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资源简介

台 湾 省
【教学目标】
一 基础知识目标
知道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面积;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台湾省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台湾岛主要山脉、平原的分布;森林、农产、矿产丰富;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
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玉山、浊水溪、日月潭、台湾海峡、太平洋、台北、高雄、基隆、高山族。
理解台湾岛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产生的原因;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 能力培养目标
学会用比例尺量算台湾高雄到福建厦门的距离。
初步学会分析台湾岛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的原因。
准确地将台湾的主要山脉、城市填在填充图上。
三 思想教育目标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是祖国的宝岛,藉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台湾省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2.台湾岛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工业特点
【教学难点】台湾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读图解说方法进行。
教学过程中建议掌握
1.自然地理——海、岛、山、水、林、矿
2.人文地理——我国领土。农产品丰富;出口加工工业
【教学过程】
一 多山的海岛
1.看图、读课文 明确台湾省包括的主要岛屿、面临的海洋,并在图上找到位置,看一下基隆—福州、高雄—厦门间的距离。
2.读“台湾岛的地形剖面图” 先看画斜线的陆地部分,问:“山地多,还是平原多,各约占多少比例”?【山地占2/3】。“该山地由哪些山脉组成?它们的分布有何特点”【平行排列、南北纵列】。“平原分布在哪里?【西部】”。
3.看台湾省图 找出该省最长河流浊水溪,想一想该河流从东部山地直泻台湾海峡,河流应有何特征?【短、急、水能蕴藏最大】。再找到最大湖泊日月潭,建有水电站,该地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为旅游胜地(参阅彩照)。
二 资源丰富的宝岛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一向被称为“祖国的宝岛”,为什么称其为宝岛?【因为资源和农产品丰富】。
1.做“读图”题 台湾岛素有“森林宝库”、“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等美称,看“台湾自然资源和物产分布图”,找出与这些美称有关的物产,想一想它们的分布与自然条件有什么联系。
2.分析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台湾岛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森林和果树,还有温带和亚寒带森林,你能不能分析这些林木的分布与纬度、地形、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岛中部,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又由于台湾山地海拔较高,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气候】。”
3.重点介绍著名林木和特产 樟树、(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香蕉、菠萝及茶树等。所以说,台湾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
4.介绍西部平原水稻(“海上米仓”之称)、甘蔗(“东方甜岛”之称)、看看图上的水稻和甘蔗分布区。
5.看图发现台湾矿产种类及分布规律【东部山地的金、铜等金属矿、西部平原的非金属矿、煤和石油、北部火山区的硫磺矿】。
6.台湾海洋鱼类多;西海岸海盐产量多(背风坡、雨日较少,蒸发旺盛、多沙滩)。
三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提出两个问题,请学生读课文解答:
1.60年代前后,台湾经济发展有何变化?【以前,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出口农产品;60年代吸收外资后,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出口商品改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2.60年代后,有哪些经济部门发展得较快?【出口加工工业、对外贸易、重化工工业】。
四 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人口2000多万,突出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台北是人口最多的城市,高雄和基隆是两大海港,人口和城市都主要分布在西部。
五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从以下几方面说明:(1)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2)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读一读材料)。(3)居民以汉族最多、是闽、粤迁移去的,语言用闽南话和客家话,(另有少数民族高山族)。因而海峡两岸同胞都有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板书设计】
第五节 台湾省
一 位置、范围
二 多山的海岛
三 资源丰富的宝岛
四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五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六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教后一得:
本节教材讲述的中国的台湾省知识,台湾问题是全国人民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人民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多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