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地理一轮精品学案:第3部分 第2单元 第2节 中国的地形和气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地理一轮精品学案:第3部分 第2单元 第2节 中国的地形和气候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0年北京西城抽样)读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7月、1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  )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形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组考查我国东部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难度中等。我国东部总体上气温南高北低,同时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据此可判断代表7月和1月的气温曲线分别是②和④;冬季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差异大,同时北方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大而气温更低。
【答案】 1.C 2.A
(2009年合肥质检)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3~5题。
3.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
A.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C.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居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D.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4.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地形和降水量
B.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③—气候和地形
D.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5.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②—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③—西南最多、华北最少
D.④—西北最多、华北最少
【解析】 本题组全面考查了我国重要地理要素的区域分布差异,对空间定位能力,自然地理特征的灵活掌握和应用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我国30°N沿线自西向东主要经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图中四条曲线数值变化,可发现①西部最高、中部最低、东部稍高,与太阳辐射变化一致(四川盆地最低);②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与地势变化一致;③在100°E和110°E处最大,其他地区较少,与我国水能分布一致(西南最丰富、中南次之、华北最少);④西少东多,可用排除法判断为热量资源,主要是由于地势高低引起同一纬度的热量差异。
【答案】 3.B 4.D 5.C
(2010年绵阳检测)读我国某大城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回答6~8题。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6~8降水量(mm)月 12月~年2月降次水量(mm) 年降水量(mm)
-6.4 23.821世纪教育网 429 85 685
6.该城市所处的地形单元最可能是(  )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解析】 根据气候资料可判断出该城市应为温带季风气候,排除A、B两项;东北平原一月平均气温低于-8℃,排除D项。
【答案】 C
7.根据资料可以判断,当地河流(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汛期长
C.属季节性河流 D.水能资源丰富
【解析】 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在7~8月,冬半年降水少,所以该地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由于该地雨季较短,故河流的汛期也较短;外流河一般不是季节性河流;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水能资源不丰富。
【答案】 A
8.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6月22日这一天,黑夜比广州长
B.位于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C.春旱、风沙灾害严重
D.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
【解析】 夏至日,我国北方黑夜比南方短;华北平原位于半湿润地区;D项反映的是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原的景观。华北平原多春旱,风沙灾害严重。
【答案】 C
(2010年天津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①山可直接排除,其不是位于长江和珠江之间;③山也可排除,因为其虽然是分水岭,但其分隔的两条河流均是长江的支流,而不是珠江和长江。
【答案】 D
10.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解析】 甲为武夷山,其东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B、D项可直接排除。
【答案】 C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卷)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 ℃到22 ℃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回答11~12题。
11.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解析】 我国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与强大亚洲高压使寒冷气流从西伯利亚频繁南下有关。
【答案】 B
12.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
A.珠海、南昌 B.南昌、贵阳
C.贵阳、厦门 D.厦门、珠海
【解析】 冬季避寒要冬季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地区,厦门、珠海符合这个条件;贵阳冬季多雨,不适宜避寒。
【答案】 D
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A.①地势 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7月均温
B.①地势 ②7月均温 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 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地势 ③7月均温
14.a、c两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
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
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
【解析】 第13题,依据经纬度可知,a地位于青藏高原,c地位于浙江沿海,故①为7月均温。第14题,用排除法解答。
【答案】 13.C 14.D
(2010年宁夏中卫模拟)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下题。
地区 青藏地区 四川盆地 南方大部 华北地区 西北大部 东北大部 塔里木盆地
类型 214 M 442 333 124 323[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4
15.从表中可知,M类型代号应为(  )
A.123 B.412
C.234 D.441
【解析】 依据各地气候资源,第一个数字代表水分资源,数字越大,水分资源越优越;第二个数字代表热量,数字越大,热量越充足;第三个数字为光照资源,数字越大,光照越充足。四川盆地水热充足,光照不足。
【答案】 D
二、综合题(共40分)21世纪教育网
16.读下图及表,回答问题。(24分)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地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海拔高度(m) 4 2 895 1 288 1 302 2 261 23 8
年降水量(mm) 559 966 61 1 536 372 2 045 975
年均温(℃) 12.2 6.6 11.721世纪教育网 17.2 5.5 24.1 24.3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8分)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8分)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8分)
【解析】 解决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①地和②地:海拔差异→气温差异 ①地和③地:距海远近→降水差异(2)④地和⑤地:距海远近,季风→降水差异(3)⑥地和⑦地:纬度相近,海拔相近→气温相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差异
【答案】 (1)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年平均温度较①地低;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少于①地。
(2)④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⑤地处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年降水量远高于⑤地。
(3)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但⑥地位于面向太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降低。
17.读下图,回答问题。(16分)
(1)F山脉名称________,走向是________。(2分)
(2)写出G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2分)
(3)写出M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2分)
(4)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线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2分)
(5)试分析E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哪些重要分界线?(至少6条)(6分)
(6)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脉代号是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2分)
【答案】 武夷山 东北—西南
(2)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3)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5)①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⑥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⑦农业上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制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分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6)Q 喜马拉雅山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