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地理一轮精品学案:第3部分 第3单元 第6节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与城市新区的建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地理一轮精品学案:第3部分 第3单元 第6节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与城市新区的建设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下图,完成1~3题。
1.以下关于该岛自然地理要素的正确叙述是(  )
A.降水由岛屿四周向中心逐渐减少
B.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C.径流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大
D.旅游业发达
【解析】 图示为海南岛。受东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该地区的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岛屿地形中高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分布;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率较大,故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但含沙量小;旅游业发达,但旅游业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
【答案】 B
2.该岛制糖、制盐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  )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水源地 D.能源基地
【解析】 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甘蔗生长。海南岛附近海洋面积广阔,地处热带,光照热量充足,西部位于山地背风坡,晴天多,有利于晒盐,因此该岛制糖与制盐工业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接近原料产地。
【答案】 B
3.开发该岛的资源,需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图中山地丘陵带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  )
A.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B.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C.发展热带农业,建设蔗糖生产基地
D.大力建设休闲旅游胜地
【解析】 山地丘陵带位于岛屿的最高处,是岛屿的主要水源地,因此该地区在产业布局上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答案】 B
(2010年云南模拟)下图是海南岛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海南岛环带状布局产业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力资源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自然环境的差异 D.开发历史的差异
【解析】 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由内到外依次为山地、丘陵和台地、海岸带;受其影响,产业布局呈现环带状分布。
【答案】 C
5.有利于各带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项目是(  )
A.①带开发油气资源
B.②带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工业
C.③带面积最大,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⑤带开发海岛旅游资源,高标准地规划和建设生态旅游区
【解析】 开发海南岛旅游资源,要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的特色,发展生态旅游。
【答案】 D
海南将建成国内外影响大、吸引力强的热带海岛旅游度假胜地,这是全国只有海南所独具的特殊功能。据此回答6~7题。
6.在海南岛旅游资源主要分布的地带,开发旅游资源的正确说法是(  )
①突出高山族风情特色,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区 ②突出热带海滨特色,发展海洋生态游 ③以国外市场为基础,面向港澳、东南亚、欧美市场 ④逐步建成避寒、冬泳、观光、度假、疗养等胜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海南岛旅游业应突出(  )
①热带海滨和岛屿风光 ②文化古迹 ③少数民族风情 ④革命纪念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有自然风光,也有民族风情和革命纪念地。
【答案】 6.D 7.B
改革开放以来,浦东新区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加强。据此回答8~9题。
8.浦东新区与浦西老城区比较,其最大的优势是(  )
A.交通便利 B.土地规模大
C.原有基础好 D.环境优美
【解析】 浦东新区与浦西老城区相比,原有基础差,交通有待进一步建设,土地规模大和环境优美都是优势,但对经济而言,则土地优势最明显。
【答案】 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如今浦东虽仍保留许多田园风光,但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上海的________基地(  )
A.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
B.现代农业和金融贸易
C.文化旅游和现代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
【解析】 在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最低;第二产业比重最高,工业是浦东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
【答案】 A
许多大城市都面临着与上海市一样的城市化问题以及新区建设,读某城市新区建设图,回答10~12题。
10.从地形条件看,老城区更有利城市建设,该城区将新区设置在地势起伏的河流对岸主要原因是(  )
A.这里位于河流下游
B.尽量少占耕地
C.这里交通便利
D.这里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解析】 由图知,新城区未向农田方向发展,反转向低山区,明显是为了少占耕地。
【答案】 B
11.该老城区A~H八个卫星城中,宜布局化工工业区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A、B两地 B.C、E两地
C.C、D、H三地 D.F地
【解析】 由风向玫瑰图所示的主导风向、河流流向及交通线路可知C、D、H对城市居民影响最小。
【答案】 C
12.目前,该城新区建设首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  )
A.交通干线 B.土地平整
C.通信设施 D.城市绿化
【解析】 由图可知,联系新城区的交通线只有一条公路,因此该城新区首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交通干线的建设。
【答案】 A
(2010年东北联考)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重要经济实验区。读三个重要经济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
【解析】 浦东新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缓解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二是以浦东开发为切入点,促进上海的发展,从而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
【答案】 D
14.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自然资源少
C.耕地资源少 D.人口众多
【解析】 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成渝位于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地包围,境内多丘陵,地势地形不利修建交通线,使其与外界交通联系不便,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
【答案】 A
15.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 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处在江汉平原上,自然条件优越;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武汉钢铁工业发达。
【答案】 C21世纪教育网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我国甲、乙两地形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将下面各区域地理特征的数码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6分)
①外流河 ②内流河 ③放射状水系 ④辐合状水系 ⑤冰川融水补给 ⑥雨水补给
地形区 甲 乙
地理特征
(2)甲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乙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4分)
(3)甲地能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地成为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两地区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旅游资源的类型差异很大。你觉得它们各应发展哪些特色旅游?(各举两例以上,合理即可)(4分)
【解析】 根据经纬度可判断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海南岛,塔里木盆地是典型的内陆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降水少而光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是我国优质长绒棉基地;海南岛是我国最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非常好,是我国少有的几个适宜橡胶生长的地区之一。
【答案】 (1)甲—②④⑤ 乙—①③⑥
(2)荒漠化的防治 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3)甲地区夏季高温,光照强,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土层深厚,利于长绒棉生长;乙地区夏长冬暖,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光照丰富,土壤发育,适宜橡胶生长。
(4)甲地区:沙漠探险游、山地放牧游(或坎儿井观光游、登山游、滑雪游、少数民族风情游等);乙地区:海洋生态游、少数民族风情游(或热带高效农业游、热带雨林考察游等。)
17.(探究创新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规划结构图
材料二
材料三
2000年浦东新区产业构成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 47.6% 50.6%
2004年浦东新区产业构成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0.4% 52.6% 47%
(1)材料一图中,和A片区相邻的浦东沿江城市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填出材料二图甲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8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甲图区域城市发展迅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200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 500美元左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结合材料三表中数据,材料二乙图中正确表示2000年上海浦东新区产业构成的是____点(填写字母)。2000~2004年间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上海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城市、________中心________、枢纽。试分析上海市城市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6分)
【答案】 (1)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2)上海 杭州 南京 苏州 宁波
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产物,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迅速发展
(3)c 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4)综合性工业 商业贸易 交通 上海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