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 广东省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3 第1章 第1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训练 广东省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3 第1章 第1节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模块三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图,分析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我国目前的农村、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初级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廉价劳动力

读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回答3~4题。
3.从原始社会至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
A.技术 B.气候
C.市场 D.交通
4.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国家政策 B.地形
C.光热资源 D.水源
(2010年盐城调研)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5~6题。(双选)

5.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省均位于第二级阶梯,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
B.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
C.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
D.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6.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
B.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
C.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
D.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读某区域略图,甲、乙、丙、丁四地都位于平原,且有河流和铁路经过。完成7~9题。
7.若早期钢铁厂设于甲地,主要优点是 ( )
A.接近煤铁产地 B.靠近市场
C.水运便利 D.劳工众多

8.后来甲地附近的能源和原料逐渐枯竭,但因技术进步,能够开采深层煤矿和冶炼含磷铁矿,于是在乙地设立新钢铁厂,主要原因是 ( )
A.有深层煤矿 B.位居含磷铁矿带
C.多露天煤田 D.表层铁矿丰富

9.现代一贯作业的大炼钢厂,若要进口质优价廉的铁矿,并出口钢铁产品,则应设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该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区域环境差异大

11.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但流量季节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二、综合题
12.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

材料二 经专家对植被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4类:①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杨树、刺槐等;②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③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沙棘等;④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
(1)概述图中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并说出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
(2)判断新城位于图中A、B、C的何处,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甲乙两居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
(3)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计划用杨树、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评价其生态意义。
(4)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层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

13.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格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经济带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上述经济带中,发展最早的是___________,依靠铁路交通
发展起来的是_________,具有水运优势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数字代表各经济带的经济中心,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3)图中乙处是两大经济带的交会城市,该城市以_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_工业最为著名,请分析该城市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4)图中的甲是我国未来的一条经济带,目前该经济带上主要的基础城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制约该经济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图中a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解析:我国大批劳动力由农村迁往城市。
答案:B
2.解析: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低价进口初级矿产品,加工成工业制成品后出口,以此获取高额利润。
答案:A
3.解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种植区域的范围不断扩大。
答案:A
4.解析: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不适宜水稻的种植。
答案:D
5.解析:甲为陕西,乙为山西,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但山西属中部经济地带,陕西属西部经济地带。丙为湖南,丁为江西,均属亚热带、中部经济地带。甲、乙以河流为界,丙、丁以山地为界。
答案:AB
6.解析:图中各省均以陆路交通为主。山西和陕西森林覆盖率低,木材不丰富。
答案:AD
7.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有露天煤田及表层铁矿。
答案:A
8.解析:乙地有深层煤矿且接近旧钢铁厂。
答案:A
9.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丁地处海湾,且有铁路连接。
答案:D
10.解析:甲、乙、丙、丁四区域的划分依据是植被;边界具有过渡性,是虚的;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相互间区域环境差异大。
答案:D
11.解析: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光照、热量都比较充足;乙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少,季节变化也小;丙区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答案:D
12.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短缺。C处交通便利,适合建新城。甲处地处河流上游,环境好,房价高。柠条是灌木,抗旱能力强,固沙效果好。砾石层能减少水分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利于瓜果糖分积累;可以有效地减少风沙对土壤的破坏。
答案:(1)根本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阻挡;气候干旱。主导区位因素:水。
(2)C。甲处房价高于乙处。原因是甲处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地势高、环境好,远离加工工业区。
(3)有利影响:柠条抗旱性强,固沙效果好。不利影响:杨树和柠条的生态效益低。原因是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而选择的树种耗水高。
(4)当地气候干旱、多风沙,蒸发旺盛;覆盖砾石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减少风对土壤侵蚀。
13.解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些初具规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经济带。总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是形成了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带、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带五个经济带,并形成了由沿海向内陆辐射的扇形发展格局。
答案:(1)沿海经济带 沿江经济带 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带 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带 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带 沿海经济带(或a) 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带(或c)、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带(或d)、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带(或e) 沿海经济带(或a)、沿江经济带(或b)
(2)上海 北京 广川 重庆
(3)钢铁 纺织 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其周边地区煤炭、铁矿、水能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武汉也是我国华中教育中心,科技、教育水平较高。
(4)南昌 长沙 贵阳 昆明 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多等。
(5)我国沿海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担负着对内提供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外引进外资和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信息的重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