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地理必修Ⅲ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第一课时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② 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及意义。
③掌握分析农业区位的基本方法,能结合本地或我国某一实际区域的信息材料,分析其区位条件,农业布局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读图分析,把握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②通过对美国主要农业带形成原因的分析,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及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美国农业的典型案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树立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观点。
②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的思想教育。
2、内容分析:本节教材由“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三部分组成。从教材编排看是要求在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再来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本课时学习前两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教材按照新课标要求,给出了“美国本土地形”“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图,通过图文结合的手段,分析把握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第二部分“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教材以简短的介绍,加较长篇幅的“阅读”加“活动”的形式,对美国主要农业带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及意义,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探究精神的目的。
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这部分,教材按照“问题——对策”这一主线进行编写,同样地精心设计了几个“阅读”和“活动”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条件,并使学生通过探究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本课时教材的重点是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教材难点: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美国主要农业带的空间分布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通过高一地理必修Ⅰ、必修Ⅱ的学习,有一定的地理基础,可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运用解析具体的农业为题。因此,以新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的资料、图表和案例中,认知和归纳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激发学生探讨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认知地理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4、设计思路:
本堂课内容是通过对美国农业的典型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农业区位的基本方法并能结合具体区域的信息材料,分析其区位条件和农业布局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为能较好地达到学习目的,在设计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理念,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真正地“动”起来,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充分借鉴教材所提供的“活动”,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分小组合作讨论,从而达到自主探究学习建构知识的目的。
(3)“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的理论知识要能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故在掌握了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讨论探究题,讨论探究浏阳农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2分钟) 【创设视听情境,设问引入新课】播放视频“美国农业”设问:“从视频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很好!看来同学们听得很仔细看得很认真并且提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强!那么美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它的农业发展具有哪些有利条件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学生观看学生就刚才所听所见自由站起回答: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②美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机械化水平高;③劳动生产效率高 使学生在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体验情境中,获取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目的性强。给学生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入新课。
新授: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新课(10分钟)二、提问回答,讲授新课(20分钟):(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接下来我们分成四小组探究学习“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分组,每组推举一小组长布置任务各小组讨论探究任务(见右“学生活动”)课堂巡视、指导:学生讨论探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及时解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将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对于水平较弱的小组,给予及时指导板书:(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在前三组同学依次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在每个小组发言之后引导学生互评后总结归纳:(注:在每个小组中心发言人上台介绍本组探究情况时,教师同时放映幻灯片展示探究问题;小组回答后,教师和其余三组同学一起对其探究活动和探究结论作出评价,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予以表扬,并将其经验介绍给大家;对于完成情况稍差的小组,适当鼓励,并请同学们帮其分析原因,找出差距,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犯同类的错误):承转:通过上面三组同学的讲解和大家的归纳总结我们知道了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那么美国在优越的生产条件下发展的农业在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追问:什么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是什么?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生产有何好处?板书: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定义、目的、意义承转:了解了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及其意义后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具体表现——美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带有哪些,这就要有劳我们第四组同学了,请第四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板书:2.美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带引导学生互评补充简介春小麦与冬小麦播种与收割的季节差异。问:当地以种植哪种类型的小麦为主。 组长抽签接收任务任务如下:一组探究问题:1、读下面四幅图分析影响美国种植业生产的因素 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2、从水热条件分析,美国哪些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二组探究问题:从美国的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分析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因素 三组探究问题:结合P52阅读材料和下面的图文材料中分析影响美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阅读材料: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工业国,也是最发达的现代农业国。美国农业也是最大的产业之一,总资产达11000亿美元,是工业总资产的70%左右,农业年生产总值约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6%,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很高,每个农户平均占有耕地450英亩,最多者可耕种2000多英亩,每个农业劳动者平均年创产值6~7万美元,可供养120~130人、90年代与70年代比较,农作物单产提高了60%左右,100斤饲料生产的肉鸡由34磅增至50磅,单鸡年产蛋由170个增至230个。生产管理一亩水稻只需16~17个工时。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速度很快,以精确农业为例,全国仅用5年左右时间就基本得到推广,现在美国有85%农业区域已实施了精确农业.美国农业人口占美国人口的2%,约400万,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口占全美15%,包括科研、推广、教育、生产设备和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等,成为农民的强大后盾。联邦政府每年投向农业科研、推广、教育的经费是20亿美元,且以年平均8%的比例逐年增长,这些经费相当大的部分直接拨给大学。四组探究问题: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分析说出美国的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分布的大体范围和发展条件?学生带着任务,分小组讨论学习探究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有问题,可参照课本与同学讨论,或在教师巡视时寻求教师帮助。后学生汇报成果,交流经验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来汇报本组的讨论探究情况,包括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心得体会;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其答案的是否正确而全面,以便在互评时给同学以中肯的评价和建议。前三组同学依次回答问题一组:气候:有利条件:美国本土大部分处于北纬25°~49°,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夏季热量充足,降水多,水热条件好,适宜发展种植业。如其东南部、中部、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不利条件:水旱灾害频繁; 冬季大风、雪、寒潮天气、夏季飓风。学生互评第二组:地形:美国地形为三大纵列带,在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西部高原山地:海拔较高,热量不足,降水较少,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牧业。学生互评第三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有①追求经济效益(首要因素)②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③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扶持学生互评学生回答: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学生回答:①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②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③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好处(意义):可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四组同学汇报探究结果:(1)乳畜带——五大湖及东北地区 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接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2)玉米带——乳畜带以南,中央大平原中北部 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达的商品经济等。(3)小麦区——中部、北部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适宜种植小麦。学生互评学生回答:冬小麦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并可由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提取信息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学生间互评,在评价过程中达到自我激励,相互激励的作用给学生激励性评价,创造一种整体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与成功见面,并萌发对下一次成功的渴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回答,既促进了学生快速浏览教材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基础知识通过学生间互评,在评价过程中达到自我激励,相互激励的作用
课堂小结 (2分钟) 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回顾本节课学过的主要内容(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有利自然条件: 水热条件适宜 地势平坦广阔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不利自然条件:冬季的寒潮、夏季的飓风、水旱灾害频繁2、社会经济条件:①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首要因素)②交通运输发达③科技发达④国家政策的支持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今天我们知道了对一个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进行分析的方法,也知道了只有因地制宜,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装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我们家乡的农业发展服务。 学生一起回答 回顾本课,对所学内容作总结,学生再回忆一遍,加深印象
课堂演练(5分钟) 多媒体展示题目:读我国两则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回答1~2。1、农谚可能分别适用于: A.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 B.南疆和松嫩平原C.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D.黄淮平原和江淮地区4、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和第二则农谚吻合的是:A.a B.B C.c D.d 学生思考做题 讲练结合,让所学知识落实更好考查学生学习效果
布置作业(1分钟) 课后探究:幻灯片展示:浏阳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烤烟、柑桔、板栗、茶叶、棉花、油茶、花卉等。曾先后获得“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红桎木之乡”。近年来,我们按照突出重点、抓出特色、产业带动的农业发展思路,加大了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力度,突出抓好“三色产业带”:以东区水果为重点的绿色产业带、以西区花卉苗木为重点的彩色产业带、以北区烟叶为重点的金色产业带,逐步形成了以粮 食、蔬菜、烤烟、花卉为龙头的农业经济模式。请同学们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分析我们浏阳发展“以粮食、蔬菜、烤烟、花卉为龙头的农业经济模式”的条件。 学生课后探究 把所学知识与浏阳农业发展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又可使学生真切地感觉到我们地理学科学习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以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目的
四、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以“美国农业”的视频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了课堂气氛。
新课标主张“改变地理学习方式,鼓励积极探究”,为了贯彻这一新理念,我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分组讨论探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能力、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新课学习的最后让学生对自己家乡浏阳的农业发展及其条件进行讨论探究,使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既给予学生的亲切感,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