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细胞【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及其对生命科学微观领域研究的意义;2.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知道显微镜的使用步骤;3.学会制作简单装片。【学习重难点】重点:显微镜的结构,简单装片的制作;难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简单装片的制作。【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转动镜筒升降范围较大的是 螺旋。转动镜筒升降范围较小的是 螺旋。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 二、合作探究(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1.关于显微镜的结构(1)显微镜的组成(2)显微镜结构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______和________(3)显微镜放大倍数如何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使用的一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放:左手托,右手握,放有光,靠着左,镜臂朝自己。对光:短物镜,大光圈,一起对准通光孔,左眼观,右眼睁,同时调节反光镜。显微镜的调焦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升降,而镜筒的升降靠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调节。镜筒的升降口诀:先粗后细,向前降,向后升。放片、调焦:口诀:先压片,盯物镜,降下物镜再观察,向后旋,镜筒升,看见物像再调细。观察:想一想:(1)要改变视野的明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如要最亮,应怎样调节?(2)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看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达标检测】1.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下列哪组镜头(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5×、物镜40× 2.若要使位于视野右上角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玻片应移向( )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3.水和无机盐可以进入细胞,而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这主要是由于( ) A.细胞壁的全透性B.细胞壁的保护功能C.细胞核的传种接代作用D.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4.调焦和物镜升降的关系:向前转动准焦螺旋,物镜会 ,向后转动会 。5.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观察物象,最好使用( )A.低倍物镜、较小光圈、平面反光镜;B.高倍物镜、较小光圈、凹面反光镜;C.低倍物镜、较大光圈、凹面反光镜;D.高倍物镜、较大光圈、平面反光镜;6.用油性笔在载玻片上写了小小的“F”,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看到的形状是( )A. B. C. D.7.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番茄果肉细胞近似球形,这种细胞不同形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下列哪种结构(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8.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这时观察到的表皮细胞数目和大小如何变化?( )A.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大;B.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小;C.细胞数目变多,细胞变大;D.细胞数目变多,细胞变小;9.用高倍镜观察的操作顺序是 ( )1.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3.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4.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A.2341 B.1243C.2143 D.231410.在使用低倍镜观察头发直径时,发现视野内头发粗细大约为3.0厘米,如果你用的目镜是10倍,物镜是40倍,那么你的头发实际直径大约为( )A.7.5微米 C.75微米 B.750微米 D.300微米11.显微镜观察时,若要使目标向右上方移动,就要将玻片怎么移 ( )A.右上方移动 B.右下方移动 C.左上方移动 D.左下方移动1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偏暗。下列三项措施中。能起到增加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①增大光圈 ②减小光圈 ③换用倍数较大的目镜A.① 8.② C.①③ D.②③13.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措施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改用凹面镜 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改用平面镜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减小光圈,减少通光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D)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