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难点】形成力的实际概念(估计物体力的大小准确些)【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小物体、钩码一盒、橡皮筋、回形针、橡皮泥、夹子、透明胶。2、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激趣游戏:拉力赛 师生问好:在上课之前先来看一件东西,这是什么?(拉力器) “是锻炼身体的拉力器”。怎样拉呢?看看老师。(请两位同学试试,学生观察谁的力气大)他们谁的力气大呢?你们是怎样判断的呢?(弹簧拉的越开,说明力气越大)拉力器有一根弹簧(板书:弹簧)根据弹簧有这样的特征,(观看弹簧“受力大,伸长长”动画演示)聪明的人类啊!就设计出了一种测量力的仪器,(板书: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板书课题)二、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1、认识四种弹簧测力计。 师依次出示所有类型的弹簧测力计图片,(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认识平板式弹簧测力计、手柄式弹簧测力计、圆筒弹簧测力计、条形盒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款式不同,但它们的功能是一样的:测量力的大小。2、弹簧测力计由那几部分构成?各个部分分别又有什么作用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完整把它说出来,看谁发现的最多。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多媒体打出弹簧测力计图片)看大屏幕,同学们边观察的弹簧测力计边说出他们由那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呢?老师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造(点击各部位)4、教师讲解: 我们在生活中,不管测量什么,都需要一个单位,比如说测量长度单位是(学生回答:厘米,分米、米,千米)那力的单位是什么呢? (板书: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 N来表示)(出示课件)为什么力的单位是牛顿呢?同学你们知道牛顿吗?(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牛顿简介)他可是一位英国伟大的科学家。他发现了自然界最大的奥秘,万有引力定律,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同学们看一看测力计一边是牛顿,它是科学技术上统一使用的力的单位;(出示课件)一边是gf表示“克力”,它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重力的单位。(红色指针一边指着100克力,一边指1牛,说明什么问题呢?师指出,1N=0.98gf,为便于计算,小学科学中常以1N≈100gf来计算。(板书1牛≈ 100克力)拉到200克力那约等于多少牛呢?拉到不足1牛时停下来说“物体力的大小不一定刚好是整1牛和整2牛,请同学们算一算这是多少牛”。(两次)5、认读练习(出示测力计,请学生读数)。(出示课件)6、让学生每人拿着测力器,用手拉挂钩,使指针指到1N、2N的位置,相互感受一下力的大小。三、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引导语:刚才同学们在认读练习时候,老师发现了些问题。(做弹簧称对比观察演示)。请这两组的组长上来,进行测量实物。这两个钩码是老师通过科学的测量的,重量是一样的,为什么同样重量的物体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同学们看屏幕观察。发现了什么?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测力计之前,首先就应该了解测量的注意事项:(课件播放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视频)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量时必须注意:(出示课件)(1)手拿起测力计的提环,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2、老师演示讲解:我们在测量物体力的大小时候,首先还要估算一下这个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在它测量的范围之内,桌上给你们准备了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分组进行测量,并把记录表中各项内容填写好。(要求:1、分工合作 2、认真记录)3、学生练习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出示课件)交流汇报测量结果。(出示课件)小结与评价:大部分同学能掌握弹簧称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准确的读出所称物体的力的刻度,并且在小组实验中分工合作体现的特别明显,合作非常好。四、拓展: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节课你们觉得有收获吗?说说你们的收获?(出示课件)同学们有这么多收获,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有一个测力计呢?下面给大家发奖(自制测力计的材料)。板书设计: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 测力计 受力大、伸得长 100克力≈ 1牛顿 N 500克力≈ 5牛顿 方法:调零、平视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的记录物体的名称估计重力的大小实测重力的大小估计和实测差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