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高考目标定位】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细节 1、试图说明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及意义、2、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怕段3、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持续利用的措施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考纲知识梳理】一、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1)存在的形式 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2)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有着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植物蒸腾、G地下径流H下渗、I蒸发(2)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其包含的主要环节:① 类型 :A C D E属于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F、D、 I陆地水循环, A、B海上水循环。② 主要环节: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大海陆地循环:陆地→蒸发(蒸腾)→降水海上循环:海洋→蒸发→降水(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 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 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④ 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水资源的分布(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①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② 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影响地区经济发展(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同。3.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② 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① 开源措施 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 节流措施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要点名师讲解】一、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例题】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 , 读后回答 : (l) 图中 A 、 B 、 C 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 , 该判断 :A 是__________补给 ,B 是______补给;C 是________补给 , 根据是__ __________。(2) 该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 , 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 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3) 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4) 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_______ _,原因是_____ ____。【解析】: 本图把河流的补给同流量融合在一起 , 比较全面地考查河流知识 , 重点要抓住河流的补给形式 , 再结合 " 我国东部某地区 " 这一前提予以分析。 由于我国东部河流无冰川融水补给 , 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 水和地下水四种补给。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均具有季节性 , 前者集中于 5-11 月 ( 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 后者则是在春暖 ( 春季 ) 以后 , 所以从 水情上看 ,A 属大气降水 ,B 为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有全年补给、 径流稳定的特点。但两者仍有区别 , 湖泊水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节作用 , 地下水 与河流水有互补关系 , 特别是洪水期河水水位高于潜水面 , 河水向两岸潜水含 水层渗透 , 成为潜水的补给来源。图中典线所示的两次高水位期 ,C 的补给量 减少 , 就反映了河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 , 因此 C 是地下水不是湖泊水。由于 水库的作用是调节径流量 , 故径流量变化较小的②曲线是修筑大坝以后测知的。【答案】: (1) 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 响 , 降水量集中在夏季 , 在春分日以后 ,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 积雪融化出 现在春季 , 地下水补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补给形式 , 且洪水期地下水补给量小 于枯水期 , 所以 A 为雨水、 B 为冰雪融水、 C 是地下水 (2) ②曲线因为全 年流量比较平稳 , 已受到水库调节 (3) 东北 (4) 径流量越大 , 地下水补给越少 因径流量大到一定程度 , 河水水位超过或接近地下水面二、世界某些地区供水紧张的原因、对策及调水工程1.供水紧张的原因你、对策供水紧张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问原因针对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原因 措施自然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人为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2.世界大型调水工程(1)中国的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3)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例题】读“各大洲降水、蒸发及径流量对比图”和“中国与世界水资源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⑴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1分)⑵世界各大洲中,水资源总量最多的是 ;分析北美洲的水资源较非洲丰富的原因。(3分)⑶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试分析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4分)⑷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请写出两条解决水资源不足的具体措施。(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分布不均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相关知识。(1)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只有当地多年平均径流量才最可靠,因为多年平均径流量能最准确地反映出当地水资源多少的状况。(2)读图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径流量最大,水资源最丰富,原因是①地处中高纬度,多锋面气旋活动,降水丰富;②被海洋所包围,水汽充足;③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④多大江大湖,水资源丰富。分析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是否丰富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因素考虑。(3)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主要是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干旱面积大、污染浪费严重、人口众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4)解决水资源不足,首先要从节约用水抓起,另外还有治理污染,加强管理,合理调度等。【答案】:(1)多年平均径流量(2)亚洲 北美洲主要位于温带地区,气温较非洲低,蒸发较弱,所以径流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3分) (3)干旱面积广,水资源总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均;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占有少;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浪抛严重,用水量大;对水资源的保护不力,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的管理不善等。(4分)(4)如家庭使用节水性的洁具,调整产业结构,跨流域调水(2分)【感悟高考真题】(2010·北京高考)图4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8、9题。8.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图,非洲乍得湖地处内陆,非洲第四大湖,属于内陆淡水湖 。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乍得盆地中央。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其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选项D正确。其他选择枝据图4很容易判断是错误的。【答案】D(2010·辽宁文综·T9~11·12分)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3~5题。3.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4.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解析】本题以巴以地区区域图为背景,以该地区年降水量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应用和分析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正确进行区域定位,重点掌握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点以及以色列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知识。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地区为以色列,地处亚洲、非洲、地中海的交界处,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气候相当干旱。以色列每逢冬季3个月,由于受西风带影响,稍有雨水,而漫长的8个月夏季,却是异常的炎热、干旱,是一年中降水最少的季节,大约为50mm左右。因此A正确; 而B、C、D项夏季降水量偏多,与甲地气候特点不符。 第4题,本地区湖泊多为咸水湖,引湖水灌溉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①与题意不符;海水淡化是以色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②正确;以色列发明了喷灌、滴灌技术,极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③正确;由图例可知本地区多为季节性河流,降水太少,建水库调节径流不可行,因此④与题意不符。综上所述,B正确。第5题,以色列农业发达,主要是因为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D正确,发明了喷灌、滴灌技术并没有提高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属于节流措施。因此A与题意不符;B项和C项中,降水的季节分配和降水的年际变化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题意不符。【答案】3选A ,4选B,5选D。(2009·海南高考) 图l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1,完成1~3题。1.图中信息表明: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2.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3.该水库可能位于: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解析】:该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布区域定位能力。针对性考查水位变化的原因分析;水文特点、气候降水。(1)a图中各月入库水量,3~7月持续增加,8~3月逐渐减少,入库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A选项中“持续增加”的描述是错误的,1~3呈下降趋势。B图中各月份均水位变化:5~9月持续增加,10~5月持续降低,其中5月水位最低,9月最高。B选项夏秋季节入库水量并无降低趋势;D选项中入库水量、月均水位并非是一个不变的渐增或渐减过程。(2)水库水位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入流水量减少,也可能是出水量增加;由a、b图示可知,5月份在入流水量递增的情况下(即气候特点变化不大,降水、蒸发变化不大),仍出现低水位,则需分析可行的出水原因,如:灌溉、腾挪库容等。(3)分析其可能的大气降水作为该水库水补给形式,推敲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且水库有行洪、泄洪、分洪需求,进而可筛选甄别出正确选项。【答案】: 2.C 3.D 4.C(2008全国卷Ⅰ)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2,回答第1题。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该图4个环节组成了海陆间循环:①为降水,②为地表径流、③为蒸发、④为水汽输送。环节①直接补给地表淡水;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纬度位置和海路海陆分布,环节②只能塑造地表形态;环节③为蒸发,只能增加海水盐度;环节④为水汽输送,当下垫面条件成熟时,水汽就会成云致雨,从而结束运动距离。因此答案选A。【答案】 A【考点精题精练】一、选择题读某河流量过程线示意图(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回答1-2题。1.该河流所在位置大致位于 A.北纬40 -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B.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东岸C.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 D.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2.该河流6~8月流量减少由于该地区 A.受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C.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表中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为不同河流的单位面积平均值,径流系数、蒸发系数分别为径流量、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回答3—5题:流域 流域面积(km2) 降水量(mm) 蒸发量(mm) 径流量(mm) 径流系数(%) 蒸发系数(%)松花江 557180 525 380 145 27.5 72.5黄河 752443 492 416 76 15.4 84.6淮河水系 261504 929 738 191 20.6 79.4长江 1807119 1055 513 542 51.4 48.6珠江 452616 1438 666 772 53.7 46.3雅鲁藏布江 246000 699 225 474 67.8 32.33.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 B、气温低 C、峡谷深 D、光照弱4.将表中河流按水量平衡值进行分类,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A、长江、珠江 B、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C、黄河、松花江 D、松花江、雅鲁藏布江5.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A、珠江 B、淮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6.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等潜水位距为8 m;实线表示等高线,等高距为10 m。图中河流的流向和河水 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A.向西流河水补给潜水B.向西流潜水补给河水C.向东流潜水补给河水D.向东流河水补给潜水二、综合题7.(2010·江苏启东中学质检)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 水循环,在该类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3)假设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水循环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理由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 DDBADD二、综合题7.(1)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海陆间 岩浆 沉积(3)夏季 夏季风带来丰沛水汽【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岩层形态看,M处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第(2)题,由图示知,该区域海洋水和陆地水之间不断发生转化,为海陆间循环,①处岩石为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可变成沉积岩。第(3)题,在我国东南沿海,由于夏季风使得向陆地输送的水汽量最大。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高考目标定位】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洋流的类型2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应用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纲知识梳理】一、世界好样表层洋流的分布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暖流:从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2.按性质分寒流:从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3.洋流成因与分布(1)洋流的成因(2)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点名师讲解】一、洋流形成与环流模式分析1.洋流的形成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2.大洋环流模式图解分析二、图表结合对比寒、暖流的特征寒流和暖流因其流向不同,流经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也不相同。【例题】读图,回答1~2题。1.某航海爱好者乘船从A到B,若从尽量利用自然条件考虑,应沿哪条航线航行( )A. a B. b C. c D. d2.图中M,N两地沿海降水不同,主要原因是( )①大气环流不同②地形条件不同 ③洋流影响④海陆位置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解析】1. 结合洋流流向及盛行风分布应选择d航线,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顺盛行风东北信风。2. M地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季风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N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受副高和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答案】1. D 2. D3.下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纵横直线是经纬线 , 曲线是海水温度曲线 ( 单位 : ℃ ), 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 读图回答 。(1) 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暖流还是寒流 。(2) 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 5 。, 中间一条纬线的度数为 20度 , 判断 A 点的纬度位置为 。(3) 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说出这支世界著名洋流名称,简述它对周围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洋流的性质、分布及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认识理解能力。等温线数据向南减小,说明图中向南纬度升高,因此该海域位居南半球 ,受洋流的影响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说明该区域比同纬度海区冷,因此为寒流的影响。中间一条纬线度数为 2O , 该海域又位于南半球 ,相邻 两条纬线纬度差为 5 ,往南纬度升高,故 A 点为 25 S。若该图为太平洋 某海域 , 说明该海域位于南太平洋上,大洋的东岸为秘鲁寒流,西岸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故这支洋流为秘鲁寒流。它对地理环境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影响气候。秘鲁寒流流经的沿岸,将受到降温减温作用的影响,因此对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第二,秘鲁寒流是离岸风作用下形成的上升流,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上层,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第三,影响轮船航行速度,海轮沿此洋流向北顺流航行,可加快航行的速度,反之向南逆流航行,则减慢航行速度。第四,洋流可以加快海洋污染净化的速度,但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了。【答案】:(1) 寒流 (2) 南纬 25 (3) 秘鲁寒流 减温减湿对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起一定的影响 ; 上升流把海底有机盐带到上层 , 形成著名的渔场 ;海轮向北航行的速度,比向南航行要快得多,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 , 但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感悟高考真题】(2010·江苏高考)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7.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所覆盖的区域都在中低纬度,而大陆西岸比较宽,则主要因为22℃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暖流增温,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降温,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答案】:C(2009·江苏高考)(双选题)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l~2题。1.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解析】:本组题提供一幅较为抽象的地图,要求学生运用空间思维能力,结合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世界洋流及其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不考虑地形因素,赤道地区可能终年高温多雨,大陆西岸35 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区,25 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区。1月份,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温和湿润。故第1题选AC。甲丁附近为副热带海区东岸,依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应为寒流流经,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故第2题选BD.【答案】 1. AC 2. BD(2009 ·上海高考) 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3--6题。3.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 的作用。4.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5.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6.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 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判读、规律描述、阐释等能力。考查考生对洋流分布、性质判断、地理影响、形成原因等的分析。【参考答案】:3. 南;高;暖;升温 增湿4.南;①5.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顺时针流动。6. 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的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 ②处【考点精题精练】一、选择题右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B.洋流③④的性质都是寒流 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2.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B.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 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3.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A.浅层洋流流经的海域鱼类资源丰富 B.寒流流经海域大气稳定性强C.浅层洋流对大气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有上升流的海域鱼类资源缺乏(2010·济南质检)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为承压水。承压水能够自由上升的海拔高度称为承压水位。承压水位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水压线。承压水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底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含水层顶板底面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承压水勘察站等值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4.勘察站点②处的承压水埋藏深度是 ( )A.2米 B.8米 C.10米 D.12米5.勘察站点①②③④四处可能出现自流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6.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为赤道逆二、综合题7. 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海域位于 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2)图中a、b、c三条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_和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__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_、 渔场等。(4)若②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讲,保护海洋环境需要______ ___。(5)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整个航程顺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__,顺次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 CBBDAA二、综合题7.(1)北 此图表示中低纬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针(2)a c 西 东北信 (3)纽芬兰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道 北海(4)加快了海水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国际协作(5)东北信风和西风 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知识网络】【单元强化训练】一、选择题(2010·启东质检)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1~3题。1.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 ( )A.暖流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C.大气环流影响 D.寒流影响2.F处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降水C.地形 D.洋流3.M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 )A.温带海区 B.寒暖流交汇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流的注入4.若右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④表示地下径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多年平均状况看,参与循环的水量②=①B.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C.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②环节施加的影响D.⑤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图4)回答5-7题。5.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A.a处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B.b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带C.③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东北风D.a处附近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6.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7.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读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8—9题:8.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9.下列关于图中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在①洋流的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的经度范围广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沿岸地区降水增加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完成第10题。10.图中250C等温线西侧折向纬度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A.山脉延伸 B.植被稀疏 C.沿岸寒流 D.河流流向印度洋塞舌尔附近海域,季风转换有利于海盗活动。2009年10月19 日 16时,中国货轮 “德新海号”在印度洋遭遇劫持,如右图。中国外交部领事司19日已发布消息,提醒中国船只和人员勿靠近索马里以东1000海里、塞舌尔以北350海里的印度洋海域,以免发生意外。读图,回答11-12题。11.事发海域水面最平静的季节是①春季 ②夏季 ③秋季 ④冬季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12.三个月后,该海域中的两支洋流L1、L2的流向为A.都向西 B.都向东 C.Ll向东,L2向西 D.L1向西,L2向东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据此完成13-15题。13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14.货轮通过①海峡时,其航行情况为: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15.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二、综合题16.河流测量与考察研究。(14分)材料一:图甲是测量某条河流河曲处的各横截面不同点的深度而完成的测绘图。材料二:图乙是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1)绘画BB 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4分)(2)指出该河流A、B、C表示的补给方式。(3分)A ;B ;C (3)指出该河流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并说明理由。(4分)分布地区: ;理由17.读“印度洋洋流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同纬度的A、B两海域,水温较高的是 ;原因是 。(2)此时,若一艘油轮经过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方向漂流。洋流对石油污染所起的作用是 。(3)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原因是 。(4)在A、C两海域,油轮吃水较深的是 ,原因是 。(2010·抚顺模拟)18.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都日益紧缺。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这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ACDD 6—10 BBDCC 11—15 CACAA二、综合题16.(1)如下图所示:(2)① 雨水 ② 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 地下水(3) 东北地区 有明显的大气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17.(1)A 马达加斯加暖流 (2)东 加快出事海域的海水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3)因油膜覆盖海面,海水中缺氧,使鱼类窒息;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4)C 因为C处较A处盐度低18.解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从本地水资源状况、人口与经济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2)题,考查在气候相对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易造成的问题。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资源。第(4)题,四川省的水资源状况可从农业(灌溉水源)、工业(能源)分析。答案 (1)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对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比较严重。(2)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3)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4)四川省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四川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利发电站(如二滩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23026,③18001500①②④图乙图甲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