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回答1~3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关于东北农作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 )A.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B.水稻多种植于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C.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自南向北逐渐减少D.苹果主要在长白山区3.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下图,回答4~6题。 4.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称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草地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5.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针叶林 B.防护林 C.春小麦 D.温带草原 6.图例Ⅰ表示的地区冬春季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 )A.寒潮 B.低温冻害 C.沙尘暴 D.森林火灾如下表为2007年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效率表,读表,回答7~9题。 7.表中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是 ( )A.中原四省 B.西南四省 C.东北、新疆 D.东南五省8.东北、新疆“人力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化肥投入量大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好 D.耕地质量好9.“东南五省”自然资源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原面积广大 B.土壤肥沃 C.水热资源丰富 D.机械化水平高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A、B、C三个平原地区,判断回答10~11题。 10.比较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光照丰富,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11.导致B所在区域图西部荒漠化速度快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二、综合题12.(2010年潍坊期末)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上图中两区域差异最大的气候特征。 (2)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3)试分析重庆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的社会经济原因? (4)重庆某乡镇的小明先去成都与表哥汇合,再去南疆摘棉花,如何走最近?请你帮他选择经过的主要铁路线。 (5)乙图中①山脉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山脉北侧的盆地中多为固定沙丘而南侧多为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13.(2010年济南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世界上其他国家种植的大豆,大都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约2500年前传入朝鲜,2000年前传入日本,300年前在亚洲普及,1 739年传入法国,继而在欧洲种植,美国1 804年开始种植,20世纪,大豆种植扩展到非洲。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 材料二 下面是东北大豆与美国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kg) 生产成本 (元/kg) 生产方式东北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美国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材料三 读下面两图。 (1)描述北美一月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原因。 (2)从自然条件分析美国大豆主产区与东北大豆生产区共同的区位优势。 (3)简析造成东北大豆与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___________。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参考答案1~3.解析:本组题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题,结合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地形及季风气候的特征分析年降水量分布的成因主要是距海远近及东南季风影响。第2题,玉米普遍分布,集中分布在松辽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苹果主要分布在辽东丘陵地区。第3题,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黑土的不合理利用,湿地的不合理开发。而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不是本地区的主要问题。 答案:1.B 2.B 3.A 4~6.解析:图示地理事物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应为林区分布图;Ⅲ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应具有农田防护林作用;Ⅰ图例主要为天然林区,冬春季节东北降水少,空气干燥,应注意防火。答案:4.D 5.B 6.D 7.解析:从表中“自然资源效率”一栏可知,东南五省自然条件最优越。 答案:D 8.解析:东北地区和新疆地区人均耕地多,机械化水平高,故“人力效率”高。 答案:B 9.解析:东南五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充足,故“自然资源效率”高。答案:C 10.A 11.B 12.(1)甲图阴天日数多,降水多;乙图晴天日数多,降水少 (2)灌溉水源不足 推广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或滴灌技术),培育抗旱的作物品种 (3)重庆劳动力充足,新疆劳动力少;政府的政策引导;增加农民收入 (4)成渝线、宝成线、陇海线、南疆线 (5)天山北侧能够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的影响,降水多于天山南部地区,沙漠地区水分条件优于南部,因而多为固定沙丘;而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封闭型的,降水很少,所以沙漠中多为流动沙丘。 13.(1)西段:大致呈南北走向。原因:大陆西岸,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以及沿岸暖流影响,气温比同纬度东部高。 东段:大致呈东西走向。原因:主要受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影响。 (中段:向南凸出。原因:地势平坦,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大。东段: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原因: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水源较丰富。 (3)科技水平较低;经营粗放,劳动生产率低(或机械化水平低、单产低);热量相对不足。(4)A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