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专题一 机械运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物理 专题一 机械运动(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一 机械运动(真题篇)
一、选择题
1.(2016.河北)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 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 g
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
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
2.(2018.广州)右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

A.14 mm B.145 mm C.500 mm D.50.0 mm
3.(2017.菏泽)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
A.这列火车的车厢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4.(2018.娄底)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
A.90 km/h B.70 km/h C.50 km/h D.40 km/h
5.(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6.(2018.扬州)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0~t?做加速直线运动 B.t?~t?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比t?~t?运动的路程长 D.0~t?比t?~t?运动的速度大
7.(2018.广州)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 )

向西加速
向东加速
向西减速
D.向东减速
二、填空题
8.(2017.江西)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___ 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的 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

9.(2016.北京)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___ 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___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10. (2016.河南)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基本技能.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为 ___ 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___ ℃.体温计的示数是 ℃.

11.(2017.兰州)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___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___ m,图中的a点表示 ___ .

12.(2018.德阳)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 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0.9 s,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 ___ m,汽车速度是 ___ m/s.(超声波速度是340 m/s)

三、实验探究题
13.(2018.江西)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 ___ 、 ___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 cm.)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___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___ 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四、计算题
14.(2016.江西)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 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1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2所示.求: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专题一 机械运动(真题)
1.B 2.D
3.C解析:车厢小桌上的茶杯与火车的车厢、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关着的车门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以火车的车厢、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关着的车门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从桌旁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时,茶杯与列车员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茶杯相对于列车员是运动的,故C正确.故选C.
4.B
5.C解析: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 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故A正确;B由s-t图象可知,在2~4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5 m=10 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确;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2.5m/s,故D正确.故选C
6.D 7.C
8.静止;运动.
解析: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以岸为参照物,白鹭与岸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
9. 20;1;变速直线.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则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为s=20.0 cm=0.2 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1 m/s;
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相等,路程不相等,所以该水滴下落过程是变速直线运动.
10. (1)12. 00;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0.1;37.3
11.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解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了25 m,乙同学运动25 m-10 m=15 m;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2)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 m,故相距的距离为10 m;(3)由图象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12. 34;42.5.
解析:(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 25 s,
由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340 m/s×0. 25 s=85 m.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 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15 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倍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340 m/s×0.15 s=51 m;
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85 m-51 m=34 m;
(2)这34 m共用了:t'= =0.9 s-0. 25 s+0. 15 s=0.8 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42.5 m/s.
13.【实验原理】v=s/t;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
【实验数据】AB段:15.0;BC段:20.0;
【实验分析l(1)变速;(2)减小.
14.解:(1)=0.5h,8:50到达车站,最快能赶上G1482车次;
(2)列车运行时间t'=10:31-9:11= h,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