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勇敢创新!大胆质疑!学习目标: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5种地形、前置测评:确立目标(教师问学生主动回答)5分钟填注世界地形图、教师口述目标自主探究:(让学生阅读课本29——32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等高线是把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中间高而四周低的地形是 ;相反,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是 ;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的地形是 ;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的地形是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是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 。3、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因此,平原地区等高线 ,山地的等高线 (密集、稀疏)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洋用 色表示,颜色越深,则表示海洋深度越 ,在陆地上,颜色越深的地方,地势就越 ,高山上的积雪、冰川用 表示。5、【2010天津市中考题】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所对应的地形景观素描图是( )A.甲 B.乙 C.丙 D.丁合作交流 :组长派发言人说出自己的答案,记录员记录意见不统一题目,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发言人展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仍不能解决的,教师给予答复(5分钟)题组训练:(让学生背诵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组内相互提问,教师抽查、10分钟)归纳总结:让学生归纳本节的知识点(2分钟)轻松测试:(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三、四个人上台做,教师抽查两三个组,公布答案,其余学生互评互改、最后教师强调错误较多的试题)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 (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高度 D、平均高度2、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示意图3、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是山顶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4、你知道我国的四川盆地吗 找一找,它与下列哪幅图所示的地形一致 ( )5、关于等高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图上等高线表示的高度是相对高度B、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C、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能判断坡度的陡缓D、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能判断地形的起伏8、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B ,D 。(2)甲地海拔为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 米。(3)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9、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是A 、B 、C 、D(2)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的地点是 ,理由是(3)甲在乙的 方向,该图的等高距是米。10、读右图回答: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答: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 表示 (地形),虚线表示 。(2)B点比C点高 米,B点的海拔高度为 米。(3)C点在B点的 方向。答案轻松测试1 B 2 C 3 C 4 B 5 A6 (1)鞍部 陡崖 (2)250米 100米 (3)西北7、(1)山脊 山顶 鞍部 山谷(2)D 山谷中,水流出口处在狭窄的两山脊相对出,便于施工。8、C C等高线稀疏,坡缓9、(1)山顶 山脊(2) 350米 400米(3)东北10、C C到A处坡缓11、(1)山顶 山脊 (2)350 400 (3)东北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