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0年湖北联考)读下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B.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C.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D.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解析】 美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南部、西部,澳大利亚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答案】 D2.造成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的原因是( )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 ③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 ④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解析】 澳大利亚东部有接近南北向的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东南风,而美国东南部地形平坦,所以甲国的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比乙国显著;乙国沿岸经过的洋流为世界上最大的墨西哥湾暖流,所以乙国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比甲国阴影区受洋流的影响大。②④两项都说反了。【答案】 D3.下列关于甲国发展畜牧业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平坦,草原广阔B.地下水资源丰富C.冬季普遍温和湿润D.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解析】 澳大利亚有面积广阔的平原与低矮的高原,热带草原面积广阔。中部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可供牲畜饮用。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多样,各地差异较大,冬季并非普遍温和湿润。澳大利亚大陆长期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于南半球,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野生肉食动物。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答案】 C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4~5题。4.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 ℃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解析】 虚线处为大分水岭,等温线向北凸。【答案】 A5.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营造农田防护林 B.发展混合农业C.东水西调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解析】 该为发展农业采取东水西调等措施。【答案】 C(2010年温州检测)读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据此回答6~8题。6.H地气候类型在当地的分布与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正常分布,在纬度位置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该地这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①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②常年受高气压的控制 ③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湿润气流受到抬升 ④常年被热带大陆气团控制A.②④ B.②③C.①③ D.①④【解析】 H地距离赤道稍远,沿岸暖流和迎风海岸的影响使得这里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答案】 C7.图示南部的国家农牧业较为发达,但下列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中,该国不具备的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种植业【解析】 南部国家是澳大利亚,农业生产发达,以混合农业著称,其小麦种植即商品谷物农业,大量的热带草原上有大牧场放牧业。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澳大利亚少有水稻种植业。【答案】 D8.图中大陆分布的典型动物主要有( )A.孔雀、大象 B.猩猩、河马C.袋鼠、鸸鹋 D.黄羊、旱獭【解析】 澳大利亚大陆有袋鼠、鸸鹋等代表性动物。孔雀、大象、河马、猩猩是热带地区的动物,黄羊是温带地区的动物,都可以排除。21世纪教育网【答案】 C(2010年扬州调研)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9~10题。9.“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甲 B.乙C.丙 D.丁10.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解析】 本题组考查澳大利亚农业区的分布,以及其农业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国之一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甲区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混合农业区,主要发展小麦种植和牧羊;同时该区域水资源缺乏,严重依赖灌溉,所以灌溉停止会严重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答案】 9.A 10.D(2009年长沙模拟)我国已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附近建立了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下图为“沿东、西经90°附近的南极洲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1~13题。11.依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文森峰位于南极点西方B.南极大陆冰层覆盖均匀C.大陆基底地形起伏大,海拔高D.和平站濒临印度洋12.关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置会移动 ②高度会变化 ③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④一直是南磁极所在点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3.南极洲和北冰洋都位于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解析】 第11题,南极点周围都是北方;读图可知,大陆冰层覆盖不均,东方站附近冰盖最厚;大陆基底地形起伏和缓、海拔低;和平站在90°E附近,濒临印度洋。第12题,南极大陆最高点在文森峰,内陆冰盖最高点不是南磁极所在点,排除③④。第13题,北冰洋比南极洲暖.极地高压比南极洲的弱,水汽比南极洲丰富,所以阴雨天比南极洲多。【答案】 11.D 12.A 13.C(2010年北京东城检测)读南极洲等高线图和南极洲4个气象站气温曲线图,回答14~15题。14.关于四个气象站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A.最低气温均出现在7月B.各站之间的气温差异夏季最大C.气温季节变化最小的是法拉第站D.南极气温年较差为22 ℃【解析】 这四个气象站的最低气温出现在7、8月,这时为南半球冬季,也是四站之间气温差异最大的季节;图中法拉第站气温曲线较平直,是四站中气温季节变化最小的。【答案】 C15.东方站各月气温都比南极点低,主要原因是东方站A.纬度比南极点高 B.海拔比南极点高C.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D.终年盛行西北风【解析】 东方站的海拔比南极点更高,因此气温比南极点更低。【答案】 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2009年西安模拟)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在下面框图中作AB线的地形剖面图。(4分)(2)当墨累—达令河流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时(2分)( )A.华北平原已结束一年的农事,农田处于休耕期B.长江南水北调的水量达一年中最小值C.位于新疆天山、昆仑山麓的水库处于一年中最重要的蓄水期D.是去哈尔滨观赏当地特色景观的最佳时期(3)澳大利亚是除美国以外,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惟一发达国家,如果环境就此恶化,可能给澳大利亚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世纪教育网(4)某科学家在沿A处到B处的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的东部和中西部的地貌景观差异极大,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A处地貌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作用的影响,而B处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当地特有地貌。(6分)【答案】 (1)(2)C(3)沿海地区及岛屿被海水淹没;干旱区面积将会扩大;农业区分布发生变化(4)水分 流水 风力17.(探究创新题)极地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自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南极进行了25次科学考察,对北极进行了3次科学考察,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开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1)写出大洋名称:(3分)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中山站在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这两个考察站中,距离北京较近的是______________。(2分)21世纪教育网(3)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________。(3分)(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时间都是在2月份,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最佳应是几月份?原因是什么?(2分)21世纪教育网(5)结合下表,描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14分)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干燥【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南极的气候特点。第(1)题,主要考查南极洲与三大洋的位置关系,可结合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和南美洲、大洋州进行判别。第(2)题,首先根据两科考站所处的纬度,可判断出中山站位于南侧;然后在两科考站所对应的劣弧间按顺时针(南半球)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中山站在东侧;也可判断出两科考站各自的经度,然后再判断两者的东西方向。两考察站与北京的纬度差相差不大,而中山站与北京的经度相差较小,而长城站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几乎在同一经线圈上,因而可判断出中山站与北京的距离较近。第(3)题,首先确定出四科考站所在地区的经纬度:长城站(62°12′59″S,58°57′52″W)、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昆仑站(80°25′01″S,77°06′58″E)、黄河站(78°55′N,11°56′E),由此可知只有长城站位于西半球,长城站的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黄河站位于北极圈内,常年盛行东北风。第(4)题,极地建站应选择在暖季。第(5)题,对于南极洲气候特征的形成,要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下垫面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答案】 (1)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2)东南 中山站(3)长城站 长城站 黄河站(4)8月份(7、8、9) 此季节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极昼、暖季,利于建站和科学考察。(5)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酷寒21世纪教育网 ①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地处高纬度,获得的大阳热量较少;②南极洲平均海拔2 350米以上,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③南极洲表面被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强干燥 南极洲终年在极地高压的控制下,降水稀少烈风 由于低温,南极大陆形成强大的高压中心,与周围形成强大的气压差,因而形成强大的极地东风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