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复习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复习 导学案

资源简介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物质的分类
分子、原子和离子
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分子
原子
离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用化学式表示. 如H2,He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Fe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NO3-
电性
不显电性
不显电性
带正电荷或负电荷
不同点
质子数=电子数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质子数=电子数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阳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
相同点
①都在不断地运动;②微粒子间都有间隔, ③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④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结构示意图周期表
原子结构示意图 2、离子结构示意图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氦镁、氦氖例外。
元素周期表
元素排列规律:元素周期表的排列结构
1、根据 质子 数来排列元素的原子序数
2、根据 原子的电子层数来排列所在的周期数
3、根据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排列所在的族数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1、原子序数= 质子数
2、每个横排,从左至右,电子 数依次增加一个
3、每个横排,周期数等于 原子的电子层数
4、每个横排,一般以 金属 元素开头, 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5、每个纵行,从上到下,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相等
6、每个纵行,从上到下,依次增加 原子的电子层数
7、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主要位于 左边 ,易 失去 电子;非金属元素主要位
于 右边 (氢、硼例外),易 得到 电子,稀有气体都位于最后一个纵行,不易 得失电子
观察元素周期表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有
1 原子序数2元素名称和符号3 相对原子质量
认识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
结构
元素化学性质
易形成离子
易形成化合价
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 8个(氦为 2个 )
相对稳定 
比较稳定
不易
不易
金属元素: 一般< 4个,易失去电子,
不稳定
不稳定
阳离子
正价
非金属元素:一般 > 4个,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不稳定
阴离子
负价
能记住常见化合价,能利用核外电子排布推出所形成的离子和化合价。能利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能利用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的原则计算。
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两种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在不断运动,间隔改变可能引发物质状态或物质体积改变;运动速率改变可能改变温度。
用分子原子的体积来解释物理变化是典型错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出原子,原子重组为新分子或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原子重组(为新分子或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微观图示中,注意观察有无过量的微粒在反应后剩余,注意观察物质类别,如果有提示,尽量写出化学式,表达式。
练习题:
一. 1. 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臭氧(O3)属于( )
A.氧气 B.空气污染物 C.有机物 D.稀有气体
2. 纯羊毛织成的衣衫的主要材料属于( )
A.天然纤维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塑料
3.食品包装的制造材料聚乙烯属于下列物质中的 ( )
A.天然纤维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来源:学
4.英国海军建造了一种反水雷的“塑料战舰”,舰身材料是一种强化塑料。则该塑料( )
A.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一定是导电塑料
C.具有热塑性 D.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
5.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混合物 B.属于有机物
C.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5 D.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7.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尼龙绳 B.汽车轮胎 C.纯棉T恤 D.塑料薄膜
8.(1)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其中氧的化合价为 ;CaO2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非常重要。下图是某超市售卖的2种不同品牌橙汁的标签。
2种橙汁均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足球可由橡胶制成,橡胶属于   (填“有机”或“无机”)物.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氧气
上述变化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 ,
9.(1)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青铜剑属于 (填“纯金属”或“合金”)。
(3)自来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C60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二.1.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氢分子—2H B.3个氧原子— C.4个水分子— D.5个钠离子—
2.下列符号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 )
A.2H2 B.2H C.2H+ D.Cu
3. 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越王勾践的青铜剑 高钙豆奶粉 的分子结构 干冰
(1)高钙豆奶粉的“钙”指的是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C60分子是由 构成的。(3)硫酸铜所含阴离子的符号是   。
(4)自来水中的游离氯有少量可转变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 。
三1.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其中相同的是 ( )
A、电子数B、质子数C、电子层数D、所带电荷数
2.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C.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电荷数为12 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带12个单位正电荷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H
6 C
7 N
8 O
10 Ne
12 Mg
13 Al
16 S
17 Cl
20 Ca
A.钙的核电荷数是20 B.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
6. 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铕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是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7.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生成物之一为 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有分子构成
四.1.(1)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上述变化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
(2)①
②,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是 (填序号)
(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赤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五.1.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A2B
3.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
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4.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5.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特性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
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一小匙蔗糖放入20mL水中很快就“消失”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燥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6.对于图示 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7、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如图所示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反应后生成的各微粒间的个数比为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