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山岳的形成及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 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 。挤压波状弯曲②基本单位——褶曲褶曲基本形态 岩层形态 岩层的新老关系 地貌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 ,两翼 发育成山岭,但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 两翼, 发育成谷地,但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反而形成较老较新谷地较新较老山岭(2)规模:褶皱山大的可绵延 ,小的只有几十米。数千千米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 发生明显的位移。(2)断层的位移类型①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压力和张力断裂面3.火山(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 作用下,沿着地壳的 或管道喷出。(2)组成:包括 和火山锥两部分。压力中央喷出口火山口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坏,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如渭河。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 线路分布 延伸方向表现 以 为主, 为辅 主要分布在和河谷地带 前进原因 修建 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 这里地势 ,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地势起伏大公路铁路山间盆地迂回公路铁路相对和缓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公路选线限制较大。选线时,要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少跨越河流,在陡坡上要呈“之”字形弯曲。地质构造 褶皱褶皱是地下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变形,但岩层还是连在一起的 断层判断方法 从形态上 背斜 向斜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部分较老图示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地质构造的判读(1)区分背斜和向斜构造时,不应单纯从形态上去判断,而应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方面进行研究。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例如:下图中A、C为背斜,而B、D为向斜。(2)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方式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①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线路走向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③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④成昆铁路按地形大势曲折伸展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线网密度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地质工作者在我国下列各地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古生物化石 年代三叶虫化石 老↓新恐龙化石哺乳类化石(1)A—B—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2)A—B—C—D—E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为________。它是由于岩层受________而造成的。(3)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4)在B处往下打钻,可能发现的矿床有________(多项选择)。A.铁矿 B.金矿C.石油 D.天然气(5)若该地区位于我国贵州省,则A、C两处植被生长更为茂盛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的解答要注意以下关键点:(1)根据中间及两冀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2)明确沉积岩的排列关系一般是“下老上新”;(3)根据指向标判断坡向及与植被状况的关系。【答案】 (1)背斜 地层中间老两冀新(2)褶皱 挤压 (3)沉积 古生 (4)CD(5)A A处位于山地的向阳坡和夏季风的迎风坡,光照和水分充足应用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地貌等有关知识,可以解释地球上山脉的成因和特点,推测地壳运动的方向和古地理环境,根据岩层的变化特征为生产、生活服务等。应用时要注意根据地层的受力方向、岩层的弯曲状况和连续性等基本特征,通过绘制示意图并联系相关知识来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意义。(2009年北京海淀模拟)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3题。1.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2.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花岗岩 B.大理岩C.砂岩 D.砾岩3.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解析】 第1题,图中①处为断层地带,因岩层破碎易遭侵蚀而形成河谷。第2题,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③处位于砾岩的下方,而断层右侧显示砾岩的下方是石灰岩,说明③处原为石灰岩,后因接触高温岩浆而变质形成大理岩,第3题,图中有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④,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答案】 1.D 2.B 3.A4.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如下图),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较弱,易于开挖【解析】 高速公路通过部位位于两山之间,属于鞍部,地势较低,工程量较小。【答案】 C(2010年泰安模拟)读下图,根据要求完成5~6题。5.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B.该山地地下一定蕴藏着石油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6.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B.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为褶皱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庐山是断层上升岩块形成,该地无断层,地质较稳定,但以山地地形为主,工程建设应注意保护植被。【答案】 5.C 6.B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________。(2)从地形上看,C处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泰山的成因类型与图中________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图中________处。(4)图中五个部位不宜修建地下隧道的是________。【解析】 正确识别地质构造类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第(1)题,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据此可判断出内部岩层向上拱起的D处为背斜。第(2)题,岩层向下弯曲的C处为向斜,向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成为山岭。第(3)题,沿断层线相对上升的岩块往往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与图中A处成因一致。在断层带上,岩块活动易诱发地震等灾害,故地震多发地带多位于断层线附近,即图中E处。第(4)题是,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较为牢固,因此地下隧道宜建在背斜处,而不宜建在向斜或断层线附近,即图中的C、E处。【答案】 (1)D (2)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从而成为山岭 (3)A E (4)C、E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部分 第4章 第2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沉积岩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1.在图中,a、b、c、d四岩层的年龄大小为( )A.a>b>c>d B.b>a>c>d[来源:21世纪教育网]C.c>b>a>d D.d>c>b>a2.在图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 )21世纪教育网A.裂谷 B.河口三角洲C.块状山地 D.陡崖21世纪教育网3.在图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B.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C.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D.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解析】 第1题,对于沉积岩下层岩层年龄老,上层岩层年龄新。第2题,此为断层,断层处很少形成河口三角洲。第3题,相对上升一侧常形成山地。【答案】 1.D 2.B 3.C(2009年东北联考)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完成4~5题。4.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21世纪教育网( )A.① B.②C.③ D.④5.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最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 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③处是上升岩块。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①是背斜构造。【答案】 4.C 5.A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6~8题。6.若B为古生代地层,C、E为中生代地层,A、D为新生代早期地层(古生代地层最老,新生代地层最新),则B地的地质构造和A山的成因类型分别是( )A.背斜 向斜山 B.向斜 背斜山C.地堑 断块山 D.地垒 褶皱山7.图中F处的地质构造及相对高度分别是( )A.向斜 400米 B.背斜 200米C.断层 300米 D.断裂 250米8.图中所画河流正确的是( )A.甲河、乙河 B.乙河、丙河C.丙河、丁河 D.甲河、丁河【解析】 第6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此地区B处岩层最老,两冀新故为背斜,A是向斜山。第7、8题,F处为陡崖,为断层构造,根据陡崖的计算方法200≤HF<400,结合所画河流,乙、丙处为谷地,可以有河流发育。【答案】 6.A 7.C 8.B9.下图地质构造或地貌示意图明显错误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 丁图所示地貌为地堑,中部岩层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图中箭头绘制错误。【答案】 D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10.图示①、②、③、④处中,最适宜建水库大坝的是(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11.甲地区的构造地貌属( )A.向斜谷地 B.背斜谷地C.向斜山岭 D.背斜山岭12.图示景观图片中,能代表甲地区典型地貌景观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 第10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①处位于峡谷口,内为一盆地,利于蓄水。第11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甲处是中部岩层老,两侧岩层新,属背斜谷地。第12题,甲地区石灰岩广布,且属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故多喀斯特地貌,图片中④是溶洞属此种地貌。【答案】 10.A 11.B 12.D13.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铁路运输量少B.公路运输装卸方便C.公路运输成本低D.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解析】 山区地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修建铁路成本高,运营难度大。【答案】 D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4~15题。14.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有(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15.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 第14题,从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例分布可判断,铁路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区,且沿线分布有大量居民点,故铁路线弯曲主要是联系更多居民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15题,结合图例及在图中的分布特点可知,居民点不仅分布在铁路沿线,而且河流沿岸地区也有分布,故可判断其分布特点。【答案】 14.C 15.A二、综合题(共40分)16.(2009年广东肇庆模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甲处地貌是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这种地形在________地区常常见到。(6分)(2)甲、乙、丙三处易出现涌泉的是________。(2分)(3)试在下图中绘出丙处地下岩层和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并加以说明。(12分)【解析】 本题通过地质构造地貌图,考查内力、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第(1)题,甲处位于山谷出口,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地貌。第(2)题,在岩层断裂处,地下水容易沿裂缝出露地表形成涌泉。第(3)题,根据图中岩层变化及地表形态进行说明。【答案】 (1)冲积扇 流水堆积 山谷出口(2)乙(3)见右图:17.(探究创新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图示地区属________地形区,如果在东部地区从南(A)向北(B)修建一条平缓的公路,选择的海拔高度应为________。(4分)A.240~250米 B.250~260米C.260~270米 D.270~280米(2)在图中A、B间画出此公路,该地区公路主要分布在________,比其他地区密度低。(6分)(3)该地区选择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的原因是什么?(4分)(4)乙图为AB间公路所经某处的剖面图,如在该处修一高架桥,桥桩应打在①~④的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6分)【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属江南丘陵,根据选线原则即选建在起伏最小、250~260米之间平坦地区。第(2)题,从图中可知公路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第(3)题,山区交通建设成本高、难度大。第(4)题,由①②③④的地质构造可知应建在④处,背斜顶部经侵蚀,剩余部分为拱形结构较稳固。[21世纪教育网【答案】 (1)江南丘陵 B(2)画图略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3)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较小。(4)④ 背斜地区,拱形结构较稳固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部分4-2 山岳的形成.doc 第1部分4-2 山岳的形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