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声音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方法来证明和记录声音变化,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准备】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杯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木琴、实验记录纸、三只装有不同水量的试管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面鼓,老师要敲击一段节奏,大家来听一听,这声音有什么变化?师敲击鼓,学生听后回答。你听到声音有什么变化?(预设:声音有轻重,有大小、有强弱)大和小,强和弱,是我们描述声音的方法。声音的强弱就叫音量。(板书:音量 声音的强 弱)老师又为大家演奏一段乐曲,大家认真听一听,这里边的声音又有什么变化?师演奏1、2、3、4、5,5、4、3、2、1。生听后回答,你听到这里的声音又有什么变化?师用手势引导由低到高、由高到低。(预设:声音有高低变化)声音的高低就叫音高。(板书: 音高 声音的高 低)音高和音量就是我们用来描述声音的两要素,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变化》。板书课题。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1、刚才老师用乐器表演了声音的变化,下面你能用钢尺也使它的声音发生变化吗?生答。然后师演示如何拨动钢尺。出示实验要求:1、听听声音的强弱,观察钢尺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2、反复做3次。3、做好活动记录1。表格1: ?实验过程描述听到的声音的强弱变化实验轻轻拨动钢尺?用力拨动钢尺?发????? 现?2、猜猜看:轻轻拨动钢尺的声音强?还是用力拨动钢尺的声音强?振动幅度大还是小?(引导学生用手势体会振动幅度)3、发钢尺,分组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4、汇报实验结果,随机展示活动记录1。5、(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来敲鼓观察一下)再次敲鼓,体会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6、结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板书)然后全班齐读。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看声音的高低和物体的什么有关系。老师这里有四杯水,你看见了什么?(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的杯口,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第一栏。 3、师演示操作方法。交代实验要求:(1)实验时,保持安静,认真聆听声音的高低。(2)反复做三次。(3)做好活动记录2.4、分组实验,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表格2: ?1号杯2号杯3号杯4号杯发声预测????第1次实验????第2次实验????第3次实验????发?? 现?5、汇报和展示实验记录,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6、结论水柱越长,声音越低;水柱越短,声音越高。 五、拓展生活1、出示吉他,拨动琴弦,说说为什么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琴弦粗的声音低,琴弦细的声音高。2、感受音高变化和振动快慢的关系。用手轻轻压住气管,低声说“啊”和高声说“啊”。3、出示三只装有不同水的试管,用嘴吹三只试管,听听声音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先猜,在验证。(空气柱越长,声音越低,空气柱越短声音越高。)4、小结:发声物体越细、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发生的物体越粗、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板书后全班齐读)六、小结本课所学知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收获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声音的变化音量 声音的强——振动幅度大 弱——振动幅度小音高 声音的高(短的、细的)——振动快 低(长的、粗的)——振动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