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 广东省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3 第2章 第1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训练 广东省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3 第2章 第1节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土地荒漠化是指因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丧失。据此回答1~3题。
1.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包括 ( )
①干旱地区 ②半干旱地区 ③半湿润地区 ④热带地区 ⑤草原牧区 ⑥高山地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面上升 ④酸雨影响
⑤风沙侵蚀 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A.①②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
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草
(2010年长沙统考)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完成4~6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 )
A.地形更崎岖 B.气候更干旱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
6.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 )
①草原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捕杀 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年湛江模拟)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7~9题。
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
7.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8.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9.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由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于2009年7月31日发布,此次区划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调节、提供产品与人居保障3类。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生态调节功能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图示地区的生态调节功能为 ( )
A.水源涵养 B.土壤保持
C.防风固沙 D.生物多样性保护
11.图示地区的生态保护方向为 ( )
A.建立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
B.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
C.退耕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
D.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二、综合题
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
(1)在景观图上方横线一端添绘箭头,正确表示形成流动沙丘的风向。流动沙丘主要是由风力的___________作用和沉积作用而形成。
(2)如果景观图表示的是撒哈拉中部的A区,那么它的形成与___________气压带有关;如果景观图表示的是新疆的B区,它的形成主要是受___________的影响;如果景观图表示的是南美太平洋沿岸的C区,除气压带和风带外,它的形成还与___________的影响有关。
(3)从图中看,北回归线附近绝大部分地区为荒漠,而我国东南部却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撒哈拉沙漠面积在不断扩大,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起主要作用。试分析其人为原因。

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流西走廊东北部,石洋河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为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1)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2)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勤地区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中,对土地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
(3)为使民勤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解析:根据题干对土地荒漠化的解释可知,在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草原牧区等地,因降水量少,常会出现风沙侵蚀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在半湿润地区,由于降水量较大,常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热带地区既可能受风沙侵蚀,也可能受水土流失影响;高山地区常受热量的制约导致土地退化。故上述各地都可能出现荒漠化,即D项正确。
答案:D
2.解析: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酸雨会使河湖水及土壤酸化,除此之外的其他各项都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即A项正确。
答案:A
3.解析:在塔里木盆地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不现实;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受水源限制;当地绿洲边缘的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樵采等引起的;退耕还草与还林结合形成体系才有效。
答案:B
4.A 5.B 6.A
7.解析:图中曲线显示,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是:0~40°,随坡度的加大,侵蚀强度加大;40°~90°,随坡度加大,侵蚀强度减弱。
答案:C
8.解析:坡面上侵蚀强度受坡度、径流量、流速、地表植被覆盖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坡度大,受雨面积小,虽然流速大,但径流量很小,因而侵蚀程度低。
答案:D
9.解析:图中的鱼鳞坑由于地势低洼,可以拦截径流,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在上游植树,有利于减少泥沙注入坑中,减少对坑的淤塞。
答案:B
10.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确定出该地区为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是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因而其生态调节功能为防风固沙。
答案:C
11.解析:为了防止塔里木河流域的荒漠化发展,应退耕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A、B、D项分别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调节功能的保护方向。
答案:C
12.解析:第(1)题,流动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第(2)题,A为热带荒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形成的,B为温带荒漠,成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C为热带荒漠,其形成除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外,还受秘鲁寒流影响,故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第(3)题,我国东南部没有形成荒漠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降水,另外还有台风的影响。第(4)题,撒哈拉沙漠周围荒漠化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压力大,过度垦殖和放牧,破坏了植被,使土地沙化。
答案:(1)箭头向左 搬运
(2)副热带高 海陆位置 秘鲁寒流
(3)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和台风给我国东南部带来丰沛的降水
(4)不合理的垦殖和放牧,草原遭到破坏,使土地沙化。
13.解析:全球变暖使蒸发加剧,造成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更为短缺,降水量减少;而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用水量增加,从而加剧了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其应对措施应从“节流”方面考虑。
答案:(1)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
(2)①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②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③湿地面积缩小等。
(3)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②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③调整产业结构;④科学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⑤防止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