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友情提示:中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勇士们,亮剑吧,成功一定属于你!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2、了解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及其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3、树立节能意识.二、【学习流程】创设问题情境:生活生产中的燃料有哪些?【学习流程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观看视频,完成下面的表格:铝与稀盐酸反应现象有大量的 冒出,试管外壁 结论:铝与稀盐酸反应 热量。 2.观看视频,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在烧杯中研磨,观察烧杯下薄玻璃片上的少量水的变化是_________,烧杯外壁_________。结论: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热量。3、 结论: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_______,而_______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即吸热现象或_______________发生。放热反应(例如:木炭燃烧): ;吸热反应(例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学习流程二】自读课本137—138页,完成下面的内容:1、化石燃料包括 、 、 ,它们都属于 (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2、煤和石油煤(工业的粮食)石油(也叫原油,工业的血液)形成 等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杂变化成煤 的遗骸被沙泥掩埋→经复杂变化形成石油物质分类主要元素 元素(还有H、 、 与 元素等) 和 元素,还含有有害的元素铅等。综合利用产品干馏: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 、 、和 等分馏:利用石油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溶剂油、 、航空煤油、 、柴油、润滑油、 、沥青等。变化属于 变化属于 变化【学习流程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观看视频,填写下面表格:实验步骤描述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点燃前(甲烷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等)燃烧时火焰颜色甲烷燃烧有 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 元素在火焰上放置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甲烷燃烧有 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 元素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甲烷燃烧有 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 元素【学习流程四】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阅读课本140--141页,结合【表7-3】,请把你的估算填在相应空格:煤石油天然气还可以开采的年数(1)为什么燃料要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 ;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 。(3)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 ”,其中主要含有 水合物。【及时练习】巩固知识连连看: 使煤炉充分燃烧的方法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把煤球改为煤粉 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炉门前使用电风扇加装烟囱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蜂窝煤煤眼上下对齐三、自我小结(我收获 我快乐) 四、当堂检测(1—7题,每个1分,第8题3分,共计10分)1、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 )。A.木炭、石油、天然气 B.煤、石油、天然气C.木材、石油、天然气 D.煤、石油、一氧化碳2、 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3、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与稀盐酸反应 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在化学反应中都伴随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放热现象5、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 B.煤干馏 C.干冰升华 D.冰熔化6、我们在野外野炊时,通常把木柴架空才能使木材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可使木材燃烧慢些,节约能源 B.可使燃烧物体散热快,燃烧完全C.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产生热量多 D.减少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7、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把烧杯迅速倒转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不可能是 ( )A.CH4 B.CO和H2的混合气体C.H2 D.CH4和H2的混合气体8、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和揭幕战在汉城兰芝岛上进行,世人瞩目的足球场下面填埋着汉城人15年的垃圾,垃圾产生的沼气为足球场提供部分能源。(1)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1分)①把秸秆、杂草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池中发酵可以产生沼气;②沼气的应用对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③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④点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五、课下“再回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