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目标】1.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2.知道生物富集现象。【学习重难点】能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预习导学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成分1.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的成分:知识点二:食物链与食物网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取食 与 被取食 的食物关系。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2.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网。书写食物链时,一要注意完整性,起点是 植物 ;二要注意方向性,箭头指向右面,第二个生物多数是植食性动物;三要注意范围性,不包括分解者(微生物)和非生物。?知识点三: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富集作用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知识点四: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合作探究1.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1)举例说出你所熟知的生态系统有哪些。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块山地、一个池塘、一个小花园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2)说出右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有何作用?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有草和树(植物)——生产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兔和鹿(动物)——消费者,以植物为食;腐生细菌(微生物)——分解者,分解者营腐生生活,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生态系统中除了上述生物部分外,还有哪些非生命的物质?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非生物部分。(4)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没有植物,动物就没有了食物。没有动物,植物的生长就失去控制。没有微生物,生物遗体将无法被分解。2.阅读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部分。(1)标出课本的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植物→昆虫→食虫鸟→鹰。(2)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3)该生态系统里生产者是植物,消费者有昆虫、食虫鸟、鹰、兔、鼠、蛇等。(4)要构成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用食物链表示为植物→蝉→螳螂→黄雀。(6)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兔的数量急剧增加,则草的数量会减少,鹰的数量会增加。含DDT最多的生物是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的重要性。2.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3.理解和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学习重难点】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和分析。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3.碳循环过程方法指导:通过阅读、分析、思考,独立完成。【学习过程】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能量又来自于太阳。那么,地球上的各类生物是如何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呢?我们人类能够直接利用太阳的能量吗?显然是不行的。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总是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千万年来变化不大,为什么会这样呢?绿色植物不停地通过光合作用,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什么二氧化碳没有减少,氧气也没有增加呢?实际上,在生态系统中伴随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我们每天摄入各种食物的同时,能量就流进我们的体内。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在反复循环的。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自学感悟1.在生态系统中, 能量流动一般是从_________固定__________开始的,沿___________向后传递的。2.大气中的_________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3.流入植物体内的能量,一部分以___________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则用于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繁殖。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___________。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自我检测1.如图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该食物网的哪一生物体内( )A.小麦 B.鼠 C.鼬 D.鹰2.在一片稻田里,人们总是让能量流向( )A.水稻 B.所有植物 C.所有生物 D.人类3.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4.(2011·东营学业)“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A.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B.燃烧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食物中的碳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A.虽然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B.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C.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D.由于有了能量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其特点是( )A.单向传递,逐级不变 B.单向传递,逐级递减C.循环流动,逐级增加 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7.(2012·汕头模拟)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所谓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 )A.丙 B.乙C.甲 D.丁8.(2012·襄阳学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还原到自然环境中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9.(2012·菏泽学业)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者。(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们研究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我市牡丹区杜庄村的一些瓜农,利用农作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在大棚内种植甜瓜,使甜瓜提早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技术不但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它主要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解者,将秸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分解成供甜瓜利用的简单物质,并释放出______________。展示提升1.在生态系统中,当沿食物链逐级传递时,能量流动是( )A.每一环节都将大部分能量向下传递,自己只将10%~20%的能量用于呼吸B.每一环节都将一部分能量用于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只将向下传递10%~20%C.越向食物链的后端,储存的能量越多D.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越快2.从狼吃羊,羊吃草'中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草 B.水 C.羊 D.阳光3.(2011·州学业)如图是以一条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绘制成的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各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各食物链中,与该金字塔最相符的是( )①草 ②树 ③植食性昆虫 ④兔 ⑤食虫鸟 ⑥狼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4.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5.下面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重要作用B.只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物质循环6.(2011·济宁学业)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能量在甲、乙、丙三者中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7.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的数量增加,试分析此时甲、丙、丁的数量变化,正确的是(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了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了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了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8.(2011·山东东营)某简单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右图表示四种生物所占的能量关系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是( )9.如图是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请分析回答:(1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A是____________者,B是_____________者,它们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食物和_______________。(3)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分析可知,C对生态系统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探究10.(2011·枣庄学业)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 二氧化碳 的形式进行循环。(2)图中的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____________。(3)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4)近些年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加强有关。(5)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多吃____________食物。A.甲 B.乙 C.丙 D.丁11.一个生物工作小组在野外工作时,捕捉到一条蛇,在蛇的胃中发现了一只鼠。解剖鼠的胃,找到了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经检查,食物中有生物A和生物B的组织,A和B都是植物。请回答(1)根据以上叙述,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沿着这条食物链,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____流动和__________________循环。(3)蛇进行各项生理活动的能量,均来自绿色植物制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___。(4)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水和二氧化碳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拓展12.森林里生长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等植物;有许多鸟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一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然而鼠类又是狐和猫头鹰的食物,猫头鹰也捕食鸟类。(1)请你写出上面的“食物网”?(2)这个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3)写出狐体内物质与能量的来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的重要性。2.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3.理解和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学习重难点】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和分析。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3.碳循环过程方法指导:通过阅读、分析、思考,独立完成。【学习过程】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能量又来自于太阳。那么,地球上的各类生物是如何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呢?我们人类能够直接利用太阳的能量吗?显然是不行的。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总是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千万年来变化不大,为什么会这样呢?绿色植物不停地通过光合作用,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什么二氧化碳没有减少,氧气也没有增加呢?实际上,在生态系统中伴随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我们每天摄入各种食物的同时,能量就流进我们的体内。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在反复循环的。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自学感悟1.在生态系统中, 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沿食物链向后传递的。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绿色植物和大气之间的循环3.流入植物体内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则用于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和 逐级递减。不能反复循环。自我检测1.如图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该食物网的哪一生物体内(A)A.小麦 B.鼠 C.鼬 D.鹰2.在一片稻田里,人们总是让能量流向(A)A.水稻 B.所有植物 C.所有生物 D.人类3.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D)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4.(2011·东营学业)“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A)A.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B.燃烧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食物中的碳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B)A.虽然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B.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C.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D.由于有了能量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其特点是(B)A.单向传递,逐级不变 B.单向传递,逐级递减C.循环流动,逐级增加 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7.(2012·汕头模拟)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所谓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C)A.丙 B.乙 C.甲 D.丁8.(2012·襄阳学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还原到自然环境中的是(C)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9.(2012·菏泽学业)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生产____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消费 ___者。(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_ 逐级递减 _的特点。(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们研究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我市牡丹区杜庄村的一些瓜农,利用农作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在大棚内种植甜瓜,使甜瓜提早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技术不但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它主要是利用了_腐生细菌和真菌 _____等分解者,将秸秆中的____有机物___分解成供甜瓜利用的简单物质,并释放出_二氧化碳。展示提升1.在生态系统中,当沿食物链逐级传递时,能量流动是(B)A.每一环节都将大部分能量向下传递,自己只将10%~20%的能量用于呼吸B.每一环节都将一部分能量用于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只将向下传递10%~20%C.越向食物链的后端,储存的能量越多D.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越快2.从'狼吃羊,羊吃草'中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A.草 B.水 C.羊 D.阳光3.(2011·州学业)如图是以一条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绘制成的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各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各食物链中,与该金字塔最相符的是(C)①草 ②树 ③植食性昆虫 ④兔 ⑤食虫鸟 ⑥狼 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③→⑤ D.①→③→⑥4.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5.下面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重要作用B.只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物质循环6.(2011·济宁学业)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能量在甲、乙、丙三者中的流动方向是(B)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7.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的数量增加,试分析此时甲、丙、丁的数量变化,正确的是(A)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了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了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了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8.(2011·山东东营)某简单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右图表示四种生物所占的能量关系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是(A)9.如图是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请分析回答:(1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生物圈。(2)图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它们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食物和食物网。(3)C是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从图中分析可知,C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探究10.(2011·枣庄学业)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 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2)图中的①是指 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填生理过程),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 腐生的细菌、真菌等(或分解者)。(3)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从乙到二氧化碳。(4)近些年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④(填序号)过程加强有关。(5)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多吃B食物。A.甲 B.乙 C.丙 D.丁11.一个生物工作小组在野外工作时,捕捉到一条蛇,在蛇的胃中发现了一只鼠。解剖鼠的胃,找到了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经检查,食物中有生物A和生物B的组织,A和B都是植物。请回答(1)根据以上叙述,写出一条食物链:A(或B)→鼠→蛇。(2)沿着这条食物链,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蛇进行各项生理活动的能量,均来自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4)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水和二氧化碳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非生物环境。训练拓展12.森林里生长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等植物;有许多鸟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一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然而鼠类又是狐和猫头鹰的食物,猫头鹰也捕食鸟类。(1)请你写出上面的“食物网”?(2)这个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五条(3)写出狐体内物质与能量的来源:植物→鼠→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9.1 态系统的组成 学案(无答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9.2 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学案(无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