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放马山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一带的著名山歌。歌词简朴生动、亲切自然,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了西南高原的一种很传统又很普遍的生产和生活——牧马。歌曲为羽调式,只有四个音,音列为6 1 2 3。音乐结构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其中夹以“呜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富有生活气息,活泼欢快。【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放马山歌》,感受淳朴的乡村气息,丰富学生的自然与生活常识。2.通过聆听、模奏、律动、打击乐器等多种音乐活动,感受歌曲云南汉族山歌的节奏、衬词等风格特点。3.了解《放马山歌》属于云南民歌中的山歌体裁,认识掌握延长音记号。【教学重难点】重点: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难点:衬词和延长音的演唱。【教具】多媒体课件与屏幕【教学过程】一、感受情境,激情参与1.听《放马山歌》伴奏拍手律动进教室。(播放歌曲伴奏)2.师生问好。3.创设情境,学习节奏。(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请你猜猜它是谁?会是谁走路的声音?师拍腿模仿马蹄声,节奏是X.X X X生:猜出好朋友是马。(2)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也来模仿一下马蹄声。师:下面就让我们用模仿马蹄声为一首音乐来伴奏。(播放歌曲伴奏,2段的)(3)师:同学们,你还能用其它的方式模仿马蹄的声音吗?生:嘴读哒、弹舌、、响指、动作……(4)师:那就用你设计的方式再一次为这首音乐来伴奏。(播放歌曲伴奏,2段的)4.律动引入。师:同学们的马蹄都很有特色,合在一起真好听,那是谁带着马儿们快乐的奔跑呢?下面看一看老师的动作。(1)(播放歌曲伴奏,2段的)老师做动作。生答。放马的人(2)出示课件图片(3)师:让我们跟放马人一起去放马好吗?(先领学生单独学习动作;然后一起跟音乐做,播放歌曲伴奏,2段的)5.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放马时唱的歌曲,叫《放马山歌》,跟着放马人一起感受放马的乐趣。(设计意图:X.X X X是这首歌曲的重点节奏型,而且与歌曲内容的马可以有所联系,既渗透节奏的练习,又能导入新课。)二、反复聆听,初步感受1.情绪。师:那这个放马人放马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歌曲范唱,完整4段)师:那这种欢快地情绪你是怎么听出来的?从音乐的哪个方面感受到?有从速度感受到的吗?速度是怎样的?生答。让我们一起慢慢感受这首歌曲的其它的音乐特点。2.节拍。师: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感受出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播放歌曲范唱,完整4段,两段自己找,两段老师引导)3.歌词与节奏。(1)师:放马人唱的这首歌唱了什么内容呢?我们按节奏来读词,一起来了解了解。(出示课件,打节拍)(2)衬词。师:我们再来听听歌曲中的歌词有什么不同?(播放歌曲范唱,完整4段)生答:衬词。(然后出示歌片)师:为什么用这几个词?(吆喝性的衬词,放牧山歌)(3)练习。师:加上衬词再来有节奏地读一读。注意指导“哟哦”,“哟”字长一点,起点要高,“哦”字要上扬,甩出去唱。(就练第1段)(4)配打击乐器熟读歌词。师:老师还想请打击乐器朋友也来参加,会有哪些打击乐器适合为这首歌曲来伴奏呢?(先让学生自由说,然后出示课件,每排一种:响板、双响筒、碰铃、串铃)我们先请响板组为我们伴奏练读第1段歌词;……师:完整读完之后,我们能感受到这首歌曲的节奏比较密集紧凑的,所以,情绪欢快活泼。4.音区。师:这首山歌除了有吆喝性的衬词之外,还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我们再来听一听,还有哪些音乐特点呢?(播放歌曲范唱,完整4段,引导跟唱“哟哦”)师:因为山歌要在山野田间劳动生活时演唱,所以音调高亢、响亮、奔放,下面听老师视唱旋律,都出现了哪些音?老师指谱范唱歌谱旋律,之后,学生归纳出6、1、2、3四个音,老师总结出:这首山歌的旋律都在高音区中的6、1、2、3四个音上环绕,因为山歌是民歌的一种体裁,而中国民歌一般都运用特有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来创作,也就是12356宫商角徵羽构成的,而这首山歌的落音为6,所以称为羽调式。(设计意图: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从多次聆听中逐渐体验到音乐要素、音乐知识和技能。)三、学唱歌曲,逐步体验1.跟琴练唱歌谱。(1)师:再听老师完整演唱一遍旋律,听听看看这首歌曲分几个乐句?(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2)和老师视唱上乐句的三小节旋律,请同学们观察下乐句的音,和上乐句有什么关系?(是重复或变化重复上乐句的三小节旋律的,歌曲的主要旋律只有上乐句的三个小节。)(3)跟着琴完整练唱,关注指导附点八分音符的准确演唱。2.跟琴填词练唱。关注指导一字多音的演唱,衬词“呜噜噜的”要吐字清晰,以及“呢”和“哟哦”的唱法。关注提示歌曲的演唱顺序,反复跳跃记号的唱法,以及第四段结尾的演唱,学习延长音记号。3.跟音乐完整演唱。提示接准前奏与间奏。(播放歌曲范唱,完整4段)(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三年级可以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音乐记号,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所以,本课歌曲音乐结构简练,旋律音简单,而且之前已多次聆听,基本掌握歌曲旋律曲调,所以可以采用先唱谱再填词的方法。)四、表现歌曲,拓展延伸1.不同演唱形式练唱。(出示课件)师: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三类。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互相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常带有吆喝声。所以,还有种演唱形式特别适合山歌,那就是对唱,我们可以怎么设计对唱,谁和谁对?(引导学生分男、女或一领众和的形式)(播放歌曲伴奏,完整4段:第1段师、生,第2段男、女;第3段女、男;第4段齐)2.拓展欣赏(1)师:《放马山歌》是一首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一说到云南我们就会想到那里居住着许多民族,除了少数民族的民歌外,汉族民歌也非常丰富。云南汉族民歌可概括为山歌、小调、劳动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类。其中,山歌风格独特,地方特色鲜明,流传很广。尤其这首《放马山歌》,许多歌唱家歌手都演唱过这首歌曲,老师播放分别用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演唱的两个版本的歌曲音乐,请同学们听一听他们的演唱有什么不同?(播放阎维文版和玖月奇迹版)(2)老师小结:民歌的演唱朴实、具有地方特色;流行唱法具有动感,具有现代感。(设计意图:唱歌教学最终不但要会唱歌曲还要唱好歌曲,这就要给予学生充分“唱”的机会,练唱过程和表现表演的形式就要丰富多样。本课结合山歌特点,所以开展以对唱为主要形式的练唱。而且加入一定拓展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五、结课师:最后,让我们请出打击乐器,边唱歌曲边伴奏,结束今天的音乐课。(播放歌曲范唱,完整4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