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0年淄博模拟)下图表示某地区聚落分布景观图。该地的地理位置大致位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23°13′之间。读下列两幅图并完成1~3题。1.左右两图所表示的聚落分布特点,分别是( )A.左图—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地带;右图——依山而建,大致沿等高线延伸B.左图—位于港口附近;右图—位于林区的边缘C.左图—位于交通线附近并沿交通线延伸;右图—依山而建,垂直于等高线延伸D.左图—位于河流两岸;右图—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2.左图所示区域聚落的发展方向,最可能是( )A.工业中心 B.乡镇C.城市 D.交通中心3.右图所示民居建筑多呈现为吊脚、架空的形态,比较适应当地( )A.湿度大、夏季多台风雨的气候特点B.雨季持续时间长、多大风暴雨天气的气候特点C.湿度小、多风沙天气的气候特点D.湿度大、多雨,夏季特别闷热潮湿的气候特点【解析】 第1题,左图表示的是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景观图,右图表示的是沿等高线延伸的聚落示意图。第2题,注意题干条件是聚落的发展方向,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是聚落的功能而不是聚落;左图中的聚落规模较大,应该属于聚落中的城市聚落。第3题,该地区降水较多,潮湿,因此湿度较大,吊脚、架空就是为适应当地闷热潮湿和降水较多的气候特点。【答案】 1.A 2.C 3.D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很多,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的主要因素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据此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4~5题。4.从城市的起源角度看,耶路撒冷和拉萨两城市的共同之处都表现为( )A.以休闲、疗养为主的城市B.以军港和兵营为中心的城市C.因矿产开发而形成的城市D.以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城市5.从城市的选址角度看,上海、伦敦、开罗三城市的共同之处表现为( )A.位于海岸、河口的沿岸 B.邻近矿产资源的产地C.位于大河冲积平原的中央 D.地处军事要冲【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及城市的发展等知识。第4题,可直接根据教材知识回答。耶路撒冷和拉萨均是因宗教因素兴起的城市。第5题,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伦敦位于泰晤士河沿岸;开罗位于尼罗河河口三角洲的顶端。【答案】 4.D 5.A读美国三大城市带分布图,回答6~7题。6.三大城市带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临海的地理位置 B.平坦的地势C.相同的气候类型 D.河流沿岸7.②和③两大城市带没有连在一起的原因是( )A.河流 B.交通C.州界 D.地形【解析】 三大城市带均位于平原地区。②和③地区同属于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但由于②和③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隔,分别形成了②和③两大城市带。山区城市较少,因此②和③虽相隔较近,但并未连在一起。【答案】 6.B 7.D关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等地级城市,是陕西经济的核心区。读西安市附近略图,完成8~9题。8.西安市作为古都的区位因素有(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铁路21世纪教育网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9.促进西安、咸阳城市发展的共同因素中不包括( )A.铁路枢纽 B.工业发展C.旅游业发展 D.国家政策【解析】 第8题,从图中可知西安位于渭河平原,有渭河及支流提供水源和运输,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形、河流与气候是影响城市的重要因素。古时还没有铁路。第9题,工业和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城市发展;西部大开发、关中城市群建设等政策也极大推动两城市发展。两城市均不是铁路枢纽城市。【答案】 8.C 9.A下面为我国四城市图,读图回答10~11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10.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 )A.交通、政治、河流、旅游 B.地形、交通、宗教、河流C.矿产、交通、政治、宗教 D.政治、矿产、河流、宗教【解析】 ①、②、③、④分别是大同、石家庄、合肥和拉萨。【答案】 C11.四城市所在地形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①城是风力沉积作用 B.②城是游水侵蚀作用C.③城是断层下陷 D.④城是冰川侵蚀作用【解析】 注意题干中“四城市所在地形区的形成原因”大同位于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形成的。石家庄位于太行山山前冲积扇位置,也属于黄淮海平原,主要是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答案】 A(2010年聊城模拟)如下图所示是某地区某种人文景观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2~13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12.这张图的主题可能是( )A.乳畜带分布图 B.石油工业区分布图C.城镇分布图 D.种族严重冲突地区分布图【解析】 图示区域为西亚、北非,景观呈点状且沿河谷和沿海分布,故应是城镇。【答案】 C13.影响图中景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开发时间的长短 B.宗教与军事C.气候与河流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解析】 沿海地区气候相对较为湿润,河流沿线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答案】 C读九大都市圈分布图,完成14~15题。14.九大都市圈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地形开阔、土壤肥沃、水网密集B.气候适宜、矿产资源丰富C.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D.人口自然增长快,科技水平高15.关于九大都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九大都市圈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②九大都市圈交通便利,相互联系紧密 ③九大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 ④九大都市圈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 九大都市圈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答案】 14.C 15.B二、综合题(共40分)16.下图是中纬度某区域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6分)(1)请说明该地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4分)(2)D城钢铁工业在某年代成为主导工业部门,分析其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资源的枯竭,D城钢铁企业会向______城迁移。(4分)21世纪教育网(3)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上。(2分)(4)A、D、E三城市,若干年后,城市发展较快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6分)【答案】 (1)森林减少;农田面积扩大;环境污染加重,鱼类消失,乡村和城市增多。(2)煤铁资源丰富;水源较充足;有铁路相通,交通方便 C(3)三条铁路交汇处。(4)E ①AD两城资源会枯竭,制约城市发展,②E城沿海,水陆交通便利;风景名胜多,有海滩,环境优美17.(探究创新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由香港瑞安集团投资建设的西部第一高楼建筑群“嘉陵帆影·国际经贸中心”已在重庆嘉陵江边正式破土动工。据透露,该建筑群共投资80亿元,高度将超过455米,超高建筑可同时容纳5万人工作和生活。材料二 国务院已经批准重庆的城乡总体规划,其中明确要把重庆主城建设成占地1 000平方千米,人口规模上千万的特大型城市。重庆正努力加快建设成为 “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以国际化的都市为目标,力争30年后可以和“京津沪”比肩而行。(1)促进重庆城市形成的因素是(4分)( )A.气候 B.河流C.地形 D.矿产(2)与重庆形成区位相同的城市有(4分)( )A.成都 B.武汉C.南京 D.上海(3)在汶川大地震中,相距不远的重庆却安然无恙,最主要的原因是(4分)( )A.地质构造的原因 B.重庆的城市建筑坚固C.重庆做好了地震预报 D.人们的防震意识强(4)下列铁路交通干线经过重庆的是(4分)( )A.宝成线 B.川黔线C.湘黔线 D.成昆线(5)重庆是我国的第四个直辖市,但是与京津沪的差距较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4分)( )A.重庆距海较远,水运不便B.成立时间晚,发展潜力小C.区位优势不及其他三市好D.缺乏矿产资源(6)试分析第一高楼对重庆城市建设的积极影响。(4分)【答案】 (1)B (2)B (3)A (4)B 5)C(6)①扮靓城市形象,有利于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②节约城市用地,增强城市功能区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59张PPT)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与城市的区位因素 1.乡村、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2.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一、聚落的形成1.分类:_______聚落和_______聚落2.乡村的形成乡村城市一3.城市的起源二劳动分工中下游平原乡村和城市本质差别在于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而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最初的城市是在集市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是商品交换中心,而不是商品生产中心。二、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平原高原中低纬度供水2.社会经济因素矿产资源交通方便政治中心3.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宗教交通旅游影响一个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时城市区位因素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是某一发展阶段,总有促使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自然条件对初期城市的形成与分布影响巨大,不同自然环境中,城市的形成对自然条件的利用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自然因素对城市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河流 河运起点或终点 货物在此转运,促进人口集中、经济发展 易形成城市,一般规模较大 赣州河流交汇处 人流、物流量大,常作为货物集散地 宜宾、重庆、武汉、梧州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河流 过河点(陆路交通线经过河流处) 人流、物流集中、转运,辐射范围广 易形成城市,一般规模较大 南京、兰州等河口 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常与海运相连,交通位置更加重要 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上海、广州、纽约(哈得孙河)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河流 河流弯曲处、河心岛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古代城市常分布于此 伯尔尼、巴黎、波士顿(半岛)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地形 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建筑成本低,地域空间充足 经济发达,人口集中,世界和我国大多数城市分布于平原地区 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美国三大城市带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地形 高原 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较为凉爽 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巴西利亚山区 地表崎岖 城市沿河谷或山间盆地、开阔低地分布 汾河、渭河谷地,云贵高原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气候 气候适宜 适当的降水和气温,较为温暖湿润地区 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城市多,规模大 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如青岛、悉尼气候恶劣 干旱、寒冷、过于湿热,不利于人口居住,经济发展落后 城市少,规模小 热带雨林区热带沙漠区温馨提示:对应演练见“随堂精题导练”第3~4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已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城市形成和布局的影响如下表所示: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布局的影响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原料,矿产的开发带动采矿业、制造业、交通、商业等的发展 矿产丰富地区出现新兴工业城市 鞍山、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阿伯丁(英国)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交通 帆船马车运输 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我国具有“南船北马”的特点 沿河、沿道路城市多,规模大 扬州、邯郸、济宁公路铁路运输 现代交通的 重要方式, 促进沿线城 市的发展 沿交通 线分布, 城市规 模较大 郑州、 石家庄、 株洲、 蚌埠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政治 政治中心 政治中心变迁、引起人口、城市的变化 政治中心一般成为规模较大的城市,成为区域中心 巴西利亚、堪培拉政策 国家特殊的政策,促进城市的发展 部分城市得以发展 特区城市深圳城市区位因素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举例军事 军事重地使人口大增,经济得以发展 形成城市, 随军事地 位的变化 而兴衰宗教 宗教活动中心吸引人口,促进经济发展 形成城市 拉萨、麦加、麦地那科技、旅游 科技、旅游促进城市发展 形成新兴城市 日本筑波科学 城、桂林温馨提示:对应演练见“随堂精题导练”第5题。农村的发展应该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与地理 环境的关系(1)说明图中地区村落分布特点,并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2)简述上图所示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状况。【解析】 (1)村落的形成和分布与地理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村落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呈带状分布。并且由山区到平原,海拔逐渐降低,致使村落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地势越来越平坦,土壤越来越肥沃,交通越来越便利,越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2)由图可知,丘陵山地可以作为林业用地。缓坡可作为果园用地。地势开阔平坦的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发展耕作业。平原地区的湖泊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综上所述该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状况主要有:荒山、林地、果园(园地)、农田(耕地)、湖泊(鱼塘)等。【答案】 (1)沿道路呈带状分布。山地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2)有荒山、林地、果园(园地)、农田(耕地)、湖泊(鱼塘)等。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聚落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形态的聚落:(1)在河流较少的平原或盆地,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和平坦,在耕作区的中心,往往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的乡村聚落;(2)而在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为用水和交通的方便,多沿河道伸展,形成带状聚落,或为避免洪水浸淹而沿高地分布也形成条带状的乡村聚落。(2008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城市发展的区位优势(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2)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但集中分布于沿河、沿铁路线交通便捷的地区和对外交往便利的沿海、沿边地区。(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城市为哈尔滨,这里铁路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能源充足;乙城市为广州,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运条件,著名的侨乡等,丙城市为拉萨,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惠的民族政策。【答案】 (1)海岸 江河 铁路干线 边境(2)(甲城市)哈尔滨: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乙城市)广州: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毗邻港澳。(丙城市)拉萨: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交通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交通的发展能消除城市发展的各种局限与不足,如能源不足、市场狭小等,因此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乡村和城市是两大聚落类型。世界上有许多聚落正在成长,也有许多聚落正在衰落。据此回答1~2题。1.关于乡村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沿河道、山谷发育的村落多呈带状B.我国华北平原的村落大多呈多边形C.河湖众多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圆形D.乡村最初形成的自然环境是地势较低、土地肥沃,并靠近河流的平原谷地2.下列关于城市起源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制约城市起源的根本因素 ②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起源的根本因素 ③城市分布与人口密度、生产力的分布相一致 ④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分布相一致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 第1题,河湖众多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条带状。第2题,城市起源具备两个条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劳动分工,也就是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起源的根本因素。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分布不完全一致。在那些人口密度很大,但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是不可能形成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的。【答案】 1.C 2.C(2010年湖北联考)读我国城市数量分布表,回答3~4题。经度范围 80°以西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35°城市数 3 16 11 114 369 142 12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率(%) 0.45 2.40 1.65 17.09 55.32 21.29 1.80气候带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寒区城市数 64 299 177 121 1 5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率(%) 9.60 44.83 26.54 18.14 0.15 0.753.资料显示影响我国城市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①交通 ②地形 ③经济 ④气候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4.我国最东部(经度130°以东)和最西部(经度90°以西)城市数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最东部面积小 ②最东部自然资源贫乏 ③最西部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④最西部自然条件差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解析】 表中资料显示,我国的城市分布很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主要集中在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我国最东和最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少分别是由于面积小和自然条件较差造成的。【答案】 3.C 4.C5.读下图,分析影响图中四座城市兴起的最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 )A.城市①——航运B.城市②——交通C.城市③——军事防御D.城市④——资源【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河流铁路可判断①是攀枝花,②是宝鸡,③是拉萨,④是九江。【答案】 B6.下列选项中城市名称与图中主要职能相符的是( )A.甲—新加坡、乙—北京、丙—伦敦、丁—东京B.甲—新加坡、乙—伦敦、丙—伊斯兰堡、丁—北京C.甲—华盛顿、乙—东京、丙—巴西利亚、丁—莫斯科D.甲—莫斯科、乙—巴黎、丙—华盛顿、丁—孟买【解析】 华盛顿主要职能是政治职能,伊斯兰堡、巴西利亚、堪培拉也都是因政治职能兴起的城市;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岛国,因马六甲海峡而发展起交通及相应工业、旅游业;伦敦是国际著名金融中心;北京突出的职能是政治和文化职能。【答案】 B7.读燕京区域简图,结合下表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区位因素 有利条件地形土壤河流与水资源气候【解析】 题干中有两个关键条件:“燕京城”、“有利自然条件”,结合城市自然区位因素知识,具体思路如下:(1)(古代)燕京→(今)北京市(2)城市自然区位(1)+(2) 燕京城选址有利自然条件。【答案】 区位因素 有利条件地形 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 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 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气候 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课时活页作业点击进入链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部分 第2单元 第1节 聚落的形成与城市的区位因素.doc 第2部分 第2单元 第1节 聚落的形成与城市的区位因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