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下图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下表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完成下列要求。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客源地 游客比例 客源地 游客比例广东 19.03% 北京 6.72%浙江 13.81% 江西 5.22%上海 10.82% 湖南 4.10%江苏 8.96% 福建 2.99%山东 8.21% 其他 20.14%(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思路导引】 由黄山市外省市游客的构成表看出,一方面,经济较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等地游客较多;另一方面,邻近地区如浙江、上海、江苏、江西、湖南等地游客较多。屯溪区在黄山旅游区外,是黄山市所在地,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且到其他区的距离较均衡,而黄山区的环境承载量较小,接待能力差。【规范解答】 (1)(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省市区);(其次是)邻近(周围)地区(省市区)。(2)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为齐全。旅游景区客源构成的影响因素影响旅游景区客源构成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交通:来自交通方便地方的出游人数要比交通落后地区的多。2.经济收入: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出游人数要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出游人数多,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经济收入高,出游的欲望强,出游的经济距离也长。3.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高的游客通常要多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游客。一般情况下,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对外界景点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出游的几率高,出游的经济距离也长。4.闲暇时间:节庆期间往往是景区的旅游旺季,寒暑假期学生游客与家庭出游往往占有较大比例。5.经济距离:经济距离是指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旅游地的经济距离越长,旅游需求越低,游客越少。反之,经济距离越短,游客就越多。分析颐和园游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颐和园各月游客量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游客量/万人 37 32.1 56 121 138 69.8 113 137 88 103 54 69.8材料二 颐和园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地区 河北 辽宁 山东 江苏 湖北 河南 黑龙江 四川 吉林 山西 湖南 上海 内蒙古 陕西广东比例(%) 13 10.3 6.9 5.45 5.25 54 5.25 5.02 5.02 4.8 3.8 3.52 3.4 3.02 3(1)畅游颐和园游客时间的大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10月是颐和园游客量的三个高峰期,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5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颐和园国内游客空间分布大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4~10月为旅游旺季;11月~次年3月为旅游淡季 五一黄金周长假 学生暑假 国庆节(2)大体随距离北京的远近而变化单元综合检测点击进入链接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十)(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六单元 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0年重庆模拟)2008年8月北京成功地承办了第29届奥运会,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评价北京奥运会时说:“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回答1~2题。1.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展示我国古老文明的盛会,外国游客接受这种文化的过程属于( )A.传染扩散 B.迁移扩散[来源:21世纪教育网]C.刺激扩散 D.等级扩散【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的传播。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在中国感受到中国文明的深厚并接受了中国文化,这是传染扩散。【答案】 A2.开幕式上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A.奥运会会歌 B.鸟巢体育馆C.国际互联网 D.大型舞蹈表演【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化景观概念的理解。文化景观的特征是具有物质性,占据一定的空间,相对位置不变。【答案】 B下面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读下图回答3~4题。3.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C.文化特点的差异 D.政治历史的差异4.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C.丙桥随时代发展具有了新的功能D.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解析】 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拱桥建在江南水乡环境中,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建在北方平原环境中,风雨桥是建在河流上连接两岸侗寨的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也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文化的烙印。【答案】 3.A 4.C(2010年广东联考)“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5~6题。5.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6.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C.降雨强度大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解析】 本题组考查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5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建设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第6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且气温高。【答案】 5.D 6.B(2010年东北联考)2008年12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在哈尔滨开幕。“雪之声,让世界一起聆听”开幕盛典以其恢宏大气、高潮迭起、国际意义高远的风格,为本届滑雪节完美亮相。据此回答7~9题。21世纪教育网7.滑雪运动迅速发展的过程属于(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解析】 滑雪运动是通过已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因此滑雪运动迅速发展的过程属于传染扩散【答案】 A8.黑龙江举办“滑雪节”的主要优势是( )①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 ②冬季降雪较多 ③地区接待能力强 ④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 冬季气候寒冷,降雪较多,这是黑龙江举办“滑雪节”的主要优势。【答案】 A9.“冰雕”是黑龙江的特色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看,这体现了旅游欣赏要( )A.选择适当的观赏位置 B.把握观赏时机C.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D.以情观景,情景交融【解析】 “冰雕”是在冬季观赏,故要把握观赏时机。【答案】 B“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人们将这里的自然景观归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读图回答10~12题。10.桂林山水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 )A.形象美 B.色彩美C.动态美 D.听觉美11.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12.目前,影响桂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游览的价值 B.环境的承载量C.交通的通达性 D.旅游接待能力【解析】 第10题“桂林山水甲天下”,体现的是形象美。第11题,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主要原因是喀斯特地貌,山环水绕,游览价值大。第12题,因位于南岭山区,交通不便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答案】 10.A 11.C 12.C(2009年玉溪模拟)大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的“金三角”地区。目前,3省区将联合投资500亿元,使中国西南角成为世界精品旅游景观区之一。据此回答13~15题。13.“峡谷幽深,峻岭逶迤”是对大香格里拉地区地形特征的真实写照,对这一景观的欣赏应( )A.选择观赏位置 B.把握观赏时机C.抓住景观特点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14.将“大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精品景区的优势条件是( )A.人文景观的丰富性 B.对外联系的便捷性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D.自然景观的独特性15.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色独特迷人,下列旅游资源在该区不能见到的是( )A.皑皑的白雪 B.奔腾的河流C.寂寂的戈壁 D.浓郁的民族风情21世纪教育网【解析】 大香格里拉地区山高谷深,欣赏时要注意选择一定的观赏位置;该景观的独特性、非凡性是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戈壁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答案】 13.A 14.D 15.C(2010年贵阳联考)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结合图示,回答16~17题。16.下列关于红色旅游的文化扩散类型及其体现的旅游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传染扩散,体现旅游方式的多样化B.为刺激扩散,体现旅游内容的多样化C.为等级扩散,体现旅游主体的大众化D.为传染扩散,体现旅游内容的多样化【解析】 红色旅游通过已经接受的人传播给准备接受的人,这样的文化扩散是典型的传染扩散;红色旅游的兴起,是现代旅游在内容上的多样化。【答案】 D17.图中“衡阳—茶陵—井冈山—吉安”交通线路的修建对井冈山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 )A.可提高井冈山旅游区的旅游承载量B.提高了旅游区的接待能力C.有利于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增加井冈山旅游区的游览价值D.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扩大了旅游市场【解析】 交通线的修建对于旅游业而言,主要是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扩大了旅游市场。【答案】 D(2010年唐山质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后,四川的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部分原打算去九寨沟游玩的成都游客临时把旅游目的地转向张家界。为此有关旅行社更改了旅游路线,行程为先去云南观看昆明世博园和滇池,然后到湘西参观凤凰南方古长城,最后到达张家界参观武陵源和天门山。据此回答18~20题。18.如果游客选择乘火车,从成都出发最合适的线路是( )A.宝成—陇海—焦柳—湘黔—贵昆线B.宝昆—陇海—焦柳—湘黔—贵昆线C.成昆—贵昆—湘黔—京广—陇海—焦柳线D.成昆—贵昆—湘黔—焦柳线【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铁路的分布。根据题目要求,此次行程是成都—昆明—湘西—张家界,最合适的线路是成昆—贵昆—湘黔—焦柳线。【答案】 D19.游客在湘西参观凤凰南方古长城时,宜选择的观赏方式是( )A.选择特定时间 B.适当距离远眺C.置身其中近观 D.选择特定地点【解析】 只有在适当距离远眺南方古长城,才能感受到南方古长城雄伟壮观的形象美。【答案】 B20.地震发生后,四川旅游业曾受到较大影响,其原因不包括( )A.部分交通线路中断 B.旅游景点受到破坏C.余震不断,旅游不安全 D.游客要抗震救灾没时间旅游【解析】 游客要抗震救灾没时间旅游不属于四川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的原因,故选D。【答案】 D在国际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已成为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及投资的新热点。它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联合自强的机制。据此回答21~22题。21.下列说法中,符合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特征的是( )①内向保护性,外向竞争性 ②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 ③强强联手,增强抵御全球化风险的能力 ④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强内部联系,形成整体力量,增加对外的竞争性。【答案】 D22.与GMS一样,完全分布在同一大陆的区域经济集团有( )①北美自由贸易区 ②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③欧盟 ④东南亚国家联盟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 注意题中说法“同一大陆”,GMS完全分布在亚洲,属于亚欧大陆。21世纪教育网【答案】 C(2010年深圳调研)下图反映的是某公司逐步扩展的四个阶段。图中内圆表示公司早期市场区,中圆表示国内市场区,外圆四个部分表示不同的国外市场,虚线圈出的国家产品进入难度大。回答23~25题。23.从阶段1到阶段4,推动该公司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 )A.占领市场 B.靠近原料地C.获得廉价劳动力 D.保证能源供应【解析】 从阶段1到阶段4,该公司销售市场由本地逐渐扩大到本国,然后又扩大到国际市场,并进入到了难以进入的甲市场,随着市场占有规模的扩大,该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则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占领市场。【答案】 A24.该公司向国外扩展的最早方式是( )A.设立工厂 B.设立销售代理商C.设立销售部 D.设立研发中心【解析】 图中显示,该公司首先是在国外设立销售代理商,然后不断向国外扩展。【答案】 B25.该公司直接采用投资建厂的方式进入甲国,可能是因为甲国( )①建厂成本低 ②消费文化差异 ③接近原料地 ④市场需求量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 该公司在甲国投资建厂,一般是为了利用甲国廉价的土地、劳动力,或者为了接近原料地、市场。【答案】 C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中世纪穆斯林统治地区图,回答问题。(16分)(1)图中是________(宗教)的分布区,它的发源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7世纪到13世纪是此宗教发展的辉煌时期,当时它扩散到________洲、________洲。它的扩散形式以________扩散为主,________扩散为辅。此宗教的扩张与________的扩散是相一致的。(5分)(3)此宗教三大圣地之一的________,也是________和________教的圣地,20世纪4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事件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解析】 西亚地区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随军事扩张以迁移扩散为主向欧洲、非洲等地扩散。此地因民族宗教等问题的存在,冲突不断。【答案】 (1)伊斯兰教 西亚(2)欧 非 迁移 扩展 军事(3)耶路撒冷 犹太教 基督 耶路撒冷问题、巴勒斯坦问题、被占领土问题、水资源问题等27.(2009年广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2008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于11月28日至12月4日举行。这期间,广州举办了丰富多彩的8个系列活动,包括第22届广州(国际)美食节、泛珠三角旅游花船大巡游、和谐番禺·文明旅游形象大使评选、从化旅游文化节、2008中国广州(增城)登山旅游节、2008首届广州(南沙)滨海旅游欢乐节、“百里珠江·水上画廊”广州风情游、2008广州金牌导游员大赛等,将吃喝玩乐多个项目一网打尽。作为本届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一大亮点,以“品尝健康美食,体验休闲生活”为主题的第22届广州(国际)美食节受到市民广泛关注。(1)从上述材料分析,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2)从旅游节的系列活动中反映出,旅游目的的________性,越来越成为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2分)(3)旅游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6分)【答案】 (1)多样性 可创造性(2)娱乐(3)经济发展: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拉动经济的发展;带动交通、商业、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文化的交流。环境:旅游促进了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的保护;可能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28.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目前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读图回答问题。(8分)(1)从出口产品的类型上看,中国与欧盟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具有很强的________性。(4分)(2)从中长期看,中国只有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才能提升产品的全球竞争力。(4分)【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对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途径的运用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和欧盟在出口产品的类型上存在着差异,中国多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欧盟则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第(2)题,中国提升产品的全球竞争力的途径有很多,但在解题时要根据本题所反映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工业特征综合分析。【答案】 (1)中国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欧盟以出口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互补(差异)(2)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29.(探究创新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 一方山水一方情。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人们,长期以来坚持着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并形成一定的人地和谐的建筑典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1)从房屋结构来看,云南傣族吊脚竹楼的底层地面抬高,屋顶坡度较大,以木材、竹片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如图甲)。从自然环境方面分析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6分)(2)我国江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在追求着“外适内和”的住区环境和居住品质(如图乙)。分析说明江南水街的建筑布局与结构特点对“外适”(与当地自然环境适合和谐)的体现。(8分)【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1)题,从材料信息可知傣族吊脚竹楼位于云贵高原,当地气候湿热,降水量大,有害动物多;第(2)题,江南地区气候湿润、河流众多,所以建筑物多沿河布局便于出行,另外由于江南闷热天气比较多,建筑物开窗并较为高大宽敞。【答案】 (1)这里位于云贵高原,气候湿热,降水量大,有害动物多。(2)该地河流众多,房屋建筑沿河分布,便于用水和水上出行;该地为多雨区,建筑物之间有长长的回廊连接,便于避雨;房屋多为“人”字形的尖顶,利于排水。 (由于气候闷热潮湿,建筑物高大宽敞,便于通风降温;建筑物色彩素雅,以青黑和白色为主色调,心情恬静,缓解高温带来的心情烦躁。)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部分 第6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doc 第2部分 第6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