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21 4. 我国对策 (1)颁布《森林法》,严禁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大力植树造林,规定每年种植3-5棵树为每位公民义务。故我国人工林面积已居世界第一。 (2)实施防护林重点工程 A、三北防护林 横贯"三北"13个省级政区的万里风沙线,防风固沙,保护水土,防护面积占国土40%以上。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覆盖长江中上游流域9个省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长江三峡工程的配套工程。 C、沿海防护林 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到广西北仑河口,防风浪护堤岸工程。 D、太行山绿化工程 太行山植被稀疏,水源涵养条件差,加重了华北水资源缺乏程度。 E、平原绿化工程 属于农田防护林系。四. 草原资源 1、概念:草场资源既包括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也包括高山草甸和河漫滩草甸。 2、世界分布 (1) 热带草原主要在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温带草原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 (2) 就国家而言,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美国、阿根廷、蒙古、新西兰等草场丰富。 3、我国概况 (1) 总面积居世界第二,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 (2) 我国主要草场分布有东北草原区,蒙甘宁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和南方草山区五大地区。 (3) 存在问题 靠天养畜、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沙化、碱化,载畜量越来越少。 (4) 对策 A、依据《草原法》加强管理,规定合理载畜量,定期轮牧或轮流打草 B、建设人工草场,扭转靠天养畜落后局面。五.水生动植物资源 1.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1/4,居世界第一。 2.珍稀水生动物有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等。 3. 问题 A,滥捕滥猎,使部分种类濒临灭绝。 B,海洋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衰退。六.自然保护区 1.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多种生态系统。 2.我国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名录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广东鼎湖山,贵州梵净山,福建武夷山,内蒙古锡林郭勒,湖北神农架,新疆博格达峰,江苏盐城,云南西双版纳,贵州茂兰,浙江天目山,黑龙江丰林,四川九寨沟与黄龙。七.矿产资源 1.概念 矿产是指富集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达成工农业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 2.世界概况 (1) 一个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广度和深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作为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标志。 (2)发达国家消费大部分矿产,并在掠夺和加工中牟取暴利;发展中国家开采、出口矿产资源,部分国家甚至在经济上依附于此.为此,发展中国家应发展民族资源加工工业。 (3)虽然某些矿产目前出现枯竭迹象,但随技术进步,我们利用类型会增多,品位要求会降低,综合利用程度会提高,我们利用矿产资源的前景是广阔的。 (4) 开矿存在的环境问题。 A. 露天采矿剥离岩土,导致水土流失。 B. 地下采矿形成采空区,导致地面沉陷,破坏地下水自流循环。 C. 废矿石占用大片土地。 D. 采矿"三废"污染环境。 3.我国特点 (1)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钨,钒,锌,钛,稀土,锑等储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矿种较齐全,资源配套较好的少数国家之一;矿业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三。 (2)铁等一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金刚石、铬、铂、钾盐等矿种短缺或不足。 (3)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我国三大伴生矿是攀枝花铁矿伴生钒钛矿,白云鄂博铁矿伴生稀土矿,金昌金川镍矿伴生多种金属。回收率低会浪费资源,造成污染。 (4) 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集中分布便于大规模开发,但运输压力大。 (5) 矿产资源形势严峻。尤其是石油,天然气 ,煤,钾,铁,铜这6种支柱性矿产探明储量严重不足。 4.对策 (1) 保护矿产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资源。 (2) 加强地质勘查,探明后备储量。 (3) 加强国际合作,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第一单元 资源[复习指导] 1、本章节内容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承接性知识,本身难度并不大,但资源构成较多,空间分布较繁,而这又往往是综合应用题中背景性材料,是答题的基础,因此要重点突破。特别是空间分布,象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大家可结合水热的地带规律来记忆;而矿产资源的分布虽更复杂,但它取决于地质条件,具有地质规律,如南岭一带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最富集的地区。 2、本章节内容基本上遵循概念分类-->特征分布-->利用-->问题与对策这么一条思维展开的。因此,复习时可以此为记忆主线,各类资源对比联系进而编构整章的知识网络,加深记忆。 3、学习本章后大家应形成科学的资源观,即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开发利用必然日益增加,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当务之急。如果我们对矿产资源能注重节约,综合利用并努力寻找替代品,对可再生资源注重保护,促进更新并充分加以利用,我们的前景是光明;但如果我们掠夺性开发,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则必然导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直接危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4、学习了本章知识还应形成正确的资源安全观,即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自身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一切自然资源,因此,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通过国际贸易出口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产品,进口我国稀缺资源产品;同时对国内稀缺资源和珍稀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对重要战略资源建立资源储备,为我国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第二单元 能源[知识要点]一 能源概述 1、概念 凡是能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 2、分类 (1)形成来源 A、 太阳辐射能 包括直接光热的狭义太阳能及固定或转化的其它形式如煤、石油等等。 B、 地球内能 包括地热和核能等。 C、天体引力产生的潮约能。 (2)利用状况 A、常规能源 多年大规模使用的能源为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和生物能等。 B、新能源 近年才被利用或重新利用的能源为核能、地热、潮汐能、太阳能、风能、沼气等。 (3)转换情况 A、一次能源 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天然能源。 B、二次能源 天然能源经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源,如电能、汽油、焦炭、煤气、蒸气等。二 煤炭 1、 优点 (1)分布广,储量大 (2)开发利用技术难度不大。 2、 缺点 (1)发热量、燃烧效率不高 (2)转送使用不太方便 (3)灰渣粉尖多,易污染环境 (4)非可再生资源 3、地质分布 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沉积盆地边缘 4、世界分布 (1)亚欧大陆中纬地带是最主要煤带 (2)北美洲美、加是另一重要煤带 (3)澳在利亚南非为南半球主要煤带。 5、我国分布 (1)地区 东北、西北、西南、东北丰富,但东北因工业发达仍需输入。 (2)省区 两山两河陕内蒙,还有皖北和苏北,黑新云贵也不少。 (3)山西储量最多占三分一,为建成能源基地,已建大秦运煤干线,在建朔黄运煤干线,并建坑口电站直接输出电能。三 石油、天然气 1 优点(1)发热量高(2)便于开采运输使用(3)基本是无灰燃料 2 缺点 (1)分布范围与储量均较小 (2)会污染环境 (3) 非可再生 3 地质分布 中生代及新生代的湖盆及大陆架上,故石油前景主要看沉积岩分布面积和体积及地质史上有机物质丰富程度。 4 世界分布 (1)中东号称"世界油库",储量占世界一半,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国家。 (2)拉美(委、墨)、非(尼、利、阿、埃)、俄、亚(中、印尼)、北美(美、加)、西欧(英、挪) 也不少。 5 我国分布 (1)大陆上探明储量主要在东北、华北。 (2)大陆上远景储油区在西 北塔里木盆地中、北部、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3)近海大陆架储油区有渤海、黄海南部、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四 水能 1、优点 (1)清洁、可再生 (2) 发电成本低、收益大 (3)综合效益为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改善环境等。 2、缺点 (1)工期长、投资大 (2)淹没损失大 (3)受季节影响,电量不稳定 3、地形条件 落差大的峡谷河段 4、世界分布 中、俄、巴西、美、加是水能蕴藏量前5位国家。 5、我国分布 主要集中于西南、中南(长江三峡、西江中上游)、西北(黄河上游)等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