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教学素材: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08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 教学素材: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08

资源简介

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08
(3)地下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影响越来越大,掌握地下水的分布特点,有利于人类更加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这部分的内容是复习的重点。复习时重在读图对比,灵活应用课本中的“自流水盆地示意图”,对潜水和承压水作对比复习。实际上该图示意出了承压水,也示意出了潜水,因为承压水的补给区就是潜水。这样,从中找出他们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复习的成效。
?
第四单元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知识要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   (1)人们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呈有规律的变化,来确定地球内部构造和物质状态。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它们的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有规律地变化。   (2)地震波波速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边连续的面,一个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在地下平均6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面叫莫覆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面。根据这两个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内部圈层及其特征:
名称
  深度(千米)
        主 要 特 征
地壳
(1)由各种岩石组成 (2)各地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平均6千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 (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地 幔
上地幔
(1)自上而下,铁镁含量增加 (2)上部(地下60-250到400千米)有一软流层 (3)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为岩石圈
下地幔
(1)铁镁含量继续增加 (2)温度、压力、密度继续增加 (3)呈可塑性固体
地核
外 核
(1)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 (2)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
 接近液体
内 核
  固体
?
二.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结构特点   (1)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平均33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6千米。   (2)双层结构:上层叫硅铝层,含硅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不连续分布);下层叫硅镁层,铝的成分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在地壳中普遍存在。   2.地壳中的矿物
矿物的概念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重要的造岩矿物
  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炼提取金属的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等。
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硬度较大,常呈柱状、锥状晶体;食盐是由氯和钠组成的,它是无色透明的四方颗粒。也有些矿物,化学成分相同,由于内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成分都是碳,但两者的性质截钛相反:金刚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矿物,石墨则是非常软的不透明的矿物。
  3.岩石和矿床
?
       岩  石
       矿    床
概念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岩石,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在岩石形成的过程中,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在一定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称为矿床。
分类
①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前者如花岗岩,后者如玄武岩 ②沉积岩,如砂岩、石灰岩等 ③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①内生矿床,主要由岩浆活动形成 ②外生矿床,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③变质岩,主要由变质作用形成
  4.物质组成和循环:
物质组成
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三.地壳运动   1.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又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类型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对地表的影响
  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使地表趋向平坦
内、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