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部分 第3章 第1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0年徐州调研)下图是“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1~3题。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C.雨水 D.地下水2.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A.台风雨 B.快行冷锋的暴雨C.地形雨 D.准静止锋的阴雨3.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解析】 读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春汛的主要补给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夏汛的主要补给是大气降水,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快行冷锋的暴雨。由于夏季河流的含沙量很大,可推知该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该河流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答案】 1.B 2.B 3.B(2009年苏锡常镇调研)读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4~5题。4.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5.当该河流入海口出现咸潮(注:指河口海潮上溯,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时,该河( )A.处于最高水位时期 B.为赤潮多发季节C.处于最低水位时期 D.可能会出现断流【解析】 河流下游剖面图显示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四幅图中只有A图能反映这种关系;河流水位低时,海水倒灌导致出现咸期。【答案】 4.A 5.C6.(2009年江苏仪征模拟)下图是“68°N某地在一天内太阳高度和该地某河流量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由图可知,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21世纪教育网( )A.地下水 B.雨水C.湖泊水 D.冰雪融水【解析】 根据图中的流量曲线,在一天中有断流可知其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答案】 D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此回答7~9题。7.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间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 D.生态系统物质循环8.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A.河流水 B.湖泊水C.地下水 D.冰川水9.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南极大陆 B.长江流域C.亚马孙河流域 D.撒哈拉沙漠【解析】 第7题,海陆间水循环是海洋水和陆地水之间的相互转换运动,将各圈层联系起来。第8题,河流水属地表水,与海洋水直接相连,更新周期最短。第9题,亚马孙河流域降水量大,水循环更新快,水循环最活跃。【答案】 7.B 8.A 9.C10.(2009年北京西城模拟)“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B.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C.水循环的降水和蒸发环节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解析】 由题干文字叙述知水汽常年西行,泉水日夜不停地东流,故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答案】 B(2010年东北联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1~13题。11.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1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B.④C.⑤ D.⑥13.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④【解析】 第11题,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可知,①是水汽输送环节,我国的夏季风可以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第12题,南水北调是改变地表水空间分布的工程措施。第13题,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和能量交换过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答案】 11.C 12.C 13.A读下图,回答14~15题。14.该岛的水循环属于(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15.从水循环来看,小岛( )①夏季水循环的速度较一年中其他季节慢 ②夏季水资源丰富,造成水循环比其他季节快 ③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循环的平均速度会加快 ④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水循环会出现异常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 由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西岸。第14题,岛屿上的水资源与海洋间存在循环,属海陆间循环。第15题,夏季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更新快,水循环比其他季节快;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会造成气候异常,从而影响水循环。【答案】 14.A 15.D二、综合题(共40分)16.甲图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所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乙图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甲图中A、B、C表示这条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其中A是________补给,B是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补给。(6分)(2)甲图a、b两曲线,哪条是筑坝后测到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假设乙图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试在图中绘出可能出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流量曲线特点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解析】 该题侧重对曲线图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由题干可知:①该河位于我国。②该河在一年中有两个汛期,A补给时为夏汛,应为雨水补给;B补给时为春汛,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补给时流量稳定,且汛期补给量小,应为地下水补给。③a、b两条曲线中,a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说明b曲线所示径流量受到了水库的调节,为筑坝后测到的。④森林砍伐前,河流流量小且比较平稳;砍伐后,流量增大且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大。【答案】 (1)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2)b 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已受到水库的调节(3)绘图略。森林砍伐前,流量较小且比较平稳,砍伐后,流量大且水位陡涨陡落 森林可截留一部分雨水,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17.(探究创新题)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冲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冲积扇上部是大片的砾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产生严重的盐渍化现象。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4分)(2)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最大水量出现在__________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3)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蓄水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4分)(4)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4分)(5)坎儿井发挥的重要作用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4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可确定水循环类型和主要环节;受干旱气候影响,坎儿井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水量受气温影响大。坎儿井采取地下输水的原因也要从气候方面来分析,如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等。【答案】 (1)陆上内循环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2)高山冰雪融水 夏 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最大水量出现在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的夏季(3)减少水的蒸发 调蓄灌溉水量(4)由于新疆地区晴天多,光照强烈,蒸发旺盛,地表水损失大,因此,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5)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 防止土壤盐渍化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40张PPT)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相互联系的水体2.水体类型:海洋水、 和大气水,其中最主要的是 。3.陆地水体类型:包括 、 、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它们供应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4.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从运动更新角度看,具有 的关系。陆地水海洋水地下水河流水水源相互补给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并不都是相互的,有些是单向的,如内流河对内流湖的补给、“地上河”的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冰雪融水对河流水或地下水的补给等。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类型:A→C→D→E属于 循环,F、D属于陆地内循环,A、B属于 循环。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 ,B. ,C. ,D. ,E. ,F. ,G. ,H.海陆间海上内蒸发降水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植物蒸腾地下径流下渗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 。(2)缓解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4)不断 。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塑造着地表形态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①有时间性②连续性③水量稳定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湖泊水补给 全年 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 全年 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 海洋和陆地之间 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是( )A.①——冰川融水补给 B.②——湖泊水补给C.③——雨水补给 D.④——积雪融水补给(2)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节变化大 B.泥沙含量大C.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D.冬季封冻断流【试解】 (1)________,(2)________。【解析】 第(1)题,我国东北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春季来源于冬季的冰雪融水、夏秋季节来源于降水补给。同时图中显示河流的源头是湖泊,故也有湖泊水补给,一般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并且地下水补给较稳定。故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地下水、积雪融水、降水、湖泊水补给。第(2)题,淮河冬春季节既无湖泊水补给也无积雪融水补给,故水位季节变化大于东北的河流;同时东北的河流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而淮河只有夏汛;东北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小;由图知,该河冬季未断流。【答案】 (1)C (2)C分析河流补给状况时应注意的问题:(1)多数河流有多种补给形式,如松花江夏秋时以雨水补给为主,冬季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春季时又有积雪融水补给,因此要注意综合分析。(2)河流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某地水循环示意图(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试解】 (1)________,(2)________。【解析】 本组题目解答的关键是依据水循环环节的前后联系解答。第(1)题,据图可知,上部代表上空,下部表示陆地。箭头①方向朝下,表示降水,箭头②为水平方向,是地表径流,箭头③表示地表水体的蒸发,④表示跨流域调水。第(2)题,排水时不仅要防止当地(即排出区)的水污染问题,还要防止污染排入区。【答案】 (1)B (2)D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应充分了解并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水资源的循环周期,会出现枯水现象。因此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不受污染为前提。(3)沼泽大面积排干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4)人类生产或生活活动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部分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1.下图是某地水循环运动中的水量平衡示意图,图中M表示 ( )A.形成地下水 B.形成生物水C.形成湖泊水与沼泽水 D.形成冰川等固态水【解析】 本题考查水体的主要构成及循环状况。图中M水量占总水量的50%。结合降水的转化主要是蒸发、地面径流、地下径流,故应是形成地下水。【答案】 A下图为某水汽车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回答2~3题。2.该水库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江淮地区C.西北内陆 D横断山区【解析】 该水库全年都有水流入且流入水量在夏季最丰富,故它不可能位于西北内陆,而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该水库7—8月份的流入水量较小,可能是受副高的影响,降水量较小;故该地可能位于江淮地区。【答案】 B3.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5月 B.6月C.9月 D.10月【解析】 当水库的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时,水库的蓄水水位就持续上升;由图可知,10月之前的几个月,基本都是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故10月份蓄水水位达最大值;之后,流出水量大于流入水量,蓄水水位下降。【答案】 D4.(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解析】 冬季时我国降水量少,河流水源补给主要靠地下水。地下水是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答案】 B(原创题)2009年8月7日特大台风“莫拉克”袭击了台湾、福建等地,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据此完成5~6题。5.未登陆的台风参与了水循环的哪一种类型(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 D.不能确定6.“莫拉克”登陆属于水循环哪一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C.降水 D.径流【解析】 本题组考查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的判断。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其充足水汽来源于海上水汽蒸发,未登陆的台风,特大暴雨仍降落回洋面,属于海上内循环。“莫拉克”将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答案】 5.A 6.B7.下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注入A湖泊的河流,其主要补给水源夏季是________,冬季是________。(2)A湖泊的水位情况是________月份前后最高,此时B地的潜水位约为________米。(3)A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其主要环节有哪些?(4)B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和盐碱化。该地的盐碱化在什么季节最严重?为什么?【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A为塔里木盆地中的内陆湖,其夏季的补给水源主要为高山冰川融水,由右图知,冬季B地潜水位高于A湖水位,所以冬季的补给水源主要为潜水。第(2)题,由右图可直接读出,A湖水位在7月份前后最高,此时B地的潜水位约为800米。第(3)题,内陆湖主要参与陆地循环,其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第(4)题,内陆区的绿洲会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出现荒漠化;由于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且此时地下水位较高,盐分会随水分的上升而上移,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累,形成盐碱化。【答案】 (1)冰川融水 潜水(地下水)(2)7 800(3)陆地循环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4)荒漠化 夏季 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且地下潜水水位较高,盐碱物质随地下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盐碱在地表积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部分3-1 自然界的水循环.doc 第1部分3-1 自然界的水循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