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地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导学案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卧龙初中集体备课卡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 科 地理
年 级 八年级
教 师 张兆梅
备 课 要 求
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根据教研室要求,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为了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使集体备课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特提出以下要求:
1、集体备课卡包括:备课要有学期(全册)备课----学科教学计划表、单元备课---单元集体备课卡、课时备课------课时集体备课。
2、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好教学设计文稿,严禁照搬照套,所有教案均需结合本班实际进行二次修改(个性展示)。
3、撰写字体要求:课题用小四楷体,居中;正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设置为0。页面设置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为2厘米 。
4、单元备课具体要求:重点对教材的处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对课堂教学及结构进行研究,拿出统一的办法。
5、课时备课具体要求:每课备课要求备的是堂课。即要求分课时备,不能有二个或者三个课时连在一起备,每课时要有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过程。
(1)课题:是课文内容的题目。
(2)教学目标: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层次性。
(3)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需要学生学会和掌握运用的知识点集合。
(4)教学难点:是根据所面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较难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5)教学流程: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其中包括主要知识的呈现、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重点体现“高效课堂六环节”流程和“课堂教学五步流程”。
(6)作业设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开放性。
(7)板书设计:新授课必须要有完整的板书设计。
(8)每课一反思,要言之有物,有一定的深度,不泛泛而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 地理 学科教学计划
课程标准对本学期的目标要求 1、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任务,进一步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学会地理基本技能。 2、向学生传授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继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进行辨证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与发展潜力,人地协调发展等科学地理观点教育。 3、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本册教材为中国地理下册,中国的农业 ,中国的工业高技术产业,中国的交通属于中国地理总论,是在上册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之后逐章讲述的。第十一章中国的区域地理从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观点,着重指出每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选择每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最后一章中国在世界上是在学生学完了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以后从总的方面认识中国的国情,并从政治、经济的历史发展变化中,认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我们的奋斗目标和肩负的责任。
课时分配 第一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13课时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18课时,第三章陆疆万里行6课时,第四章黄河万里行6课时 ,第五章长江万里行7课时 ,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国1课时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学科 地理 年级组 八年级 成 员 张兆梅 李会永
单元内容课时分配 共10课时 课题一农业 3课时课题二工业 3课时课题三高技术产业 1课时课题四 交通运输业 3课时
单元内容总体分析 通过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区域差异已经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章介绍构成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部门:农业、工业、高技术产和交通运输业。这四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例构成、发展过程、水平和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结构、水平和潜力。 本章内容是在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基础上过渡到部门地理的学习,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体现国家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既隐含着对自然地理知识的应用与总结,又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是对地理学习目的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内容在后续分省区的学习中,将会有更具体的体现,本章学生感悟的是整体的部门地理,具有总的指导意义。
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节农业,应该让学生了解农业的概念、部门、发展成就及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地位、存在的问题。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和牧区分布及优良畜种。 第二节工业,应该让学生理解工业的概念、主要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建国以来的发展状况和巨大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学会用示意图和统计图来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掌握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 第三节高技术产业,使学生能够理解高技术产业的特点、主要门类及其重要作用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我国农业的发展及主要农业部门的地域分布2.我国工业的发展及主要工业部门的地域分布。
1.农业部门的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各工业部门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制约因素。
学情分析 虽然本章内容比较概括,但都与学生生活和日常所感、所见关系密切,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地理科学的实用价值。而且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习能力的前提下,通过感悟、讨论,完全可以概括出我国相关产业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基本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内容使用的专题地图和图表较多,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读图、析图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在各部门间横向联系、对比,纵向发展上多探究,并找出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避免空乏的知识堆积,却无内在的因果关系。 本章许多内容与我国目前的发展政策密切相关,结合时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策,也有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培养独立思考的个性和能力。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农业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 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知道农业的概念,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与原因。2.理解我国农业发展方向与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3.理解我国农业部门布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重 难 点 1、运用地图说出小麦水稻的主要分布区2、说出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四大牧区
难点:分析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教 法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教材;(2)不断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3)利用挂图、投影等直观教具形象讲解;(4)通过练习反馈
学 法 1.挂图:原始地球想象图。2.投影器材。3.自制投影图片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1、 什么是农业?2、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有哪些? 3、 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基地有哪些?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我国是历史上最早种植____、_____的国家,也是最早_______,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_____树的国家。 2、我国哪些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3、我国农业的发展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4、比较南方和北方的农作物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北方地区南方地区5、我国经济作物主要有哪些?经济作物有什么特点?6、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____,最大产区是_______流域。花生的主要产区____ _____。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合作探究】1、课本P4活动1、2、3、4、5题2、课本P7活动题
练习达标 1、就珠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来说,哪一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外向型农业?为什么? 提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临海,交通便利。2、南方有一家制糖厂,设想在附近开辟一个甜菜生产基地,以满足原料的需求。这种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2008.江西)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甲油菜 乙冬小麦 丙水稻 丁甜菜 B甲水稻 乙甜菜 丙油菜 丁冬小麦C甲甜菜 乙冬小麦 丙水稻 丁油菜 D甲冬小麦 乙水稻 丙甜菜 丁油菜
拓展提升 4、(2008.四川)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又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品粮基地是( )A三江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鄱阳湖平原5、(2008.荆门)下列四个地区中,农业生产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平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6、(08.云南)读下图,该图反映了2001年美国和中国依靠科技转化而来的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百分比。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主要依靠非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B中国主要依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C美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60%D中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70%
作业设计 A组同学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3、5、6题,B组同学做2、4、7、8题,C组同学做9、10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工业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知道工业的概念,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2、说出我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分布3、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重 难 点 重点:运用有关地图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难点:能够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工业中心的变化,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教 法 问题式导学法
学 法 自学探究法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举例说明2、 我国的煤炭、石油、水力是我国的三大能源3、 我国的大型钢铁工业分布在哪里?4、 机械工业部门包括哪些?中心城市有哪些?5、 纺织工业中心有哪几个?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 发展工业的条件有哪些?(提示: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的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经济基础等来发展工业。)2、 我国的三大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3、 我国北方电力工业以_______形式为主,南方电力工业以_______形式为主,原因是北方多_______,南方多_______。4、 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有______,_______和上海,长江沿岸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黄河流域有_____,______等。5、 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已建成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是我国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课本P17活动1。谈一谈我国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2、你知道哪些地方的丝绸产品闻名全国吗?
练习达标 1、 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 )A. 石油B.天然气C.煤炭D.太阳能2、 我国石油工业的“新宠”是:( )A. 大庆油田B.新疆油田C.玉门油田D.胜利油田3、 下列大型钢铁基地,位于长江沿岸的是:( )A. 鞍山B.包头C.太原D.攀枝花4、 下列地区属于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的是:( )A. 北京——天津B.鞍山——本溪B. C.郑州——开封D.太原——大同
拓展提升 5、 下列纺织工业中心,位于河北省的是:( )A. 青岛B.武汉C.石家庄D.郑州6、 练习册P8 5小题7、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开发“小煤窑”的看法?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4、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高技术产业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 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的作用。3、了解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4、知道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的变化趋势。
重 难 点 高技术产业的特点
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教 法 新授指导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
学 法 问题导学不断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中国高科技产业分布图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激情导入科代表列举身边的高技术产品 引入新课时,让科代表列举身边的高技术产品:如电脑、手机等,对高技术产业有一个初步印象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中国高技术产业出现了哪些产业门类?高技术制造业中的第一大部门是什么?当前中国高技术产业带有哪些?2010年中国将形成哪4个中心的高新产业密集区?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高新技术工业有哪些特点?2、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布局特点?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高新技术产业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科技人员占的比例高,研发和开发的费用占的比例高。生产成本比较低,产品更新换代比较快。高技术产业布局在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地区。高技术产业应用越来越广,前景一片光明。指导学生阅读高技术农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让学生通过过练习区分高技术农业和制造业、服务业。
练习达标 填空、1、以北京中关村为中心的-------------------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以西安杨凌为中心-----------------------------2、电子工业应该布局在什么样的地区?3、高技术制造业的第一大生产部门是什么? 科代表提问,科主任总结
2 1、电子工业应该布局在什么样的地区?3、高技术制造业的第一大生产部门是什么? 科代表检查学生的过关情况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4、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交通运输农业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重 难 点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1.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 法 新授问题导学精讲点拨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性质和作用?2.公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3.查找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它们各位于哪些铁路干线的交汇处?4.铁路运输的特点5.列举南北向铁路干线和东北向铁路干线6.发展海洋运输的有利条件7.海洋运输航线划分及航运中心8.内河运输和管道运输的优点与缺点9.说明航空运输的优点与地位10.列举我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性质和作用?2.公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3.查找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它们各位于哪些铁路干线的交汇处?4.铁路运输的特点5.列举南北向铁路干线和东北向铁路干线6.发展海洋运输的有利条件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读图 24页图1—30,(1)查找南北铁路干线(2)查找东西铁路干线(3) 查找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它们各位于哪些铁路干线的交汇处?2.读图 28页,图1—33,我国拥有最多航线的三个航空港是哪三个?
练习达标 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说一说我国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人说:“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些话说明了什么道理?火车的“提速”与“夕发朝至”,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哪些方便 如果从家乡出发,到洛阳和吐鲁番两地,选择什么合适的交通方式?
拓展提升 1.交通运输业是使客、贸实现 的物质生产部门。我国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中一个罗为突出的 环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的 。2.公路运输是我国 的主要方式。在我国西部地区,目前已经修建了四条进藏公路: 、 、 、和 。3.为便于山西省的煤炭外运专门修建的 铁路被称为“神州第一线”。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汇聚智慧 合作多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单元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学科 地理 年级组 八年级 成 员 张兆梅 李会永
单元内容课时分配 本章授课18课时,第一节2课时,第十节2课时,第十二节2课时,其余各节1课时
单元内容总体分析 本章教材讲授了包括首都北京市在内的我国沿海15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概况,分别有所侧重地介绍了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变革、交通状况、工农业生产的特色以及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同时,利用大量的景观图片突出各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时代建筑风貌以及发达的交通运输设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本章在编写中除了重视知识的传授外,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各节均设计了较多的“活动.”,希望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用图的能力,培养学生课外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地理思维的能力。 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万里沿海资源富饶、景色优美、经济发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使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分省地理特征涉及面广、内在联系紧密,既有自然的、也有经济的,因此在分析地理特征时,必须综合分析,归纳出的地理特征才有说服力,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同时为了突出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本单元教案设计中,有些地区我们打乱教材章节顺序,根据差异性或相似性、空间联系性等进行了重新组合,便于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和引导 学生采用比较法。在运用比较法时,可以进行单项地理特征比较,也可以进行区域间的综合比较,建议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和比较项目。
单元教学目标 从北京市开始,学生将学习分省地理。在学习分省地理时,既要掌握区域的地理特征,也要了解区域的差异。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综合分析和比较法,通过分省地理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力。 - 本章各个单位(除北京市)的共性是临海,因此在位置特点和适于沿海发展方面就有了共性。但是,各省区南北延伸,其自然地理特征各异、历史延续基础不同,因而各省区又有自己的特性。指导学生学习应该在寻求共性与特性方面总结方法,探求内在的地理成因。同时,引入其他单元省区内容进行跨区域的横向比较,凸现差异,探求规律。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2、天津市的工业部门及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河北省的农业。4.山东省是交通发达的省区。5.苏南地区的经济。6.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7.福建省海外华人对本地的贡献。8、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9.广东省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加工制造和第三 产业为主。10.香港特别行政区人文地理特征及与祖国大陆的关系。 11.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支柱及发展特征。12.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喀斯特 地貌。13.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l天津市的工业部门及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河北省的农业。3、辽宁省的工业。4.学习江苏省时,看懂经济地图,分析经济地图。5.学习浙江省和江苏省时,利用地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难点。6.台湾省经济多元化的特征。7.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内地在经济上的密切关系8.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特征。9.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10.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与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系统学习过自然地理知识的基本规律和中国自然特征、主要产业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分省区的地理学习打下了知识与技能基础。同时,分省区部分的内容是以前所学系统知识在地区上的落实,学生通过分省区地理的学习,感受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地理技能的实用价值。同时,本章内容乡土气息浓厚,课本内容活泼、多变,大量采用景观图片,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方法建议 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在分省区地理的学习中得以体现。给学生创造使用知识和方法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搜集信息、分析探究、形成能力。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北京市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 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3)通过北京的景观图片和资料的介绍,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2、能力目标: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加强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 难 点 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教 法 新授问题导学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北京的地理位置2.北京的地形特征,主要河流3.北京的和气候类型和特点4.北京的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文化场所5.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6.北京的环境问题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 位置:首都北京位于________山、________山和__________平原结合部。2、 地势:北京市西部和北部为山地,东南部是___________平原,所以地势_____高______低。3、 北京与________省和_________市相邻。4、 气候:北京的气候特征是:春季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秋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冬夏______(长、短),春秋______(长、短)。5、 _________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______________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有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6、 高等院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体育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北京具有_______万年人类生活史,_________年的建城史,_________年的建都史。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读图2-1 完成P30活动2.完成P33 活动3.根据河流走向,你能够说出北京的地势特点吗?4.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势?
练习达标 1、离北京最近的港口是( ) A. 秦皇岛港 B. 大连港 C. 天津港 D. 青岛港2、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 A. 内蒙古 B. 山西 C. 辽宁 D. 天津3、根据河流的流向判定北京市地势的特点是(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北高、西南低 C. 西高东低 D. 北高南低4、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下列选项中已被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是( )A. 周口店古人类遗产 B.天安门广场 C. 圆明园 D. 密云水库
拓展提升 1、从干湿地区的划分看,北京位于( )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 半干旱地区 D. 半湿润地区2、北京市的年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 ) A.集中于夏季 B.全年多雨 C.集中于冬季 D.全年少雨3、李华同学很想暑假去北京,以实现如下几个心愿,你觉得她不能实现的是( )A.参观清华、北大校园 B.参观兵马俑 C.乘坐地铁去天安门 D.看看国家图书馆4、有关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B. 位于燕山、太行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C. 东部濒临渤海 D. 位于太行山、燕山和东北平原的结合部5、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经济中心 D.交通中心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天津市河北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了解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了解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国际贸易大港3、运用地图,了解海河水系的牲及海河水患治理措施4、了解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5、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析图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认识美丽壮观的新唐山,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爱我家园、建设家园”的情感教育。
重 难 点 天津市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河北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河北省发展农业的策略和意义
河北省发展农业的策略和意义
教 法 新授
学 法 问题导学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天津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天津港的组成和职能天津市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传统的工业部门和新兴的工业部门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河北省名称的由来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天津市位于北京市__________的,是首都的门户。天津市临河临海,是我国北方重要的_______和________2、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天津就发展成为以________和________工业为经济支柱的工商业城市。3、河北省怀抱________,________两市4、河北省的中南部属于__________。华北平原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______的重要产区。但华北平原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是华北平原农业生产不稳定的要要原因5、河北省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了反季节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型农业。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人们常说天津是“河海码头”,这里所说的“河”指的什么?“海”指什么?2、在天津市地形图上,拣出渤海、海河、京杭运河以及经过天津市的铁路干线。3、在天津市地形图上拣出大港油田、长芦盐场。想一想,天津的化学工业为什么在该市工业中占据重要要位?
练习达标 河北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河北省发展农业的策略和意义
拓展提升 结合河北省的地形特点和学过的气候知识,讨论:河北省,京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问题在哪里?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辽宁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辽宁省的自然地理位置。2、了解辽宁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省级行政区,辽中南是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并能在地图上找出其主要的工业中心。3、了解辽中南工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重 难 点 1、辽中南工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2、辽中南是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
教 法 新授
学 法 问题导学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1、找出辽中南地区的主要工业中心。2、我国 18 000千米的海岸线(自北部的鸭绿江口到南部的北仑河口)上,最北的临海省级行政区是什么 3、阅读“辽宁省城市和交通、矿产资源分布” 图,找出辽宁省有哪些主要矿产,找出铁矿、煤矿和石油等重要能源或矿产地名称。4、阅读“大连:东北海上门户”,思考:(1)大连港为什么终年不冻?(2)大连与内蒙古东部地区通过哪些铁路干线连通?5、阅读教材P38正文,总结:辽宁省是典型的工业大省,辽中南工业基地是全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阅读“大连:东北海上门户”,思考:(1)大连港为什么终年不冻?(2)大连与内蒙古东部地区通过哪些铁路干线连通?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找出辽中南地区的主要工业中心。2、我国 18 000千米的海岸线(自北部的鸭绿江口到南部的北仑河口)上,最北的临海省级行政区是什么 3、阅读“辽宁省城市和交通、矿产资源分布” 图,找出辽宁省有哪些主要矿产,找出铁矿、煤矿和石油等重要能源或矿产地名称。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阅读“大连:东北海上门户”,思考:(1)大连港为什么终年不冻?(2)大连与内蒙古东部地区通过哪些铁路干线连通?2、阅读教材P38正文,总结:辽宁省是典型的工业大省,辽中南工业基地是全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3、通过让学生讨论,完成教材P.39的活动题3。(提示:辽中南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1)工业基础好,开发早;(2)丰富的矿产资源;(3)丰富的能源资源(4)发达的水陆交通;(5)优良的海港。)
练习达标 (1)大连港为什么终年不冻?(2)大连与内蒙古东部地区通过哪些铁路干线连通?(3)辽宁省有“钢都”之称的城市是( )A、鞍山市 B、沈阳市 C、大连市 D、丹东市
拓展提升 1、从你的家坐火车去大连,怎么走?沿途经过哪些铁路干线?2、辽宁省有“钢都”之称的城市是( )A、鞍山市 B、沈阳市 C、大连市 D、丹东市3、下列铁路干线不经过辽宁省的是( )A、沈大线 B、哈大线 C、沈丹线 D、京沪线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山东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 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了解山东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哪种交通运输最突出?找出京户线京广线在山东主要穿过的城市。找出青岛、烟台、日照三个海港城市。4、了解山东省齐鲁大地名称的由来。5、找出山东省的海岸线长度,山东省的海洋产品,山东省出口量和产量居首位的海产品。
重 难 点 1、山东省的海盐盐场,位置。
2、山东省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 法 新授
学 法 问题导学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1、山东有山有海有圣人指的是什么?2、为游览泰山,孔府,孔庙,孔林,梁山,大明湖以济南为起点,设计旅游路线。3、山东省的海岸线长度,山东省的海洋产品,山东省出口量和产量居首位的海产品?4、济南泉水来源?为恢复泉水喷涌济南市采取了哪些措施?5、京户线京广线在山东主要穿过的城市。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山东省的海洋渔业基地?2、山东省的海盐盐场,位置。3、济南泉水来源?为恢复泉水喷涌济南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山东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哪种交通运输最突出?2、山东有山有海有圣人指的是什么?
练习达标 1、山东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哪种交通运输最突出?2、山东省的海盐盐场,位置。3、济南泉水来源?为恢复泉水喷涌济南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拓展提升 京沪线经过山东的—————————山东省简称——原因——————山东的海洋水产——————————山东的海洋渔业基地————青岛临——海。京沪线经过山东的—————————山东省简称——原因——————山东的海洋水产——————————京沪线经过山东的—————————山东省简称——原因——————以济南市为起点,设计一条最佳旅游交通路线,到达全国的每一个旅游景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江苏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 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说明江苏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特征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苏北、苏中、苏南的产业结构特点3、了解太湖流域的旅游资源和水污染问题
重 难 点 1、根据资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苏北与苏南的经济差异。
理解太湖流域的环境问题。
教 法 新授
学 法 问题导学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江苏省简称-,行政中心-;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河流穿过其南部,注入-;苏南地区,指的是江苏省境内-以南的部分;太湖是我国第几大淡水湖,是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我国第一、第二大淡水湖分别是谁?江苏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为――,江苏省的主要气候类型为――?从干湿地区看,江苏位于――区;从温度带看,江苏位于――带;位于江苏省的湖泊有哪些?8、我国地势最低平的省份是-。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苏南是指哪一部分?太湖是我国第几大淡水湖,是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我国第一、第二大淡水湖分别是谁?江苏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为――,江苏省的主要气候类型为――?从干湿地区看,江苏位于――区;从温度带看,江苏位于――带;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有人称江苏为“水乡泽国”,请你谈谈其中原因;2、如何学看经济地图?
练习达标 1、太湖是我国第几大淡水湖,是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我国第一、第二大淡水湖分别是谁2、江苏省位于我国------部,长江穿过其------部注入东海.是我国地势最为-----的省份,-------广袤,河网密布,土地肥沃.3、苏南地区指的是省境长江以-------的部分.这里是我国------企业的摇篮.
拓展提升 1、面积位于我国前三位的淡水湖分别是谁?2、列举当地水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3、说说如何看经济地图?4、江苏省位于我国------部,长江穿过其------部注入东海.是我国地势最为-----的省份,-------广袤,河网密布,土地肥沃.5、苏南地区指的是省境长江以-------的部分.这里是我国------企业的摇篮.6、太湖是我国第------大淡水湖,具有----灌溉-----水产养殖等方面的功能.流域内人口密度------,经济发达,------密集,城市化水平居全国前列.7、“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说明苏南经济的主要特色是----------.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4、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上海市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张兆梅 王军花 李会永
课 型 新 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张兆梅
学习目标 (一)了解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二)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三)了解上海的城市职能。 (四)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 难 点 上海市的地理位置;上海市的地形特点;
上海市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工业部门,上海市的城市职能,开发浦东的原因和意义。
教 法 新授
学 法 问题导学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1、读“中国政区”图,说出上海的地理位置。2、读“中国地形”图,分析说出上海市地形特点。 3、对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这两部分进行分析,说出上海市交通发达的原因。4、上海市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沪宁高速公路中的“宁”指的是哪个城市?完成教材P44活动题l、2、3。5、填表比较北京和上海地理位置 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城市职能北京上海6、说出上海的城市职能。7、说出上海有哪些工业部门,其中,哪些是传统工业部门?哪些是新兴工业部门?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读“中国政区”图,说出上海的地理位置。2、读“中国地形”图,分析说出上海市地形特点。 3、对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这两部分进行分析,说出上海市交通发达的原因。4、上海市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沪宁高速公路中的“宁”指的是哪个城市?完成教材P44活动题l、2、3。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阅读教材P.44“浦东和浦西”的阅读材料和教材P.45页正文,并结合课本P.45的图2一21,说说浦东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2、小组讨论上海成功取得世博会举办权,对上海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练习达标 1、对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这两部分进行分析,说出上海市交通发达的原因。2、上海市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沪宁高速公路中的“宁”指的是哪个城市?
拓展提升 1.网上学习:请同学们上网查一查上海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2、上海是我国的教育、文化、科技中心之一。搜集资料,了解上海有哪些著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 B组同学做 C组同学做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浙江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张兆梅 王军花 李会永
课 型 新 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一)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曲折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 (二)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工业、沿海开放城市。 (三)认识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熟悉各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四)了解浙江省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济成就。
重 难 点 通过对钱塘江观潮最佳地点的选择,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 法 新授
学 法 问题导学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 1.读“中国政区”图,说出浙江省大致的地理位置。(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 2.看 “浙江地形”图,说出浙江地形特点。(浙江北部为水网密布的平原,西部、南部为山地,东临东海。)3.浙江省海岸线有何突出特点?4.浙江省岛屿数量多吗?(浙江省海岸线曲折,岛屿数量众多,有2100多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区。)5.完成教材P.46活动题1,比较两省地形特点。6.看“浙江政区”挂图(或对照《地图册》),找出主要的城市:杭州、宁波、温州及舟山群岛。东海、钱塘江、浙赣线等。 7.你认为舟山渔场附近海洋环境恶化,捕鱼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海洋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开发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滥杀滥捕等原因。)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读“中国政区”图,说出浙江省大致的地理位置。(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 2.看 “浙江地形”图,说出浙江地形特点。(浙江北部为水网密布的平原,西部、南部为山地,东临东海。)3.浙江省海岸线有何突出特点? 4.浙江省岛屿数量多吗?(浙江省海岸线曲折,岛屿数量众多,有2100多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区。)5.完成教材P.46活动题1,比较两省地形特点。6.结合“浙江政区”图、“旅游交通”图等,请学生指出各旅游景点位置,并说出从家乡到达各名胜景点的交通路线。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结合教材P.47图2—23和图2—24,运用所学的知识,说说观赏钱塘江潮的最佳地点是在哪里?为什么?(浙江海宁盐官是钱塘江北岸一处著名水乡,由于这里可看到钱塘江的“碰头潮”、“一线潮”、“回头潮”三种奇特景观,气势非常雄伟,被誉为“观潮胜地”。自1994年以来,海宁每年举办盛大的“国际钱江观潮节”。原因是在这里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来,层层相叠,因而景象壮观。) 2.讨论:你认为浙江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浙江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加上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经济的促进作用,使其经济飞速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国前列。) 3.你认为舟山渔场附近海洋环境恶化,捕鱼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海洋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开发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滥杀滥捕等原因。)
练习达标 1、说说观赏钱塘江潮的最佳地点是在哪里?2、为什么?说出浙江地形特点。3.浙江省海岸线有何突出特点?
拓展提升 1.写一篇小论文,你认为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200字以内,题目自拟。) 2.在班上举办一次“浙江名胜”图片展。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福建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张兆梅 王军花 李会永
课 型 新 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一)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二)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了解福建省各主要沿海城市的分布,并总结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五)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重 难 点 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 法 新授
学 法 问题导学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1.福建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什么方向? 2.与福建省相邻的省有哪些?福建省与我国哪个省隔海相望? 3.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4.福建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陆地上分别与我国的浙江、江西、广东为邻。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5.福建省的旅外侨胞和华裔大约有多少?(1000多万。) 6.广大侨胞和华裔是如何促进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 7.福建发展旅游业的其他有利条件。 8.运用地图,要学生找出武夷山的位置,教师简要介绍武夷山风景区9.了解武夷山地理位置,熟悉从北京到武夷山各主要交通路线。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福建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什么方向? 2.与福建省相邻的省有哪些?福建省与我国哪个省隔海相望? 3.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4.福建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5.福建省的旅外侨胞和华裔大约有多少?(1000多万。) 6.广大侨胞和华裔是如何促进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 7.福建发展旅游业的其他有利条件。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福建发展旅游业的其他有利条件。2.运用地图,找出武夷山的位置,简要介绍武夷山风景区。3、与福建省相邻的省有哪些?福建省与我国哪个省隔海相望?
练习达标 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4.福建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拓展提升 网上搜集资料,了解福建籍的侨乡有哪些?著名的华侨及他们对祖国建设做出的贡献。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台湾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 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的城市职能3、了解台湾省自古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 难 点 1.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2.台湾省主要城市及其职能
1.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教 法 新授问题导学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说一说台湾省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说出台湾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特点3.台湾省主要的城市有哪些?请说出他们主要的城市职能4.读课本2—32图说一说水稻、甘蔗、香蕉、菠萝、茶叶等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找出台湾省主要的城市,看一看台湾省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5.列举台湾的美称,并说出其原因6.请你从地理、政治、历史等角度,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并以此驳斥“台独论”“两国论”“一边一国论”等企图分裂中国领土的言论。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说一说台湾省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2.说出台湾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特点3.台湾省主要的城市有哪些?请说出他们主要的城市职能4.读课本2—32图说一说水稻、甘蔗、香蕉、菠萝、茶叶等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找出台湾省主要的城市,看一看台湾省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从地理、政治、历史等角度,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并以此驳斥“台独论”“两国论”“一边一国论”等企图分裂中国领土的言论。
练习达标 说一说水稻、甘蔗、香蕉、菠萝、茶叶等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找出台湾省主要的城市,看一看台湾省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拓展提升 网上搜集资料,了解福建籍的侨乡有哪些?著名的华侨及他们对祖国建设做出的贡献。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广东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一)结合地图,使学生了解广东省的自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及珠江水系。 (二)了解广东省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分析其发达的原因。 (三)了解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农业,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四)了解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沿海城市,学会分析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五)通过对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难 点 重点:广东省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
难点:分析经济发达的原因
教 法 问题导学 精讲点拨
学 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挂图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检测预习,师生提炼,归纳确定主问题:1.结合地图得出:广东省四至点。 2.地形与河流关系特征。3.分析广东省气候有何特征? 4.思考并回答教材P.54(上)活动题1。 5.指出珠江三角洲位置。6.完成教材P.55活动题2,请学生思考、总结珠江三角洲农业发达的有利条件。7.讨论珠江三角洲的主要产品有哪些?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结合地图得出:广东省四至点. 2.地形与河流关系特征(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地势北高南低。因而,河流大都自北向南流。珠江是本省主要河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集而成,是中国第三大河。)3.分析广东省气候有何特征?(广东省地处低纬,临广阔海洋,北回归线横跨其中部,因此,海陆位置对广东省气候有非常明显影响,;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冬季较温暖,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 4.思考并回答教材P.54(上)活动题1。 5.指出珠江三角洲位置。6.完成教材P.55活动题2,请学生思考、总结珠江三角洲农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光热充足;降水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处沿海、易出口;位处工业区和沿海城市、国内市场大。)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讨论:你认为广东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提示:(1)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海陆兼备,交通发达,是祖国南大门,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2)靠近东南亚、香港、台湾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大,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 (3)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4)丰富的旅游资源。2.思考:结合地图,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出发,说一说深圳、珠海两市设立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深圳、珠海,地处南部沿海。深圳在珠江口东岸与香港一河之隔,珠海在珠江口西岸与澳门陆地相连,都有着良好的地理区位。二者均是联系内地与香港、澳门及海外的重要进出口岸,是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
练习达标 1分析广东省气候有何特征?(广东省地处低纬,临广阔海洋,北回归线横跨其中部,因此,海陆位置对广东省气候有非常明显影响,;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冬季较温暖,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
拓展提升 1.搜集资料,了解广东省有哪些旅游资源?2.你是怎样理解下面这段文章的?请同学们在班会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找出香港的位置和范围。了解香港的气候特点。
重 难 点 1、香港是中国的领土。2、香港的自然环境。
难点:“自由贸易港”在中国地理中是首次出现的名词概念,也是本节一个难点。
教 法 问题导学 精讲点拨
学 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挂图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预习检测:1、位置:香港地处--------海之滨,珠江口--------侧,北与广东省--------市相连.2、组成:由------岛 九龙和--------三部分及附近岛屿组成.3、地形:多-----------,平原仅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1/6.4、发达的交通运输:水运----------------,空运---------------,铁路------------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香港的面积、人口;位置范围主要经济支柱有哪些 5.地形、地势特征。6.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7.旅游、信息和教育概况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香港的旅游业为什么很发达 香港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是什么 拓展提升:香港的经济结构有什么特点 香港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是什么
练习达标 总结收获: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拓展提升 1.香港的经济结构有什么特点 2.香港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是什么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澳门特别行政区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简述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组成。2、了解澳门的经济支柱及发展变化特征。
重 难 点 重点:1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2、通过地图或资料对比,分析澳门面积扩大的原因。
难点:“自由贸易港”在中国地理中是首次出现的名词概念,也是本节一个难点。
教 法 问题导学 精讲点拨
学 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挂图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预习检测:1、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包括下列哪个地区()A、凼仔岛B、路环岛C、大屿山岛D澳门半岛2、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象征,它位于()A澳门半岛B、凼仔岛C、路环岛D、横琴岛3、下列各项,不属于澳门经济支柱的是()金融业B、旅游业C、博彩业D、建筑业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澳门是我国面积最――,人口最――的省级行政区;2、澳门位置:位于――海之滨,珠江口――侧、北连――市;3、澳门范围:包括――半岛、――岛、――岛三个部分;4主要经济支柱有:――、――、工业、建筑业;因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海上花园”之称,象征是―――――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澳门的旅游业为什么很发达 2澳门国际地位衰落的原因。拓展提升:3澳门陆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澳门旅游人数的变化特点。
练习达标 1、澳门范围:包括_______半岛、______岛、_____岛三个部分;2、主要经济支柱有:_____、______、工业、建筑业;
拓展提升 1、澳门陆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2、澳门旅游人数的变化特点。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 了解广西的地形特点。2、了解广西的地理位置。理解广西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了解广西的河流分布及特点。了解广西的主要城市及职能。
重 难 点 重点:广西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难点:广西的河流分布及特点。
教 法 问题导学 精讲点拨
学 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挂图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预习检测:河流:河流众多————资源丰富.----是区内最大的河流.其支流桂江的上游称-------,与湘江之间有----相通,是沟通-----流域和------流域的重要通道.地形:中部-----宽广,地势平坦,主要有------平原,浔江平原和-----盆地等,是-----和-----的主要产区.城市:首府-------,最大的工业基地和铁路枢纽是--------.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广西的地形特点。2.广西的地理位置。3.广西的气候类型和特点。4.广西的河流分布及特点。5.广西的主要城市及职能。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广西的主要城市及职能有哪些 广西的河流分布有什么特点
练习达标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拓展提升 课本第65页第二题.说一说喀斯特地貌的由来及特点.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海南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2010 教 者 张兆梅
学习目标 1、了解海南的地形特点。2、了解海南的地理位置。3、理解海南的气候类型和特点。4、了解海南的河流分布及特点。
重 难 点 重点:海南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难点:海南的河流分布及特点。
教 法 问题导学 精讲点拨
学 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挂图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1.我国最年轻的省份是---------.2.海南省的主体是---------.3.我国第二大岛是---------.4.海南省的盐场是---------.5.海南省的省会是---------.6.下列河流属于海南省的是:( )A.西江 B.万泉河 C.钱塘江 D.辽河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海南的地形特点。2.海南的地理位置。3.海南的气候类型和特点。4.海南的河流分布及特点。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 海南省的旅游业为什么较发达 2. 海南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练习达标 1.海南的地理位置。2.海南的气候类型和特点。3.海南的河流分布及特点。
拓展提升 1.海南省重要的热带作物有哪些 2.海南省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章单元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学科 地理 年级组 八年级 成 员 李会永 张兆梅
单元内容课时分配 课题一 “天府之国”——四川省 1课时课题二 “西南山城严——重庆市 1课时课题三 “壮美高原”——贵州省 1课时课题四 “九省通衢”——湖北省、“芙蓉国度”——湖南省、 “物华天宝’,—二江西省、“江淮之滨”——安徽省 l课时
单元内容总体分析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人内地、综合性很强的一个地带,未来的长江流域仍将是共和国的脊梁。 本章教材重点学习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七省市。在内容编排上,各省市各具特色,如四川“天府之国”、重庆“西南山城”湖北“九省通衢”、湖南“芙蓉国度”、江西“物华天宝”、安徽“江淮之滨”等。为加强学生对本章知识的了解,教材在每课都安排了一定的活动内容、阅读材料和相关图片。 · 长江流域的地理事物分布集中,长江干、支流和通过该区域的铁路线是“线”状分布的;水电站、城市、矿产基地则点状分布,湖泊“荡漾”其间,各地风土人情、经济文化独特性强,构成了综合的长江流域经济面。
单元教学目标 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人文和经济特点,结合学生对长江地区原有的了解,进行各种信息的整合,使学生对长江沿岸优越的自然条件有深刻的认识,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纽带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原有知识、资料进行整合、筛选和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各种地图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四川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和交通。2.贵州省的气候,地形,旅游及民族特色。3.湖北省的农业地位、工业地位、交通枢纽地位。
各省区特点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为本章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各类媒体对该地区自然、经济、人文的了解,也为本章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支持。教材学习到这一部分,学生已经可以通过自学了解教材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区特点。他们的兴趣点已经不仅叹在丰富多彩的内容方面,而开始渴望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内容丰富多彩,可供利用的教学素材多种多样,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发动学生进行专题性的收集和探究,在信息收集和组织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建议充分体现主体性、活动性、全面性的教学原则,多使用综合、分析、比较、调查、讨论等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从知识中获取乐趣,更能从过程、方法、思维中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四川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川省的主要河流及四川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2、了解四川盆地的工农业生产及人口的分布3、了解四川省的交通发展及旅游资源的分布4、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特别应注意培养其分析地理环境中某个地理要素与其他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能力。
重 难 点 了解四川盆地的工农业生产及人口的分布
了解四川省的交通发展及旅游资源的分布
教 法 问题导学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这里历史悠久,山川秀美,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又有“大熊猫故乡”之称,这里拥有“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佛教圣地”峨眉山,“女儿国”泸沽湖等众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就是四川。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读图)地图册3页与四川省相邻的省区?(青海、西藏、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读图)95页图5—1(问)四川省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周高中低的盆地地形,盆地内北高南低)地图册37页,四川盆地中的哪些主要河流?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地图册37页,四川盆地中的哪些主要河流?四川盆地是四川人口、工农业生产最集中的地区,为什么这里成为人口、工农业最集中的地区?
练习达标 95页活动296页活动
拓展提升 这里地外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边缘,山高谷深,气候温和多雨,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形成了这里奇丽的自然景观,像九寨沟、黄龙寺、青城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等。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重庆市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了解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中央直辖市2、了解重庆发达的交通运输,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征订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在西部大工业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4、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投资建设三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
重 难 点 重庆发达的交通运输,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工业部门及在西部大工业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教 法 问题导学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这里因夏长、酷热多伏旱而得名“火炉”;因城市依山建筑而得名“山城”;因冬春时节的云轻雾重之名“雾都”。这里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其历史至今已有3000年,这就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重庆为什么被称为“山城”? (因城市依山建筑而得名)“山城”的交通建设有哪些困难?(地势高低差异大,房屋建设、道路建设困难,交通运输难度大等)为什么说重庆的交通发达?(长江与嘉陵江在主城区交汇;铁路干线:成渝、川渝、襄渝;公路四通八达,空中航线多)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①长江沿岸重要的工业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汉,那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哪个?(重庆)②重庆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③三峡工程的兴建对重庆市的航运有何影响?(大坝建成后,重庆港水位上升,通航能力加大,有利于重庆的货物进出,促进经济发展)
练习达标 97页活动1、298页活动
拓展提升 重庆市原来属于四川省,我国原有的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在东部沿海,后来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在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贵州市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了解贵州气候特征2、了解贵州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了解贵州的交通发展状况和特色产品4、了解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5、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重 难 点 贵州崎岖的地形及其影响
贵州气候特征
教 法 问题导学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长江从青海发源,出了青藏高原后,就进入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今天我们学习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省区——贵州省。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自读)99页①贵州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冬,夏无酷暑,阴雨天多)②为什么贵阳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南下的冷空气被云贵高原所阻而形成的准静止锋,叫昆明准静止锋,贵阳位于该锋下冷空气的一侧,经常有连续性的降水)③高原地形对贵州的气候有无影响?(有,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自读)99页贵州地形崎岖带来什么影响?(交通不便;人口和城镇多分布在山间平原和盆地;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读图)24页图1—30,结合课本99页①贵州通过哪些主要铁路与外界沟通?(湘黔、贵昆、川黔、黔桂)②贵州远销海内外的特色产品有哪些?③贵州在西部大开发工程之一——“西电东送”中的作用有哪些?(贵州的水电和火电资源开发送至广东沿海)
练习达标 贵州的气候有什么特征?贵州地形崎岖带来什么影响?贵州通过哪些主要铁路与外界沟通?
拓展提升 旅游资源有溶洞、峰林、黄果树瀑布、布依、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湖北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
重 难 点 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
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
教 法 问题导学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在我国中部有一个被称为“千湖之国”的省区,那些星罗棋布的湖泊是远古时代的大泽——“云梦泽”留下的遗迹,它们像散落的珍珠,与交错的河流组成了江汉平原的水乡泽国风光,那里有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有“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有“伯牙摔琴谢知己”的古琴台,有辛亥革命武昌军政府旧址……哪里有这些引人注目的景观呢?那就是地跨长江上中游的湖北省。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地图册3页,说出湖北省的位置及相邻省市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周边有河南、安徽、江西、湖南、重庆市、陕西省相邻。江汉平原是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长江、汉江)②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有哪些优越条件?(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河湖众多,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读图)地图册35页、38页(问)①湖北省有哪些重要矿产资源?(江汉油田、大冶铁矿、铜矿等)②湖北省有哪些主要水电站?(三峡、葛洲坝、丹江口水电站)
练习达标 101页活动1102页活动3
拓展提升 省会武汉在我国中南部地区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水陆交通中心,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交通枢纽,经济发达)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湖南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一)了解湖南地形与河流的特点。(二)了解湖南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及“鱼米之乡”的特点。(三)了解湖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地区优势。(四)了解湖南丰富的旅游资源。
重 难 点 湖南地形与河流的特点
湖南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及“鱼米之乡”的特点。
教 法 问题导学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不游洞庭,怎知水秀连天,烟波浩森;不登衡山,怎知峦岳拔天、峰奇山险;不到湘西,怎知钟灵流秀,览不尽的山水,饮不完的民风;悠悠澎湖。今天我就带同学们去游览“秋风万里芙蓉国”——湖南。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读“湖南地形”图,提问:湖南省的地形有什么特点?(三面环山,南高北低。) 2.湖南的这种地形分布对河流的流向有何影响?(河流从东、南、西三面向北汇聚。) 3.湖南有哪些主要的河流与湖泊,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洞庭湖和湘、资。沉、健四大支流,均属于洞庭湖水系。4、“中国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图、“中国主要非金属矿的分布”图,指导学生自学完成。要求学生掌握:(1)储量居全国首位的矿产:锑、钨、秘;(2)著名的矿产地:锡矿山——锑,水口山——铅锌等;(3)非金属矿的分布特点及主要矿产。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为什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湖南、湖北的农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2)湖南的农业发展有哪些优越条件?(平原面积较大,土质肥沃,气候适宜,雨热同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3)洞庭湖地区为什么有“鱼米之乡”的美称?(鱼类资源丰富,芦苇分布很广;农作物品种繁多,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芒麻等为主。)
练习达标 布置学生完成教材P.104活动题。提示: 平原名称耕地类型农作物熟制主要的粮食作物洞庭湖平原三江平原
拓展提升 你能解释湖南电视台徽标的含义吗?(鱼和米的轮廓组合,表示湖南是鱼米之乡。)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一、位置特点二、地形与河流、湖泊三、农业 1.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2.洞庭鱼米乡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五、丰富的旅游资源:武陵源、岳麓山、岳阳楼等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江西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了解江西省的地形特点与鄱阳湖水系2、了解主要农业区——鄱阳湖平原的优越条件3、了解江西工业发展的特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4、了解京九铁路对江西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5、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政府为帮助老区人民快速脱贫致富奔小康所做的努力,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重 难 点 江西省的地形特点与鄱阳湖水系
京九铁路对江西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 法 问题导学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这里有“飞流直下三千尺,凝视银河落九天”的庐山;有西方人作为中国代名词(China)瓷器;有当代文豪郭沫若感慨“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井冈山。这就唐代诗人王勃在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是一方“物华开宝人杰地灵”的土地——江西。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读图)地图册35页①江西省地形有何特点?(三面环山,南高北低)②江西省的地形特点与长江流域的哪个省相似?(湖南)③江西主要有哪些河流与湖泊,其河流流向与地形有何关系?(地势南高北低,赣、抚、信、修等河流都向北部鄱阳湖汇集,注入长江)④江西中部为何有“红色丘陵”之称?(红色岩系分布广)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①江西有哪些矿产资源?(德兴——铜;大余——钨;萍乡——煤)②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钢铁、有色金属、机械)③主要工业城市?(瓷都——景德镇)
练习达标 江西省地形有何特点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主要工业城市?106页活动1
拓展提升 ①京九铁路北起北京,南接香港九龙,途经我国哪些省区?经过江西省的哪些主要城市?②京九铁路的建成对江西的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沟通南北交通;加快城镇化速度;促进经济繁荣;扩大对外联系;加快了赣南老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第六节 “物华天宝”——江西省一、地形与河流 二、鄱阳湖 三、工业特点 四、京九铁路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安徽省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徽“江淮之滨”的地理位置特点2、了解安徽省丰富的矿产资源与便利的交通运输3、了解安徽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城市4、了解安徽独特的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5、省会合肥及其他主要城市
重 难 点 安徽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城市
安徽省丰富的矿产资源与便利的交通运输
教 法 问题导学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这里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的山水典范——黄山;有景色清幽、香火鼎盛的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有摩崖石刻,道教遗存和丹霞地貌别具一格的道教圣地——齐云山;有雄奇灵秀兼备,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的天柱山。这些秀美的景色在哪个省呢?对,安徽省。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地图册35页,说出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处长江下游,周边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东相邻。安徽省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安徽省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①安徽省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②安徽省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练习达标 107页活动3107页活动1、2
拓展提升 (阅读)107“徽州文化”,108页“黄山四绝”(练习)108页表格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第七节 “江淮之滨”——安徽省一、江淮之滨——优越的地理位置二、资源与工业三、便利的交通四、丰富的旅游资源
第六章单元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学科 地理 年级组 八年级 成 员 李会永 张兆梅
单元内容课时分配 走向世界的中国 1课时
单元内容总体分析 本章教材由基本国情、区域差异、中国走向世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部分组成。本章教学内容的涉及面很广,既是对中国地理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又站在全球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本章在内容编排上既漳意了与前面的内容衔接联系,又对知识进行了总结和拓展、提高。在教学中,应适当提高要求,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思想教育方面,应侧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本章教材的重点是我国显著的地区差异。
单元教学目标 学生能说出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区域之间的明显差异,及在资源环境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我国的基本国情。2、沿海与内地、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区域差异。3.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世界地位的逐步提高。4.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沿海与内地、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区域差异的具体比较。2.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具体实施策略.
学情分析 1.本章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终结章节,既是对课本知识的系统性提炼,也是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一个总检阅,还是对学生地理情感的一个总升华,更是对伟大祖国热爱之情的总体验。 2.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并对地理课程有了深刻的感受后再学本章节,不管是对祖国的热爱还是对地理课程的热爱,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教学中,建议教师紧密联系时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以鲜活的知识和充分的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伟大祖国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媒体报道比比皆是,建议让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了解伟大祖国的自然与人文特点、历史与现实对比、国内与国外比较,畅想祖国美好的未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时集体备课卡 备课日期:
课 题 走向世界的中国 主备人 张兆梅 参与者 李会永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教 者
学习目标 (一)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二)了解我国沿海地区与沿边地带、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区域差异。(三)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及人世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四)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重 难 点 我国沿海地区与沿边地带、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区域差异。
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及人世后面临的机遇
教 法 问题导学
学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地图册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导入 展示。世界政区"挂图,讲述:我们知道中国是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的国家,也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人说。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已经醒来了,你认为对吗?对,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走向世界的中国”。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教师将“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降水量分布”图及居世界首位的资源的数据图表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师指导读图,分两步进行:1.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2.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分析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吸引外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工农业产品分析经济全球化。
练习达标 课本P.112活动题1、2
拓展提升 教师搜集有关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资料、图片,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原等等。
作业设计 A组同学做现代教育报1-10题,B组同学做5、6、7、8题,C组同学做1-5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一、基本国情 1.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2.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二、区域差异 1.沿海经济迅速发展 2.沿边对外贸易潜力巨大 3.长江、黄河流域横贯东、中、西 三、中国走向世界 1.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 2.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四、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