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专题学案:宇宙中的地球(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里专题学案:宇宙中的地球(二)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二)
地球运动(一)
一、考试大纲要求
1.晨昏线的判断及特点。 2.黄赤交角的意义。
3.光照图与日期图的主要区别。
二、重点、难点精析。
(一)与晨昏线有关的几个问题。
1.判断晨线和昏线。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 线,该线上的各点为 (日出或日落)时刻;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 线,该线上的各点为 (黎明或黄昏)时刻。
夜半球东侧为 线,西侧为 线;昼半球东侧为 线,西侧为 侧。
2.判断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都是 ;(晨线与某纬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该纬度的 时刻)。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都是 。(昏线与某纬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该纬度 时刻)。
3.据晨昏线判断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为昼弧,位于夜半球的为夜弧,除了春秋两分日和赤道上之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均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可由昼(夜)弧所跨的 数来推算。
4.晨昏线在地面上的移动方向。
(1)一天中晨昏线的移动方向。由于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 ,因此晨昏线在地面上的移动方向与太阳运动方向 ,都是 。
(2)在一年中晨昏线平面随 的南北移动作相应的南北移动。
(二)黄赤交角的意义
由于 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造成了 的变化及 的变化,导致了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形成。
如果黄赤交角发生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五带将有何变化?
(1)如果黄赤交角等于0°,太阳直射点将不移动,全球终年昼夜 ,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四季的变化。
(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将 ,即 的范围加大了;出现 现象的范围也随之增大,即寒带的面积也将增大,这样, 带的范围将减小。
(3)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五带中的 和 的范围减小, 的范围将要扩大。
(三)光照图与日期图的主要区别
在实际应用中,光照图中日期的划分常以0点经线来自然划分,但要确定某日在光照图中的范围就必须要用到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线,这正是光照图和日期图兼融之处,二者主要区别见下表:
光照图 日期图
示意图
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的分界线 晨昏线(NA为 线,NB为 线) 0点所在经线( 线)和180°经线( 线)
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的平分线 的平分线为子夜0点或24点的经线。 的平分线为正午12点的经线 分别为 (昨日)和 (今日)(阴影部分)范围的平分线。
日期的分界线 条数 通常为一条:即时间为0点的经线(NC) 一般为两条:即时间为 点的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经线)
特点 子夜0点或24点经线,具有隐蔽性、自然演变性、可推算性 0点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具有直观性、人为固定性、可推算性
0点经线所在位置不同 0点经线为平分夜半球的经线或与 的经线正相对的经线,也可由晨昏线与的交点按区时推算。 较大的日期(今日)西侧的界线为 经线,其东侧的界线为 经线。
(四)地球自转速度计算:
(1)地球上除 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 °;
(2)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
(3)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 ,线速度比对应地面上的点 。
(五)公转轨道上的两至点和近、远日点判断 (看右图)
根据地球公转的过程判断两至日,关键是看太阳、地球中心的连线与赤道的关系。若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直射 ,是北半球的 ;若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直射 ,则为北半球的 。再根据公转方向来确定两分日。在判断过程中不要受地轴倾向以及公转、自转方向的改变等表面现象迷惑。在地球公转轨道上,两至点和近日点、远日点并不相同要注意区别。
分层精题演练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读下图完成1~4题 。
1.该地的经度是 B
A.15°E B.30°E
C.15°W D.30°W
2.某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1:00,则该日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A
A.0l:00 B.03:00
C.21:00 D.23:00
3.若黄赤交角为K,则图中h1与h2的差为 B
A.K/2 B.K C.3K/2 D.2K
4.一年中该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北的时间约为 D
A.3个月 B.4个月 C.8个月 D.9个月
广东省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了一个竖直运动的物体有无偏向的地理实验。该小组从35米高处垂直地面落下一个铅球(如右图所示)。他们发现,物体并不是垂直下落到O点,而是大约偏移O点11.5毫米。根据你学过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5.偏移方向:实验中,物体落下的位置应发生向 (东、西)偏离O点。若在澳大利亚进行该实验,应发生向
(东、西)偏。
6.偏移距离的大小:若在北京进行此实验,偏移的距离应比在广东省 (大、小);为寻求偏移距离的最大值,你将会把实验放在什么地区进行呢?
7.偏移的规律:根据5和6的结论,你发现物体垂直运动发生的偏移方向和大小规律是

8.偏移的原因:我们认识了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原因。试根据“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物体垂直运动偏移的原因。
参考答案:
6.西 西 7.小 赤道
8.偏移方向向西偏,纬度越低,偏移距离越大
9.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物体垂直下落,落地点发生了偏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