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必修1 第一章)21世纪教育网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09年广东五校联考)在太阳系中,日、地、月的相互吸引与绕转,演绎着诸多的天文奇观,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让人们不断地了解和探索。据此完成1~2题。1.能反映2008年8月上旬日食现象的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的是( )2.通常情况下,月亮是类似珍珠白的颜色。这是因为月亮的颜色( )A.与它反射的太阳光有关B.与它吸收的太阳光有关C.与地面吸收的月光有关D.与地面散射的月光有关【解析】 日食发生时,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故排除A、B。C选项地球所处位置大致是8月上旬。月球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从而呈现类似珍珠白的颜色。【答案】 1.C 2.A(2009年广州测试)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M地建立了科学考察站。读下图,完成3~5题。3.图中M地海拔高达4 087米,其成因最可能是( )A.火山作用 B.断裂作用21世纪教育网C.板块碰撞 D.外力作用4.M地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其最佳的天文观测时期是( )A.1月前后 B.3月前后C.7月前后 D.9月前后5.在M地进行天文观测时,北极星在该地( )A.天顶上空 B.地平线之上C.地平线之下 D.距地平高度约10°【解析】 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和M地所处的纬度可以判断,M地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而冰盖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在极地进行天文观测最佳时期是极地出现极夜的时候,而南半球在7月前后出现极夜现象。北极星只有在北半球才可以看到,而M地位于南半球,无法看到,因此北极星应在地平线之下。【答案】 3.D 4.C 5.C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目标检测,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6~8题。6.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A.a B.bC.c D.d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a、c、b、d B.a、b、c、dC.d、c、b、a D.c、d、a、b8.当c地昼最长时(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B.北京昼长夜短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解析】 第6题,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北半球夏至日昼长达最大值;d地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昼长都为24小时,即发生极昼,故该地为北极点,位于北半球。第7题,a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b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c地,即纬度较c地低,自转线速度较c地快;d地为北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第8题,c地昼最长出现在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海该日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该日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答案】 6.D 7.B 8.C(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9~11题。21世纪教育网9.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 m B.110 mC.170 m D.220 m10.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11.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解析】 考查学生判读地形剖面图,定点、定线能力。由题目文字表述可知甲、乙两地有三条道路相连,故三条道路的起止点应该是甲乙两地。读图可知三条道路的起止点海拔分别为150 m和260 m。可直接读图看出三条道路的长度和坡度变化特点。道路①最长。且山区道路多为“之”字型,不可能是直线。根据道路选线原则,道路不可能过地势最高点。故可排除A、B、C。使用大型运输车运输重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选择坡度小的道路,以保证运输安全。读图可知道路①在三条道路中是起伏最小的。【答案】 9.B 10.D 11.B(2009年金华质检)山地的坡向和坡度决定获得太阳直接辐射量的多少,如一年当中,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坡度越缓,背阳坡接受太阳直接辐射的时间就越长。图中为30°N某地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若B的坡度为45°,当B地获得一年当中最大正午太阳辐射量时,约为每年的( )A.6月22日前后 B.10月1日前后C.11月中旬 D.7月中旬13.此时,地球所处的公转轨道位置约为( )【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当B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时,太阳光线与B坡垂直,获得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辐射量。B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时,太阳直射15°S,约为每年的11月中旬。11月中旬,地球公转轨道位置约在C位置。本题注意公转方向为顺时针,可理解为南极高空的俯视图。【答案】 12.C 13.C(2010年试题调研)下图中MA、MC为晨昏线,阴影部分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4~15题。14.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10°S,180° B.20°N,90°EC.0°,180° D.20°S,90°W15.该日上海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依次为( )A.西南、正南、东南 B.正西、正北、正东C.西北、正北、东北 D.西北、正北、东南【解析】 第14题,由图可知,A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则M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A点所在经线为180°。又因MA为晨昏圈的四分之一,因而其跨经度90°,可推知M点所在经线为90°E,太阳直射90°W;由此可知MA为晨线,70°S向南有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20°S。第15题,依据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可判断上海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答案】 14.D 15.C(2009年海南模拟)我国某高中学生在某日中午前后,进行地理课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利用一根标杆,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杆影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绘制成示意图(右下)。据此判断16~17题。16.测量的日期最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C.9月23日 D.12月22日【解析】 根据右图可知,该地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出现了杆影长度为零,即发生了太阳直射现象;由我国位于北半球可知,选项中的四个日期只有6月22日最有可能。【答案】 B17.该高中学校最可能位于( )A.北京市 B.海南省海口市C.广东省汕头市 D.云南省昆明市【解析】 该地出现影长为零现象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故该地位于120°E经线以西4°,即116°E;由上题可知该地6月22日发生太阳直射现象,即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故该地可能位于广东省汕头市。【答案】 C(陕西省百所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联考)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时,对采光条件有明确的规定。下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地日照间距要求(表中H为住宅楼高度,适用于住宅呈南北朝向的平原地区),据此回答第18题。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地日照间距21世纪教育网城市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甲 24°45′ 2.02H乙 40°28′ 1.18H丙 35°21′ 1.14H丁21世纪教育网 26°36′ 1.86H1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冬至日四个城市住宅日照时间最短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 我国的四个城市中,甲城市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说明它是四个城市中纬度最高的,也是四个城市中冬至日日照时间最短的。【答案】 A(广东省惠州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读下图,图中O点为地球昼半球的中心点,a、b分别是O点所在的经线与纬线。据此回答19~20题。19.关于图中a经线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各地太阳高度角大于零B.各地地方时为12点C.6小时后,a为昏线D.O点以北昼长夜短,O点以南昼短夜长20.当纬线b度数达到年内最大值时,某人在O点上空俯视地心方向观察,此人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解析】 第19题,由题意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a经线上,所以a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均为12时;只有在春秋分日,6小时后a才是昏线,其他日期则不一定;D项说法明显错误。第20题,结合题意分析可知,若纬线b度数达到年内最大值,此时b为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从四个俯视图来看,只有A是在北回归线上空进行观察的,所以A项正确。【答案】 19.B 20.A二、综合题(共40分)21.(2009年浙江六校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质、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2)从成因来看,该地区的岩石主要属于________。(3)图中河谷低地是该地区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①处修建一座水库。请说明选址的合理性。(4)如果把图中四个村落中的某个建设成为小城镇,那么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__,理由是什么?【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2)沉积岩(3)盆地地形,蓄水量大;坝址位于峡谷处,工程量小,地势较高,可自流灌溉。(4)乙村 位于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开阔;两河交汇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22.(2009年盐城调研)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__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__线。乙图此时A地的人发现天已经亮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________作用。(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乙 晨昏 散射(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从太阳直射点向周围逐渐递减 先变慢再变快(3)此时30°N地区太阳高度更大 日照时数更长(4)青藏高原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睛天多,削弱作用弱23.(2009年北京海淀期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00在北京开幕。下图为此时的北半球太阳照射投影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标出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2)弧线AC为 (晨线或昏线)。若从图中A处乘飞机沿最短航线飞到C处,则飞机的航程大约为 。(选择填空)A.5 000千米 B.6 371千米C.10 000千米 D.20 000千米(3)此时,世界时为________日________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占________。(选择填空)A.全球四分之一 B.全球三分之一C.全球二分之一 D.全球(4)写出此日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奥运会期间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5)此时,图中与C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为________点。D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图略。(提示:画在0°经线上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中间位置)(2)晨线 C(3)8 12 D(4)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5)A、B 0°~23°26′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8张PPT)掌握五个地理技能1.把握三个关系(1)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的最大太阳高度,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的绝对值。(2)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处于夏半年。在此期间,该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当太阳直射所在半球的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3)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直射点所在纬线昼长的中间点(昼长的平分点)。2.认准三条线(1)晨昏线①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假若把地球看做一个正球体,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作用,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相等,晨昏圈应为一个大圆,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二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圈与极圈相切。②在太阳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一般判断方法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晨昏线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某一位置观察时,晨昏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存在着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晨昏线在极圈和极点之间运动,从而引起各地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2)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一条人为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如图所示)。(3)0时经线0时(地方时)经线是一条自然界线,它是随地球自转运动而不断变化的,0时经线的东边比西边日期早一天,日界线和0时经线可以重合,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3.掌握两种计算(1)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①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差15°,地方时就相差1小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故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只要知道另一经线的地方时和它们之间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来。②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地球自转,从中时区(零时区)向东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就增加1小时,向西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就减少1个小时,在时区计算上,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早,较西的时区,区时晚;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变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中时区(零时区)的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称为国际标准时。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是:某时区的区时实际上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2)昼夜长短与日出和日落的计算①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为白昼的时间。②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方法是:白昼长=2×(12-日出时间)或白昼长=2×(日落时间-12)或白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③同一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如北纬40度地区的昼长是15小时,那么南纬40度地区的夜长为15小时。④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小时和0小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小时。4.运用四个点(1)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是某地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太阳光线永远与晨昏线垂直,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有:①根据日期(二分二至日);②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中∠2);③根据晨昏线和赤道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3);④根据晨昏线和纬线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B、C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互余);⑤利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由于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可以利用该点判断直射点的经度和求任何经线的时间。(3)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也就是晨昏线和极昼(夜)区的切点,这些点位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是晨线向昏线的转折点,直射点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之和为90°,根据晨昏线和极昼(夜)区的切点可以判断直射点的纬度;当切点位于昼半球中分线上时;直射点和切点的经度相同,当切点位于夜半球中分线上时,直射点与切点经度相差180°。(4)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晨昏线把所在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利用该点可以求出该纬线的昼长或夜长(只要求出昼弧或夜弧的长度,根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的规律就可以计算出昼长或夜长),还可以推算出该纬线的日出和日落时间。5.熟悉等值线判读的四个技巧判读技巧 具体说明等值线数值大小变化的运用 通过观察图中等值线数值的大小变化规律,判断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如等值线数值增大的方向,在等高线图中则为山顶所在区域;在等压线图中则为高压中心所在区域。在等温线图中根据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可确定南北半球等值线疏密程度的运用 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值线图中,如果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相同,等值线的疏密就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大小,若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数值差就越大;若等值线较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就较小。在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中它反映的地理意义不同,在等高线图中,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在等压线图中,反映了气压差(风力)的大小;在等温线图中反映了温差的大小“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运用 在等值线图中,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等值线常常会发生弯曲,如果等值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低;如果等值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高,我们常把它总结为“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运用 从理论上说,任何等值线都应当是闭合的曲线,但有时在等值线图中又会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如果局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等值线中数值较大的一条相同,则局部闭合等值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值线数值大,我们简称为“大于大的”;如果局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等值线中数值较小的一条相同,则局部闭合等值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值线数值小,我们简称为“小于小的”课时作业点击进入链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金版湘教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doc 金版湘教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