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年级 八年级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1、概括出土地改革的内容,说出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认识土地改革运动对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作用。(重点) 2、记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及其意义;能够列表归纳出三大战役的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战术、歼敌人数、作用、胜利意义;记住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的时间(重点、难点)【课堂教学流程】【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1.时间: 194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2.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_____封建剥削___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3.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封建性剥削__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结果:农民分得了_____土地______、房屋、粮食和衣物。 5.意义:(1)使农村的____阶级关系_______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2)农民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______重要的人力_____、物力保障。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挺进大别山: (1)概况:1947年夏,___刘伯承_______、____邓小平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2)意义:直接威胁____南京_____、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三大战役: (1)背景: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战果 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 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_东北_全境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 在全国的 胜利 淮海战役 1948年11—1949年1月____刘伯承___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 歼敌55万余人,解放了__长江中下游以北_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1948年11—1949年1月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人民解放军、华北人民解放军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___华北__全境基本解放 5.渡江战役: (1)概括:1949年4月,人民解放者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 (2)结果:占领____南京_____,结束了____国民党____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台湾_____。【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务2:【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114—115页“解放区土地改革”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背景、内容是什么? 问题2.土地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果,有什么意义? 任务3:【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115—117页“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意义? 问题2.列表归纳出三大战役的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战术、歼敌人数、作用、胜利意义?说出南京解放的时间? 问题3.探讨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1、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最彻底的土地法令是(? D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 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 ??) A.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3、1948年10月,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见,他感叹的战役是(? B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哪一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解放( ?B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珍藏着一枚战争纪念章,虽已锈迹斑斑,但辉煌的过去仍能勾起他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回忆。该纪念章上镌刻的时间为“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请你判断,这位老战士参加的是(??D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作用是(? B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C.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课后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2:阅读教材,能够概括出土地改革的内容,说出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认识土地改革运动对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作用。3:阅读教材,记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及其意义;能够列表归纳出三大战役的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战术、歼敌人数、作用、胜利意义;记住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的时间;通过观看视频,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教学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来(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目标导学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 学生回答:通过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在解放区内进行土地革命。《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3.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解放区的土改有哪些成效? 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4.教师展示材料: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材料二:解放区的农民从亲人参军 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5.教师过渡:那么,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的解放战争,又有哪些发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前线战况。目标导学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千里挺进大别山教师:思考:(1)为什么选择大别山作为战略进攻的地点?(2)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意义?答案:(1)大别山接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在此创建革命根据地,可以直接威胁到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减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压力。(2)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图片展示:2.三大战役(1)双方力量的变化教师:1947年夏天,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标志着蒋介石二十多年的反动统治开始由发展转向灭亡。特别是到1948年8月,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更明显的变化。教师:进入1948年8月时国共的态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1:人民军队人数上升到280万,解放区面积扩大,军民士气高涨。学生2: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到365万,军民士气低落,危机四伏,国民党收缩到一些战略要地。教师总结:经过两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显著变化。人民解放军已由130万增至280万人,军队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解放区面积已占全国的1/4,人口占全国的1/3,土地改革大部分完成,后方更加巩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2)过程图片展示:教师:(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讲解每次战役的概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先全面看书,后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学生:阅读教材第115-116页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作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教师:(归纳,出示表格)三大战役概括表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作战方针 歼敌人数 结果辽沈 1948年9月─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关门打狗 47万 解放东北全境淮海 1948年11月─?49年1月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中原、华东野战军 中间突破分割歼灭 55万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平津 1948年10月─?19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华北野战军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52万 华北全境解放【合作探究】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小组合作学习)答案:教师:淮海战役中,我军投入的兵力为60万人,而敌人在徐州地区的总兵力达80万余人,为什么在人数相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我军能够迅速取得胜利?学生: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教师:不错,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正因为这样,陈毅才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3.南京解放展示《渡江战役》视频及图片等资料,使学生感受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雄壮威武和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的穷途末路之势;知道4月23日南京解放,意味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此后,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合作探究】纵观以上几场战役,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共产党:打的是人民的战争,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国民党:发动的是反人民的内战,不得人心;政治孤立,贪官横行,统治腐败;军队厌战。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趋势,也违背了中国人民的要求与意愿,中国共产党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是关于一系列战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战争影片片断,让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获得历史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思考如何安排适当时间观看影片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是需要注意和思考的。 1947年夏,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战略进攻。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著名的三大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又发动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那么,这些战役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在本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意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3)对傅作义部队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进一步瓦解敌人。(4)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部编版 八上1947年夏,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战略进攻。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著名的三大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又发动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那么,这些战役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在本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新知导入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目标2:阅读教材,能够概括出土地改革的内容,说出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认识土地改革运动对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作用。(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及其意义;能够列表归纳出三大战役的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战术、歼敌人数、作用、胜利意义;记住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的时间;通过观看视频,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学习目标【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自主学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是指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我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农民群众没收地主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名词解释新知讲解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土地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内容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因此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可以调动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从而取得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如何看待当时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材料研读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当时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占有情况极不平均,大多数农民都没有土地,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成果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翻身农民丈量土地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意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示意图1947年夏指挥者刘伯承、邓小平地点 大别山新知讲解重点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大别山刘邓大军调兵回援调兵回援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意义:结果: 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国民党被动防御作战。 直接威胁到了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标志: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指挥员 概况 结果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东北东北解放军林彪、罗荣桓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林彪罗荣桓新知讲解长春沈阳锦州塔山黑山营口辽宁吉林辽 北安东热 河河 北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关门打狗,决战黑土地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余人,使敌军从长期占有的数量上的优势,迅速跌为弱势。解放军的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为突破口?第一,东北战场解放军有百万雄兵,而敌军只有55万人,是解放军兵力超过敌军的唯一战场;第二,东北敌军孤立分散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地区,而当时蒋介石对是否从东北撒军举棋不定;第三,东北解放区面积大,又连成一片,并且进行了土地改革,解放区政权巩固;支援战争的物质力量雄厚。合作探究2、淮海战役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指挥员 概况 意义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新知讲解徐州陈官庄碾庄双堆集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江苏山 东河南安 徽 淮海战役(1948.11.7—1949.1.10) 淮海战役支援前线的农民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淮海战役人民之前统计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合作探究3、平津战役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概况 结果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华北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北平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争取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新知讲解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 新保安天津 北平分割包围先打两头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北平分割包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傅作义部出城接受解放军改编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傅作义 傅作义部出城接受解放军改编傅作义北平和平解放有什么意义?北平的和平解放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合作探究请同学阅读教材,完成下面表格。 三大战役概况表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作战方针 歼敌人数 结果 辽沈 1948年9月─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关门打狗 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 1948年11月─ 49年1月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中原、华东野战军 中间突破分割歼灭 55万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 1948年10月─ 19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华北野战军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52万 华北全境解放 课堂小结阅读材料,想一想,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材料一 北平解放前夕,解放军请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标注出重要文物的位置,这张《北平重点文物图》,在西柏坡,挂到了毛泽东指挥平津战役的指挥所墙壁上。随后,毛泽东命令部队在进行攻击练习时,一定要对目标计算精确!材料二 美联社有一个评论:“北平协议在保留面子方面是一个杰作,北平可能就是南京及其他城市的试验品。”?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3)对傅作义部队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进一步瓦解敌人。(4)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合作探究南京解放“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天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新知讲解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南京江阴湖口上海江 苏安徽江 西浙 江渡江战役示意图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结合所学知识,小组探讨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第一,中国共产党决策英明,领导正确,抓住准确时机,发动战略决战,针对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第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第三,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人民群众的支持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启示:失民心,失天下 ;得民心,得天下。合作探究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趋势,也违背了中国人民的要求与意愿,中国共产党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课堂总结板书设计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试卷 (解析版)一、选择题1.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关于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是1946年7月 B.地点在陕西西安C.此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国内迅速掀起 D.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中国土地法大纲”,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中共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土地法大纲》通过是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故B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国内迅速掀起是在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故C不符合题意。1947年中共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开展土地改革,结果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故D符合题意。故选D。2.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强调了( )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围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以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得到农民阶级的拥护。所以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3.下列各图,反映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的是( )A.B.C.D.【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三大战役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A项是平津战役;B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C项是北伐战争;D项是长征。所以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上文字信息判断图片事件是否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事件即可。4.下列选项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期间邓小平参与的重大事件有①南昌起义 ②武汉会战 ③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淮海战役A.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年邓小平参与指挥淮海战役,仔细审查C. ③④符合题意;邓小平没有参与南昌起义、武汉会战,故含有①②的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邓小平”是解题的关键,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年邓小平参与指挥淮海战役。5.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A.青化砭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地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故正确答案为B。青化砭战役发生在西北战场,A与题意不符;渡江战役和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CD与题意不符,故选B。6.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先后发动了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7.(题文)1948年秋,中共中央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军队主力进行决战,首先选择在东北境内发动了( )A.台儿庄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故A不符合题意;1948年的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境内,故B符合题意;平津战役发生在1948——1949年,与东北境内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不符合题干的“东北境内”。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B.C.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图片A出现“辽北、沈阳”等信息,应该是辽沈战役示意图。故A符合题意;图片B出现“张家口、天津”等信息,应是平津战役示意图。故B不符合题意;图片C中出现“徐州”信息,应是淮海战役示意图。故C不符合题意;图片D是台儿庄战役示意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读图,根据图片信息判断图片的名称,结合辽沈战役的意义进行分析,可以选择正确答案。9.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淮海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渡江战役【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中的作战中心徐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战役;B项是作战地点在山东;C项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故选A。10.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 B.佟麟阁 C.李宗仁 D.傅作义【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月31日北平的和平解放,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傅作义,D项符合题意;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佟麟阁是抗日英雄;1938年李宗仁指导台儿庄战役。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1.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百团大战,主动出击B.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C.渡江战役,解放南京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图片所给提示信息:1949年4月24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ABD和题文图片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C。12.1947 年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 的序幕(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反攻 D.战略决战【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叙述的是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的事件,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把战争从解放区转移到国统区,就像是在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心脏上插入一把尖刀,由此,各解放区相继转入战略反攻。故选C。点睛:关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事件,需要重点掌握时间。领导人、特点和意义等相关知识。13.1949年4月,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垮台。与这事件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所以正确答案是D。1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采取“中间突破、分割歼灭”战略,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这一战役的中心位于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中间突破、分割歼灭”和结合图片,根据所学知识,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中原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率领下,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采取了“中间突破、分割歼灭”的战略,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D项符合题;A项是东北地区的辽沈战役,采取了“关门打狗”的战略;BC两项位于华北地区的平津战役,采取了“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略。由此可知ABC三项与题干“中间突破、分割歼灭”信息不符。故选D。15.1949年初,经过三大战役,包括144个整师正规军在内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解放军控制了大片国土,国民党政权已濒临崩溃。三大战役指的是①台儿庄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辽沈战役 ④淮海战役 ⑤平津战役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发生于(1948年9月-11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淮海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1949年1月),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进行主力决战,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合力,北平和平解放,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而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作战。从而得出③④⑤符合题意,运用排除法排除带①②的选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三大战役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二、综合题16.辨析史料,解答问题。(得道多助)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1)“挖蒋根”是指什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何作用?【答案】“挖蒋根”是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解放区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他们在这里发展生产,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解析】根据材料一的“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由此可知,“挖蒋根”是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使解放区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他们在这里发展生产,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2)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答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越过黄泛区,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因此,图片反映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是1947年。(战略决战)材料二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3)“三个战役”分别指哪些战役?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答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因为三大战役使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人民解放军相继转入进攻,迫使国民党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因为三大战役使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所以毛泽东说“值得”。(走向胜利)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4)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战役?“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答案】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解析】根据材料三的“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渡江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由此可知,“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南京、国民政府。(总结反思)材料四 下表反映了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材料五 1949年8月,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5)依据材料四、五,说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答案】不利: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悬殊,国民党力量远大于共产党。有利:有中共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大力支持。【解析】依据材料四的“国民党拥有的军队人数和武器”和“共产党拥有的军队人数和武器”可以归纳出解放战争中,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利条件有: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悬殊,国民党力量远大于共产党。根据材料五的“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可以归纳出解放战争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有利条件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大力支持。【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认识“挖蒋根”是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识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意义即可。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越过黄泛区”判断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正确识记三大战役的有关知识。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根据材料“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判断是渡江战役。解答第五问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四总结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不利条件,根据材料五总结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有利条件。17.看下边的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何事?【答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解析】根据图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 3 月,国民党军队向延安发动突袭。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作战。(?2?)图二反映了哪一战役?图三中两个人物是谁?【答案】孟良崮战役; 邓小平、刘伯承。【解析】根据图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5 月,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被称为孟良崮战役;图三中两个人物是邓小平、刘伯承。(?3?)图一、图二史实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图三人物领导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有何意义?【答案】国民党军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起了重点进攻。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开始的原因是国民党军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起了重点进攻;图三人物领导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场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4?)三幅图片反映了解放战争出现了怎样的历史趋势?【答案】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幅图片反映了解放战争出现的历史趋势是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战场由解放区打到了国统区。18.材料一三大战役示意图材料二人民解放军入城图请回答(1)在材料一中的①②③长条形框内,根据要求分别填写上相关内容。【答案】①47 万,②1948年11月,③淮海战役。【解析】分析材料一的三大战役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发生的是辽沈战役,歼敌人数是47 万。②处发生的是平津战役,开始时间是1948年11月。③处有徐州等城市,可见发生的是淮海战役。材料二图片再现了人民解放军进人北平的情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谁?【答案】傅作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故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傅作义。(3)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运筹帷幄,前线将领各展才智。请至少写出两位三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答案】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刘亚楼、粟裕、谭震林等等。(至少两位)【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沈战役的主要指挥人是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淮海战役的领导人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4)三大战役取得胜利有何意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略【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这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原因。点睛:解答本题的易错点是第一问。解答第一问识图、读图是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三大战役示意图”的①、②、③的战役名称,才可正确解答。三大战役的位置容易记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试卷 (原卷版)一、选择题1.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关于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是1946年7月 B.地点在陕西西安C.此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国内迅速掀起 D.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2.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强调了( )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下列各图,反映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的是( )A.B.C.D.4.下列选项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期间邓小平参与的重大事件有①南昌起义 ②武汉会战 ③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淮海战役A.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5.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A.青化砭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6.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7.(题文)1948年秋,中共中央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军队主力进行决战,首先选择在东北境内发动了( )A.台儿庄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8.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B.C.D.9.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淮海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渡江战役10.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 B.佟麟阁 C.李宗仁 D.傅作义11.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百团大战,主动出击B.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C.渡江战役,解放南京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2.1947 年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 的序幕(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反攻 D.战略决战13.1949年4月,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垮台。与这事件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采取“中间突破、分割歼灭”战略,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这一战役的中心位于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15.1949年初,经过三大战役,包括144个整师正规军在内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解放军控制了大片国土,国民党政权已濒临崩溃。三大战役指的是①台儿庄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辽沈战役 ④淮海战役 ⑤平津战役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二、综合题16.辨析史料,解答问题。(得道多助)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1)“挖蒋根”是指什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何作用?(战略反攻)(2)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战略决战)材料二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3)“三个战役”分别指哪些战役?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走向胜利)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4)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战役?“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总结反思)材料四 下表反映了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材料五 1949年8月,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5)依据材料四、五,说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17.看下边的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何事?(?2?)图二反映了哪一战役?图三中两个人物是谁?(?3?)图一、图二史实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图三人物领导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有何意义?(?4?)三幅图片反映了解放战争出现了怎样的历史趋势?18.材料一三大战役示意图材料二人民解放军入城图请回答(1)在材料一中的①②③长条形框内,根据要求分别填写上相关内容。材料二图片再现了人民解放军进人北平的情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谁?(3)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运筹帷幄,前线将领各展才智。请至少写出两位三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4)三大战役取得胜利有何意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视频:淮海战役h264_720x576_800k.mp4 教学视频:渡江作战h264_720x576_800k.mp4 教学视频:百万雄师过大江h264_720x576_800k.mp4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原卷版).doc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解析版).doc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doc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pptx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