓和声声犬吠;在公园的树林里,经常能听到虫鸣鸟唱等景象。你会被这些奇妙的现象所吸引。其实,这些都是动物行为的表现,那么,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自学感悟1.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所有____________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行2.动物的多种多样行为是对____________的环境的适应性表现。3.动物的觅食行为是获取生存所需的____________的行为,动物的防御行为为对维持个体的____________和种群的____________是十分重要的。动物的生殖行为有利于____________,增加个体数量。某些鸟类具有随季节变化而变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迁徙行为。4.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称为____________行为。5.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生活在一个有明确分工的社会中,它们需要进行____________。自我检测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A.母兔生下的小兔有灰兔和白兔 B.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为绿色C.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2.白蚁的蚁群中有雄蚁,雌蚁,工蚁和兵蚁,并且他们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白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A.生殖行为 B.社会行为 C.觅食行为 D.防御行为3.夜行者蝙蝠的本领可不小,它能在漆黑的夜晚利用超声波来确定物体的方向。但夜蛾体表的绒毛能吸收超声波,是蝙蝠发现不了夜蛾,夜蛾的这种行为属于(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社会行为 D.迁徙行为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指雄蛙( )A.生殖行为 B.报警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5.“北风吹,雁南飞”,大雁的这种行为属于( )A.迁徙行为 B.觅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6.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B.池塘里的一群青蛙?C.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D.果盘上的一群苍蝇7.下列哪种行为有利于繁衍后代,增加个体数量?(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迁徙行为合作探究8.请回答下列问题.(1)雄蛙在水中高声鸣叫,雌蛙闻声赶来,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2)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刻都能从肠道中排除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有效的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是(____________)的.(填“有利”或“不利”)展示提升1.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十三日,母瘦雏渐肥。”描绘燕子的什么行为?(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2.孔雀开屏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 )A.生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觅食行为3.一个蜂群中有三种蜂,它们的分工不同,其中雄峰的职能是( )A.产卵 B.照顾蜂王 C.与蜂王交配 D.采集花粉和花蜜4.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像一段树枝,这属于( )A.防御行为 B.生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5.狒狒群中有首领,成员分工明确,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A.生殖行为 B.社会行为 C.觅食行为 D.防御行为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动物的什么行为?(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B.社会行为 D.觅食行为7.蜥蜴能随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改变体色,请分析此种行为( )A.属于生殖行为 B.不利于防御敌害C.属于防御行为 D.不利于捕食8.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当有捕食者靠近时,海胆幼虫会一分为二,从而因体形变小而免于被捕食者发现。这种行为属于( )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9.狗外出走不远就要撒尿,即使走了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狗撒尿的作用是( ) 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交配10.有些雌性萤火虫夜晚发光时腹部不断的摆动,其生物学意义是( )A.吸引雄萤火虫 B.照亮飞行的路程C.便于夜间寻找食物 D.吸引其他种类的昆虫11.射水鱼能够从水中射出水柱,准确击中草叶上的昆虫而获取食物。射水鱼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A.生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觅食行为 D.迁徙行为12.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这种行为属于( ? ?? ? ? ?)A.生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觅食行为? D.社会行为训练拓展13.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做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1)孤雁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2)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14.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取一纸板,在上面设置A.B.C.D四个点,分别放上糖,辣椒酱、酸醋、面包,然后放置蚂蚁巢穴附近,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放置辣椒酱,酸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一个学生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冬天她吸引金翅雀到她家的后院吃食物。夏天的时候她看到过金翅雀吃蓟的种子,于是她想知道那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她用三种食物喂它,想发现它最爱吃的食物,这三种食物分别是蓟的种子、太阳花的种子和谷物。请据此分析回答:(1)此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检验提出的假设,该学生设计的实验过程是:①的三种食物种子 若干喂鸟;②定期观察、记录三种食物种子被食的数目;③连续观察、记录几天。上述实验过程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来并改正。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数字代号标出)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为什么必须连续观察、记录几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什么数据支持她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悟中考:1.(2013?常德)下列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B.猫捉老鼠C.尺蠖拟态D.公鸡报晓2.(2013?聊城)“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明了黄蝶具有( ) A.觅食行为BB.攻击行为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3.(2013?菏泽)“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 ) A.攻击行为,防御行为B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DD.防御行为,觅食行为4.(2013?玉林)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B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蚊子飞动时发出的嗡嗡声DD.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5.(2013?黑龙江)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进行信息交流依靠的是( ) AA.舞蹈B.气味C.声音D.形状6.(2013?威海)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 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习重难点】列举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方法指导:通过阅读、分析、思考,独立完成。【学习过程】:思维导航在自然界中,我们时常能看到蜜蜂采蜜、猫捉老鼠、燕子育雏、蜘蛛织网、大雁南飞、亲鸟育雏等等,在乡村的清晨,经常能听到公鸡报晓和声声犬吠;在公园的树林里,经常能听到虫鸣鸟唱等景象。你会被这些奇妙的现象所吸引。其实,这些都是动物行为的表现,那么,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自学感悟1.动物的体态、发生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行为。2.动物的多种多样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适应性表现。3.动物的觅食行为是获取生存所需的 食物 的行为,动物的防御行为为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延续是十分重要的。动物的生殖行为有利于繁衍后代,增加个体数量。某些鸟类具有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的迁徙行为。4.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5.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生活在一个有明确分工的社会中,它们需要进行信息交流。自我检测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A)A.母兔生下的小兔有灰兔和白兔 B.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为绿色C.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2.白蚁的蚁群中有雄蚁,雌蚁,工蚁和兵蚁,并且他们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白蚁的这种行为属于(B)A.生殖行为 B.社会行为 C.觅食行为 D.防御行为3.夜行者蝙蝠的本领可不小,它能在漆黑的夜晚利用超声波来确定物体的方向。但夜蛾体表的绒毛能吸收超声波,是蝙蝠发现不了夜蛾,夜蛾的这种行为属于(B)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社会行为 D.迁徙行为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指雄蛙(A) A.生殖行为 B.报警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5.“北风吹,雁南飞”,大雁的这种行为属于(A)A.迁徙行为 B.觅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6.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A)A.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B.池塘里的一群青蛙?C.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D.果盘上的一群苍蝇7.下列哪种行为有利于繁衍后代,增加个体数量?(C)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迁徙行为合作探究8.请回答下列问题.(1)雄蛙在水中高声鸣叫,雌蛙闻声赶来,这是(生殖)行为.(2)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刻都能从肠道中排除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有效的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是(有利)的.(填“有利”或“不利”)展示提升1.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十三日,母瘦雏渐肥。”描绘燕子的什么行为?(C)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2.孔雀开屏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A)A.生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觅食行为3.一个蜂群中有三种蜂,它们的分工不同,其中雄峰的职能是(C)A.产卵 B.照顾蜂王 C.与蜂王交配 D.采集花粉和花蜜4.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像一段树枝,这属于(A)A.防御行为 B.生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5.狒狒群中有首领,成员分工明确,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B)A.生殖行为 B.社会行为 C.觅食行为 D.防御行为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动物的什么行为?(D)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B.社会行为 D.觅食行为7.蜥蜴能随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改变体色,请分析此种行为(C)A.属于生殖行为 B.不利于防御敌害C.属于防御行为 D.不利于捕食8.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当有捕食者靠近时,海胆幼虫会一分为二,从而因体形变小而免于被捕食者发现。这种行为属于(C)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9.狗外出走不远就要撒尿,即使走了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狗撒尿的作用是(B) 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交配10.有些雌性萤火虫夜晚发光时腹部不断的摆动,其生物学意义是(A)A.吸引雄萤火虫 B.照亮飞行的路程C.便于夜间寻找食物 D.吸引其他种类的昆虫11.射水鱼能够从水中射出水柱,准确击中草叶上的昆虫而获取食物。射水鱼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行为?(C)A.生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觅食行为 D.迁徙行为12.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这种行为属于(A)A.生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觅食行为 D.社会行为训练拓展13.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做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1)孤雁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防御行为(2)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有利于淘汰种群中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个体,有利于种族健康地发展进化.有利于淘汰种群中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个体,有利于种族健康地发展进化.14.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取一纸板,在上面设置A.B.C.D四个点,分别放上糖,辣椒酱、酸醋、面包,然后放置蚂蚁巢穴附近,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吗? (2)做出假设: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 (3)实验中,放置辣椒酱,酸醋的作用是:对照。 (4)预期现象:蚂蚁都爬向糖和面包。(5)得出结论: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蚂蚁:放回大自然。15.一个学生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冬天她吸引金翅雀到她家的后院吃食物。夏天的时候她看到过金翅雀吃蓟的种子,于是她想知道那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她用三种食物喂它,想发现它最爱吃的食物,这三种食物分别是蓟的种子、太阳花的种子和谷物。请据此分析回答:(1)此实验的假设是: 蓟的种子是金翅雀最爱吃的食物。(2)为了检验提出的假设,该学生设计的实验过程是:①的三种食物种子 若干喂鸟;②定期观察、记录三种食物种子被食的数目;③连续观察、记录几天。上述实验过程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来并改正。错误之处:①。(请用数字代号标出)改正:将“不同数量”改为“相同数量”。(3)实验中为什么必须连续观察、记录几天?防止偶然性,避免误差。 (4)实验中什么数据支持她的假设?蓟的种子被食数目最多。感悟中考:1.(2013?常德)下列属于防御行为的是(C) A.孔雀开屏B.猫捉老鼠C.尺蠖拟态D.公鸡报晓2.(2013?聊城)“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明了黄蝶具有(D) A.觅食行为B.攻击行为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3.(2013?菏泽)“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B) .A.攻击行为,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觅食行为4.(2013?玉林)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信息交流的是(C)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B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C.蚊子飞动时发出的嗡嗡声D.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5.(2013?黑龙江)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进行信息交流依靠的是(B) A.舞蹈B.气味CC.声音D.形状6.(2013?威海)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B) a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2.举例说明动物的后天性行为。【学习重难点】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学习过程】一、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__________就有的、由__________所控制的行为,也称__________行为。如__________、蚂蚁筑巢、__________、鸟类迁徙等,对动物个体和种族的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2.后天性行为:动物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提高了__________的能力。3.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越发达,__________能力越强。合作探究1.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分别有什么意义?2.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3.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类别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获得途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特点是一种固定的行为,不隨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隨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适应范围对刺激做出及时反应,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动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其食物和安全更有保障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1.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__________所做出的反应,它主要受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系统的调控。2.动物越高等,__________的能力就越强,适应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也越强。合作探究动物行为的产生需要动物体内哪些器官、系统的参与?总结:①动物越低等,后天行为越简单;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复杂。②动物的后天行为可以使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后天性行为越复杂,动物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巩固练习1.探究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选择这种动物的要求应该是( )①刚出生的 ②较成熟的,有一段经历的 ③一只 ④多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一只正在孵蛋的母鸡,如将其所孵的鸡蛋拿掉、换上鸭蛋,它照样孵蛋。这种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环境因素 D.节律行为3.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A.蜘蛛织网 B.鹦鹉学舌 C.候鸟的迁徙 。家鸽喂幼鸽4.对动物行为的产生起主要调控作用的是( )A.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B.感觉器官C.环境因素 D.运动器官5.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望梅止渴 B.老马识途 C.杯弓蛇影 D.受烟熏流泪6.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__行为。7.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D.找到配偶8.动物具有“学习行为”,主要与动物的什么有关(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激素水平 D.运动器官9.饲养的宠物小狗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每天都到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小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防御行为10.一名出生不久的孩子,由于身体患病,母亲抱着他到医院治疗,当护士把针扎到他的身上的时候,孩子哭了起来;当第二次到医院去的时候,孩子看到穿白衣服的人,马上就哭了起来;等孩子长大了一些的时候,当听到妈妈要把自己送到医院的时候,就哭了起来。(1)分析孩子这三次哭泣,哪些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属于后天性行为?(2)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有关系吗?谈谈你的见解。11.阅读材料后填空。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疯狂闯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跃窗进入屋内……闻讯赶回家的主人正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遁入山林。十余年后的一天,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懂人语,只会嚎叫,追逐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是_____________行为,从现象来看是_____________行为。这一行为的产生与母狼体内的_____________调节有直接关系。(2)“狼孩”的表现说明了正常人的语言、行为是通过_____________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__行为,主要受_____________的调控产生。(3)“狼孩”被人从狼群里解救出来后,不喜欢学习人类的语言,以前的生活习性很难改变,这是因为:( )A.狼孩具备人的遗传素质,没有在适当的时候接受人的生活经验,没有人的后天行为B.狼孩不具备人的学习素质,但有人的后天性行为C.狼孩不具备人的遗传物质,也没有人的后天性行为D.狼孩既没有人的遗传物质,也没有人的后天性行为12.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放在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鱼缸的高度,使章鱼可以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食物。多次碰撞后,才能越过玻璃板去捕捉小虾。在做狗越过障碍取得食物的实验时,看到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而猴子只需一次就学会绕道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获取食物,都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_____________动物也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行为;动物越高等,行为越复杂,越能更好地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_____________的能力。13.若干年前,在英格兰发现一只大山雀有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它偷饮了牛奶,如图所示,后来其它大山雀也学会了偷饮牛奶。请回答:(1)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喝到牛奶,这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4)这种复杂的行为需要那些器官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14.连线题:A.春季鸟类筑巢B.蜘蛛结网①先天性行为 C.蚯蚓走迷宫D.马拉车E.黑猩猩取香蕉②后天性行为 F.狗熊表演参赛走钢索G.蜻蜓点水I.飞蛾扑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8.1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学案(无答案).docx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8.2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学案(无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