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地理一轮精品学案+课件:第2部分 第3单元 第3节 电子通信、商业中心和商业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地理一轮精品学案+课件:第2部分 第3单元 第3节 电子通信、商业中心和商业网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5分钟,100分)21世纪教育网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0年北京西城抽样)“阿里巴巴”网站专门从事企业和个人的网上交易,目前已拥有全球超过千万的网上商户,其业务性质属于(  )
A.电子商务、国际贸易 B.电信通信、国际金融
C.邮政通信、电子邮件 D.商品储运、劳务输出
【解析】 “阿里巴巴”网站专门从事企业和个人网上交易,拥有全球超过千万的网上商户,其业务性质属于电子商务、国际贸易。
【答案】 A
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以电子通信为核心的电信通信,由于新、快、安全的特点,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据此回答2~3题。
2.我国某县医院医生遇到疑难病症,与国外专家进行会诊,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其采用的最佳联系手段是(  )
A.长途电话 B.传真
C.国际互联网 D.电报
【解析】 县医院为疑难急症病人会诊,确定医疗方案,只有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准确、迅速、及时地确定病情病因,才能尽最大可能地挽救病人的生命。
【答案】 C
3.假如我国兴建“信息高速公路”需要设三大枢纽城市,从各种条件考虑较理想的是(  )
A.北京、上海、广州 B.北京、大连、深圳
C.北京、乌鲁木齐、重庆 D.天津、哈尔滨、昆明
【解析】 “信息高速公路”是以数字化、大容量的光纤为主干,光纤和电缆为支线,利用多媒体技术,形成集电话、电视、电脑等功能于一体,能够综合传输和处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一个全社会的立体化电信网。它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高科技设备,同时也要考虑其市场潜力,综观题中所列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具有这样的实力和发展潜力,而且这三个城市分别分布在我国的北、中、南部,建成“信息高速公路”后也有较强的辐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A
(2010年武汉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符合(  )
A.市场最优原则 B.交通最优原则
C.消费最优原则 D.便民原则
5.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第4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2008年图中三处大型商场均分布在公路附近,交通便利,符合商业中心布局的交通最优原则。第5题,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等,都不利于工业的发展。而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为工业外迁创造了条件。
【答案】 4.B 5.B
右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部分布图(图中箭头越粗表示客货流量越大),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6~7题。
6.图中杂货部的布局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  )
A.交通最优原则
B.市场最优原则
C.经济最优原则
D.便民最优原则
7.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密度小
B.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山区大,与交通条件无关
C.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杂货部A比杂货部B经营规模可能大一些
D.交通线的变化对集市的兴衰没有影响
【解析】 本题组考查商业网点的布局。第6题,A、B两杂货部均位于岔路口,交通便利,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交通最优原则。第7题,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密度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从图中箭头所表示的客货流量大小来看,A的商业规模比B大;交通线的变化能够引起集市的兴衰变化。
【答案】 6.A 7.C
8.广州地铁的发展迅速,我们往往能在地铁站点附近找到大型商厦,如烈士陵园站的中华广场、长寿路站的恒宝华庭广场、体育西路站的天河城等。这所体现的商业中心布局的原则是(  )
A.市场最优原则 B.交通最优原则
C.环境最优原则 D.政策最优原则
【解析】 若商业中心布局在市中心则符合市场最优原则,而题干说明了商业中心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铁站附近,则体现交通最优原则。
【答案】 B
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进行,我国许多城市就是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结合下图完成9~10题。
9.①、②、③、④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甲图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乙图,原因是(  )
A.是山区,物产贫乏
B.交通线路少,但交通方式多样
C.自然条件较恶劣,人口密度小21世纪教育网
D.河流与公路没有交会,不能形成交通枢纽
【解析】 ④聚落地处平原,交通便利,商店较多,最有可能成为商业中心,甲图所示地处山区,物产贫乏,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
【答案】 9.D 10.A
(2009年黄冈模拟)如下图中,P、Q为两类国家,①②表示两类国家的商品贸易方向。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属于①的是(  )
A.天然橡胶 B.茶叶
C.电子设备 D.咖啡
12.Q类国家人口就业比重高于P类国家的行业有(  )
A.农业 B.服务业
C.畜牧业 D.渔业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P、Q包括的国家,可判断P、Q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主要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如电子设备,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向发达国家出口原材料,如农产品、矿产资源等。第12题,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越大,因此Q类国家人口就业比重高于P类国家的行业是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
【答案】 11.C 12.B
下图为7年后我国部分行业就业人数增长情况预测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当前,下列行业部门中就业人数最多的是(  )
A.服务业 B.纺织业
C.服装业 D.精密仪器制造业
14.未来7年,纺织业、服装业就业人数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21世纪教育网
A.信息通信网络发展,对外联系加强
B.现代科技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
C.市场环境变化,对纺织、服装产业的需求增加
D.纺织业、服装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产品种类不断增多
【解析】 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到虽然服务业7年后增加的幅度只有2.1%,但就业人数却增加了2 250千人,而服装业、纺织业增加幅度远远大于服务业,但增加的人数却与服务业增加的人数相差不多,这说明服务业人数的基数大,故当前四个部门中就业人数最多的是服务业。第14题,选项中的陈述单独看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便宜,服装和纺织品质优价廉,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加强,国外将逐渐取消对我国纺织、服装等产品的进口数量限制,其出口量会明显增加。
【答案】 13.A 14.C
15.如下图所示的对外贸易构成中,能在国际贸易上处于有利地位的是(  )
【解析】 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越高,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越有利,从图中不难看出,图B在四图中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最高。
【答案】 B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我国部分区域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4分)
铁路B________,河流D________。
(2)历史上,扬州曾是我国著名的商业中心,但近代以来在全国的地位逐渐下降,简单分析其兴衰的原因。(8分)
(3)武汉市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指出其有利于商品流通的交通条件。(4分)
【解析】 第(1)题,据图易知,京沪、京九、京广铁路及黄河、长江、京杭运河的分布。第(2)题,商业中心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变迁而兴衰。第(3)题,武汉紧靠长江、京广铁路经过,水陆交通都很便利。
【答案】 (1)京九线 长江
(2)兴: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为水运,扬州处在京杭运河沿岸
衰:京杭运河淤塞,京沪等铁路的修建,海上运输的发展
(3)水运便利,为铁路交通枢纽。
17.(探究创新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和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1)下列属于我国出口到东盟的商品的是(4分)(  )
A.橡胶及制品 B.棕榈油及制品
C.大米 D.纺织机械
(2)下列对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表述正确的是(4分)(  )
A.中国和东盟各国进行国际贸易交易的一种重要形式
B.发展中国家之间举办的,彼此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新技术产品
C.仅局限于商品贸易
D.东盟各国仅向中国出口农矿产品
(3)位于中国—东盟的重要国际金融中心是(4分)(  )
A.东京 B.新加坡
C.香港 D.上海
(4)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试分析原因。(12分)
【答案】 (1)D (2)A (3)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①南宁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②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西接印度半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③南宁市对广西沿海城市发挥着中心城市的依托作用,对华南、西南经济圈发挥着枢纽城市的连接作用,对东南亚各国发挥着中国前沿城市的开放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54张PPT)
第三节 电子通信、商业中心和
商业网点、国际贸易和
金融
1.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
2.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
3.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1.电子通信: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是__________领域的“排头兵”。
2.信息高速公路:由_____政府最早提出建设计划,其具体体现是____________。
一、电子通信
计算机的应用
电信通信
美国
国际互联网
3.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
(1)开展电子商务,促进___________。
(2)为人们提供______,方便生活。
(3)利于科学家学术交流,推动世界
__________的发展。
经济发展
服务
科学技术
二、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
1.商业中心
(1)形成:往往是以寺庙、教堂、_________、 广场或________为中心自发形成。
行政中心
居民点
(2)组织形式及区位选择




②商业小区:建在_____________内。
居民住宅区
城市几何中心处
市区环路边缘
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2.商业网点
(1)形成:___________为其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2)密度
(3)效益:靠近_________或消费地。
自然环境
自然、社会、经济
少了
生产地
(4)组织
形式
商业网点是指由商业企业、交通工具和线路、仓库等点和线相互交错、联结而成的空间组织,包括流动的与固定的等多种组织形式,商业中心是其形式之一。商业中心指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或城市内的区域,广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全国性商业中心和地方性的商业中心;狭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等多种组织形式,是商业网点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
1.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联系
(1)___________ 和______成为现代各国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2)影响因素:技术进步(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
国际贸易
金融
三、国际贸易和金融
2.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1)范围:商品的交易、__________的交易、劳务的交易
商业信息
(2)基本
格局
畜产品
燃料
农副产品
工业制成品
初级
(3)解决不平等关系的途径:加强“南南合作”,进行“____________”,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南北对话
3.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
(1)著名的:______、伦敦、________。
(2)重要的:______、法兰克福、_______、
香港。
纽约
苏黎世
巴黎
东京
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及其区位
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并且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和区位原则,见下表:
组织形式 商业街 商业小区
概念 较多的零售商店集中在一个区域内,以一定的规模和构成组合而成的带状商业网点群 在居民住宅区内设立的由商业、服务业和营业点组成的商业网点群
组织
形式 商业街 商业小区
构成 集中了较多的零售商店,为消费者购物、娱乐和享受各种服务提供方便 多由粮店、小型综合商店、副食杂货店和摊点等多种营业点组成
组织形式 商业街 商业
小区


原则 市场最
优原则 交通最
优原则 就近便民原则
区位 城市几何
中心处 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居民住宅区内
区位 西安
商业街 沈阳西柳服装市场 非常普遍
分析、评价某地的商业中心区位或决策商业中心区位时,要从影响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如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其中的主导因素。不同的商业街主导因素不同,有的依靠市场,有的靠近交通便利的地区,因此,要综合分析其主导因素。
温馨提示:对应演练见“随堂精题导练”第3~4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进出口商品不同,现比较如下:
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外贸商品构成及成因 出口商品构成 以工业制成品、少数农产品(小麦、玉米、畜产品等)和资本、技术为主 以农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如橡胶、棕油、咖啡、铁、铜、石油、铝土矿等
进口商品构成 燃料和原材料为主 工业制成品为主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外贸商品构成及成因 新变化 高科技产品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制成品,市场占有率日趋增加 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加
原因 工业基础雄厚 工业基础薄弱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国际贸易基本格局 地位 优势地位 不利地位
原因 低价从发展中国家买进燃料、原料,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 民族工业落后,经济仍未摆脱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解决
方法 加强“南南合作”;进行“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温馨提示:对应演练见“随堂精题导练”
第5~6题。
(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卷)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双选)(  )
A.地价便宜 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 D.道路通达性好
【试解】 ________。
城市商业中心的区位调查
【解析】 商业中心的布局,要考虑地价因素,还要考虑其交通通达度和距市中心的远近。由于其位于城郊,所以其主要是地价低和道路通达性好。
【答案】 AD
在世界的一些特大城市中,随着郊区化的发展,市区人口纷纷迁往郊区,促使郊区购买力提高,从而吸引了规模较大的商业服务活动,形成了城市外围的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都有超级市场和现代化的大型商场,并有酒吧间、廉价零售店、出售冷饮的营业厅、餐厅、汽车游客旅馆、停车场、游乐中心和公园等。
下图示意某农产品的产地、产量及贸易状况。读图回答(1)~(3)题。
国际主要农矿产品的贸易
(1)该农产品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2)该农产品的贸易状况表现为(  )
A.南北半球间的贸易量大于东西半球间的贸易量
B.进口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C.主要进口国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出口国均为发达国家
(3)在主要出口国,该农产品的产地集中分布在(  )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试解】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解析】 (1)题,图示农产品主要出口国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这些国家共同出口的农产品就是小麦。(2)题,据图可知,小麦进口国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西半球间的小麦贸易量应远大于南北半球间的贸易量;
阿根廷大量出口小麦,日本大量进口小麦,故出口小麦的未必都是发达国家,进口小麦的也未必都是发展中国家。(3)题,据图可知,主要小麦出口国的小麦生产主要集中于温带草原带。
【答案】 (1)A (2)C (3)A
世界大宗工农业产品贸易
类别 出口国 进口国
石油
(世界最大宗贸易货
物)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尼日利亚、委内瑞拉、俄罗斯等 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类别 出口国 进口国
铁矿石
(世界第二大宗
贸易货物) 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等 日本、德国、法国等
类别 出口国 进口国
粮食
(世界第三大宗贸易货物)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等 俄罗斯、日本、英国、非洲和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
煤炭
(世界第四大宗贸易货物)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中国等 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
目前,国际上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代替传统的纸面单据进行贸易活动,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讯网络,在商业伙伴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和处理,以实现买卖双方交易的目的。这种贸易方式被称为无纸贸易。据此完成1~2题。
1.进行无纸贸易的核心是(  )
A.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网络通信
B.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易
C.通过各种电话往来进行贸易
D.通过各种信件互通信息,进行贸易
2.有关这种贸易方式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完全消除在传统贸易过程中的各种纸面文件和单据
B.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业务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C.可提供更多有利于企业的贸易与投资机会
D.能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可及时得到大量的商业信息
【解析】 第1题,材料所说的无纸贸易即为电子商务,其核心是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网络通信。这种贸易形式把人们带入知识经济时代,使社会能够花费更少的资源,持续地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第2题,因电子商务出现而完全消除各种纸面文件和单据是不切合实际的。
【答案】 1.A 2.A
(2010年莱芜模拟)读下列两幅图,完成3~4题。
3.两图所示的含义是(  )
①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②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③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 ④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左图显示行人数量增加的时候,零售商业面积既有增大,也有减小,②正确。右图显示到交通节点相同的距离,道路交叉口的零售商业面积大,④正确。
【答案】 D
4.如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市场
B.行人、营业面积
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人口密度、交通
【解析】 行人数量的多少,代表市场,从左图可以看出市场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右图表示道路交叉口和公交站点与零售商业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交通对商业的影响。
【答案】 A
(2009年南京模拟)读太平洋周围地区几类物资运输方向略图,回答5~6题。
5.③④⑤⑥⑦代表货物运输线路,关于各连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③和④运输的货物分别是铁矿石和汽车
B.⑤代表进口澳大利亚东部的石油
C.⑥代表出口中国北方的石油
D.⑦代表进口东南亚的铁矿石
6.⑧代表大宗农产品的运输线路,有关其输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现代农业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国内市场大
C.人口密度大,农产品商品率低
D.注重水利发展,灌溉水源不足
【解析】 第5题,由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③代表中国从巴西进口铁矿石;④代表日本出口汽车;⑤代表日本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⑥代表日本从中国进口煤炭;⑦代表日本进口东南亚的石油。第6题,⑧代表日本从美国进口玉米和小麦等大宗农产品。美国处于现代农业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国内市场小;河流湖泊分布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 5.A 6.A
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________商业网点密度最大,原因是____________。
(2)A、B、C、D四地商业经济效益好坏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A>D>C
C.D>C>A>B D.B>C>D>A
(3)A、B两地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可能是A________B________。
【解析】 依据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及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可判断各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经济效益及密度。商业网点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商品生产地的距离,以便降低运输成本而提高经济效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制约也日趋减弱。B地位于城市市区,C地靠近公路,A地和D地位于山区,A地海拔更高,人口更稀少,交通更为不便。
【答案】 (1)B 地势平坦,人口众多,商品生产能力强,接近生产消费市场,商品流通速度快
(2)D (3)货郞担等 商业街或商业小区
课时活页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