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世界主要国家(2)人教实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世界主要国家(2)人教实验版

资源简介

地理世界主要国家(2)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世界主要国家(2)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主要国家(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轮廓图
2. 了解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 了解主要国家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
4. 分析归纳主要国家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
5. 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主要国家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等特点。譬如以俄罗斯为例。
三、本讲重点:
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本讲难点:
1. 主要国家的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
2. 主要国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
四、重难点讲解
(一)俄罗斯
[读图识记](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3)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4)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
1.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此
2. 较为平坦的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3. 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4. 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水能丰富,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5. 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注意]中日关于俄石油管线走向的争夺问题
6. 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7. 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8. 交通:铁路为主(注意: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差异)
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
9. 首都和城市
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的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之一
美洲地区
(一)美国
[读图识记](1)两大洋、墨西哥湾、两个海外州;(2)三大地形区(剖面图):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墨西哥湾;(3)大西洋沿岸(波、纽、费、华),五大湖沿岸(德、芝、底、布),太平洋沿岸(西、圣、洛、硅谷),南部(休、新);(4)主要农业带
1. 国土组成:除本土48个州,1个特区外,还有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 自然条件特点
本土都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阿拉斯加在高纬度,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故热带产品需进口)
本土三面临海,沿海多优良海港,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
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的10%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
美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哥伦比亚河(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迎风坡降水丰富)
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高消费和浪费仍需大量进口物资,是世界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3. 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
人口2.7亿,白种人占80%以上,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有华人聚居,人口分布于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近几十年来人口由东北部向东南、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4. 农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注意]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①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国。
②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美国、中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畜牧业很发达。)
③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小麦、大豆、玉米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但进口热带农产品)
④农业生产实行了地域专门化(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等)
*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
*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a.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缺陷: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
5. 发达的工业和主要城市
现代化程度高,是输出工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本国消费最大,是世界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进口大于出口,海外投资多,跨国公司遍布各大洲。由于西欧、日本的兴起,地位在下降。
三大工业区:
工业区
发展特点
工业中心
东北部工业区(五大湖南岸和东北部大西洋沿岸)
世界著名工业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
纽约:美国最大城市、海港、综合性工业中心、金融中心
芝加哥:第二大城市、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铁路枢纽
底特律: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
南部工业区(墨西哥湾沿岸等地)
二战后工业迅速发展,条件优越的“阳光地带”石油、化学、宇航
休斯敦: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基地,航空航天研究中心
西部工业区(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地)
二战后兴起,资源丰富的“阳光地带”,航空、石油、电子
洛杉矶:最大的飞机制造中心,航天、电子、石油、电影
圣弗朗西斯科:港口、电子石油、农产品加工、华人集中,硅谷、
[注意]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
①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②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
③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
④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
⑤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
⑥拥有庞大的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
**小结: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规律。
a. 历史基础;b. 矿产资源;c. 交通运输;d. 农业基础;e. 消费市场;f. 科技力量;g. 劳动力。
(运用以上分析规律,学会分析日本、德国、英国工业发展的条件。)
(二)巴西
[读图识记]两大洋,南北两大地形,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赤道、南回归线
1. 国土面积广大的热带国家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面积: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2. 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
3. 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经济发展较快,是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农业: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麦进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电
4. 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是圣保罗,最大港口是里约热内卢
大洋洲
(一)澳大利亚
[读图识记]1. 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2. 经度(110°E—155°E)、纬度(10°S—40°S)、回归线;3. 三大地形区(剖面图)、河流;4. 四个主要城市
1.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2. 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于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的艾尔湖
3. 特有动物
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缓慢
4.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5. 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A、分布特征:人口、城市、经济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三大城市:堪培拉、悉尼、墨尔本),内陆和西部异常稀少
B、成因探讨:
从自然条件分析: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适于人类居住;而内陆和西部气候干旱,不适于人类居住;东北部气候湿热,为原始的热带雨林,加上沿海大堡礁不利于港口建设和航运,人类尚未开发。
从对外交通方面来说:东南沿海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方便。
从殖民历史分析:英国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而进行开发,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
从经济方面分析:东南沿海经济发达。
6. 经济
A、特征:南半球经济发达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但服务业产值>工矿业产值>农牧业产值
B、农业:世界五大小麦出口国之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发展条件:地势平坦+草原广阔+冬季温和+地下水丰富+无野生肉食动物+发达的商品性生产
【典型例题】
[例题1]我国政府将2006年定为中国的“俄罗斯年”。下图是“俄罗斯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_____山脉;②_________河;③_________港口;④_________工业区。
(2)莫斯科市的道路网表现为典型的环形放射式,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
(3)根据俄罗斯矿产资源状况,中俄两国最适宜在_____________领域加强经贸合作,试分析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例题2]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有着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北战争后,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带。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在全国所占比例,从1860年前的80%下降到1890年的58%,原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方面超过了东北部。
(1)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现状,说明美国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相对较小的原因。
(2)说明美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社会经济原因。
(3)与美国相比,德国的人口分布有何不同?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俄罗斯境内的森林属于
A. 热带雨林 B. 温带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2. 摩尔曼斯克港成为天然不冻港的主要原因为
A. 白昼时间长 B. 纬度低
C.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 太阳高度大
3. 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领土跨欧、非两洲 B. 有56个民族
C. 人口有3/4在欧洲部分 D. 有大面积的亚热带针叶林
4. 关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五大湖便利的水运条件
B. 为新兴工业区
C. 工业区内的“硅谷”是美国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
D. 工业中心有底特律、休斯敦等
5. 美国农业的特点是
A. 粮食产量比较低 B. 农业人口多
C. 地区生产专门化 D. 农业生产技术差
6. 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 巴西 B. 智利 C. 阿根廷 D. 墨西哥
7. 巴西的人口密集区是
A. 北部热带雨林区 B. 亚马孙河沿岸地区
C. 东南部沿海地区 D. 东北部沿海地区
8. 关于澳大利亚地理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有纵贯南北的大分水岭,墨累河发源于大分水岭的东侧,注入印度洋
B. 西部是低矮的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气候干旱
C. 中部平原河流很少,地下水丰富,为发展养羊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D. 在中部地势较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自动流出地面,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
9. 澳大利亚特有的珍奇动物有
A. 斑马、长颈鹿 B. 大食蚁兽、企鹅
C. 袋鼠、鸭嘴兽 D. 美利奴羊、安卡拉羊
(二)双项选择题
1. 俄罗斯下列工业区中,位于欧洲部分的是
A. 莫斯科工业区 B.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C. 圣彼得堡工业区 D. 乌拉尔工业区
2. 关于美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北部工业区是传统工业区和制造业带
B. 石油、化学、钢铁工业是三大经济支柱
C. 西部工业区是老工业区,发展速度缓慢
D. 圣弗朗西斯科附近的“硅谷”是高科技工业的先驱和典范
3. 关于美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南面为墨西哥湾
B. 美国沿海多优良的海港,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
C.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发电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D.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以上,草原广阔
4. 美国是个农业生产大国,但仍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
A. 咖啡和可可 B. 玉米和大豆 C. 稻米和烟草 D. 天然橡胶和香蕉
5. 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南美洲人口第二多的国家 B.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C. 首都是西南沿海的里约热内卢 D.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
6. 关于澳大利亚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有
A. 羊毛的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B. 农牧产品的出口收入大于工矿产品的出口收入
C. 南半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 工业分布不均,大部分工业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
二、综合题
1. 读A、B两个国家轮廓图,完成下列内容
A
B
国家名称
首都所在地地形区名称
重要经济作物
2.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下列空格内:
A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湖;C是首都_________;D为北方不冻港_________;
(2)图中①为_________工业区,位于_________沿岸。
(3)图中位于亚洲的河流是_________,其流向为_________,注入_________
3. 读美国大陆东西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山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平原:③_________;河流:④_________;海洋:⑤_________⑥_________;其中_________的湿润气流可以到达美国中部地区,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农业应该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优势,所以美国的林业适宜在_________地区发展,美国的农业带集中在_________地区。
【试题答案】
一、(一)1. D 2. C 3. C 4. A 5. C 6. A 7.C 8. C 9. C
(二)1. AC 2. AD 3. BC 4. AD 5. BD 6. AC
二、
1.
A
B
印度
巴西
恒河平原
巴西高原
棉花、茶、黄麻
咖啡、甘蔗、香蕉、剑麻
2. (1)乌拉尔 贝加尔 莫斯科 摩尔曼斯克
(2)圣彼得堡 波罗的海
(3)鄂毕河 自南向北 北冰洋
3. (1)①落基山脉 ②阿巴拉契亚山脉 ③密西西比河平原
④密西西比河 ⑤太平洋 ⑥大西洋 大西洋
(2)西部 中东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