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气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降水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3. 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重点难点】 1.我国气温分布及降水特点及形成原因。 2.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13,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用铅笔在图 2.13 中描出 00C 等温线,00C 等温线大致沿______—______一线分布。2.据图指出海口、上海、北京、哈尔滨和漠河五城市的平均气温值分别是多少?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我国在 1 月漠河镇和海口市的气温相差_______℃,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____。 读图 2.14“我国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完成下列任务: 4.从图中读出海口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南京的平均气温_______℃,北京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漠河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以上四地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我国 7 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_____℃,说明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____。 读图 2.15,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南到北可以划分为___个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__________。 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大体与 1 月___等温线一致,分布____ —____ _一线。 阅读课本 P34-35 页课文内容和图 2.18 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图 2.18 中描出 1600mm 、800mm 、400mm、 200mm 等降水量线。 2观察 800mm 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大致与哪座山脉哪条河流相吻合? 3.根据以上问题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阅读 P36 页图 2.22 回答: 1.干湿地区是依据什么划分的? 2.我国共分为几类干湿地区,分别是怎样划分的?【合作探究】 1.读图 2.13 和图 2.14,探究以下问题: (1)我国 1 月和 7 月等温线分布有何差异?这一差异说明了什么? (2)讨论分析冬季漠河气温最低、夏季吐鲁番气温最高和青藏高原气温最低的原因。(3)概括说明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讨论完成 P33页活动题。 3.结合图 2.22和 P36 页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植被 湿 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 旱 【当堂检测】 1.与我国一月 0℃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限是( ) A.横断山脉 B.天山—阴山一线 C.巫山—雪峰山一线 D.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海南岛南部 B.吐鲁番盆地 C.青藏高原 D.曾母暗沙 3.2010 年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旅游的路线可能是( ) A.从上海到西宁 B.从重庆到武汉 C. 从唐山到海南 D. 从哈尔滨到北京 4.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因素 B. 降水因素 C. 海陆位置因素 D. 地形因素 5.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温日较差 B.日平均气温 C.年平均气温 D.活动积温 6.以下省区中跨热带和亚热带的有( ) ①福建 ②海南 ③广东 ④云南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 从西南向东北内陆减少 B. 从东北向西南减少 C.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D. 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减少 8.我为干湿地区划分依据是( ) A. 降水量多少 B. 蒸发量的多少 C. 径流量的多少 D.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9.湿润地区的植被主要是( ) A. 草原 B. 森林 C. 荒漠草原 D. 森林、草原 10.对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 A. 1 月 10℃等温线分界线 B. 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C. 800mm 等降水量线 D.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