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优化新题)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名师精讲教案 第21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作业+优化新题)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名师精讲教案 第21讲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是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1~2题。
1.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能源 B.技术
C.原料 D.市场
2.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
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该生态产业园区的核心企业为制糖厂,制糖工业属原料导向型工业。第2题,由图中分析该生态产业园区的各企业间并不完全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也就不完全是因为技术协作来带动企业间的集聚;市场竞争时刻存在;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答案:1.C 2.D
(2010年江苏南通调研)读“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完成3~5题。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
A.食品加工业 B.电子制造业
C.服装制造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
4.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
A.技术因素 B.自然资源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市场因素
5.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  )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人口迁移 D.西气东输
解析:据图可读出,明显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市场因素导致该产业向我国东南沿海集中,并引起大量民工由内地迁往东南沿海。
答案:3.C 4.D 5.C
右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简图,读图回答6~7题。
6.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①石油化工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机械工业 ④有色冶金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②接近原料、燃料基地,节省运输成本
③利于集中治污
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6题,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丰富,均适宜发展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第7题,为节省运输成本,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两地区均接近原料、燃料基地,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答案:6.B 7.D
(2010年如皋模拟)读欧洲部分区域简图,回答8~9题。
8.甲为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该区(  )
A.资本集中程度高
B.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C.生产过程较分散
D.以高技术工业为主
9.与图中乙处经济作物密切相关的工业部门是(  )
A.家具制造业
B.葡萄酒酿造业
C.服装工业
D.制糖工业
解析:由图可知:甲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是以轻工业、中小企业为主和分散经营为模式的工业区;乙为法国地中海沿岸的亚热带水果种植区,尤其是葡萄种植为法国葡萄酒酿造业提供了优质原料。
答案:8.C 9.B
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11.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B.交通便利,便于集聚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12.关于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重点发展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解析:第10题,结合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域地理知识可知,鞍山矿产资源丰富是形成钢铁工业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第11题,钢铁工业生产过程复杂,工业联系多,产品之间往往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第12题,鞍钢缺乏发展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所以未来重点应是通过“综合整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答案:10.D 11.A 12.B
如图为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京海淀区,目前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有50多家在此登记注册,其中包括三井特产、NTT株式会社、西门子公司、惠普公司、宝洁公司、摩托罗拉、微软公司等。读图,回答13~15题。
13.世界著名公司纷纷落脚此
地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劳动力和地价便宜 ②优惠的政策条件 ③环境优美,大气质量好 ④人才优势,信息高效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4.与材料中布局相似的区域有 (  )
①英国的伯明翰地区 ②印度的班加罗尔 ③日本东京附近的筑波地区 ④荷兰的鹿特丹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主要表现在 (  )
①环境优美 ②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④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中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北京海淀区高校科研机构众多,政策优惠吸引大量国外高新技术产业落户。班加罗尔和筑波都是高科技中心。欧美日高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高速交通发达,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条件优越。
答案:13.D 14.B 15.C
二、综合题
16.目前,世界钢铁工业按布局可分为两种类型,根据下面“世界部分著名钢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中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钢铁中心①~⑧中:A.与德国鲁尔区布局格局类似的有    ;B.与首钢曹妃甸钢铁基地布局格局类似的有    。
(2)试分析A、B两种类型布局格局的特点。
答案:(1)①②④⑥⑧ ③⑤⑦
(2)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或在大型铁矿、煤矿附近。B:充分利用水运,在沿海港口建造钢铁企业,有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17.(PK重点线)下图为“东北亚地区局部图”,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据新华社日本福冈2009年10月10日电 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会议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和韩国总统李明博出席会议,会议由温家宝主持。三国领导人积极评价三国合作的进展,确定了今后的合作方向,提出了新的合作倡议,并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重要共识。
材料2:东北亚经济圈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中国和蒙古的东部地区。
(1)请分析图中A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2)关于A地区工业发展前景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继续发展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工业
B.调整工业结构,走高技术、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C.优化环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大量进口石油,发展石化工业
(3)图中C国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国著名的新兴微电子工业中心在________(岛),其发展需要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B城市有该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________,比较B所在国家和C国发展电子工业的条件:
国家 C B所在国家
不同点 科研费用
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
专业化分工体系
市场制度和法规
环境条件
相同点
答案:(1)区位优势: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区内联系密切,集聚效应好,劳动力充足。
存在的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结构单一,技术设备落后。
(2)BC
(3)该国多港湾,海运条件好 九州岛 重视教育,科技水平高
(4)中关村
国家 C B所在国家
不同点 科研费用 充足 不足
科技创新 丰富(较多) 较少
知识产权 多 少
专业化分工体系 已经形成 尚未形成
市场制度和法规 已经完善和健全 尚未完善和健全
环境条件 优美(好) 较差
相同点 临近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支持;交通便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能反映图中①的事例有(  )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
B.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
C.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的集聚
D.体积小、质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集聚
2.关于图中②③④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只能自发形成,不能规划建设
B.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简单,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城
C.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方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
D.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了过程⑤,形成了工业重镇
解析:本题组从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联系图切入,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第1题,科技要求高的工业常常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故B项错误;C、D两项属工业分散。第2题,工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地域有的是自发形成的,也有的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复杂,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
答案:1.A 2.C
(2010年江苏南通调研)图1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2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3~4题。
3.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B.交通便捷
C.气候宜人 D.水源充足
4.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
解析:美国硅谷工业区是以微电子工业为核心,而德国鲁尔区是以传统工业为主,都是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
答案:3.B 4.C
5.下图中所示城市为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B。由图可知:①为美国芝加哥(五大湖沿岸工业区),③为日本神户(阪神工业区),④为英国伯明翰(南部工业区),均为传统工业区;②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
6.图A中的工业区是世界著名的鲁尔工业区,这里也有世界著名的城市群。图B是“德国城市间客流量在100万人以上的客流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图A中的农业区应主要发展    业,试评价其发展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2)钢铁工业曾经是鲁尔工业区最核心的工业部门。试分析鲁尔工业区发展钢铁生产的有利条件。
(3)图B中客流量最大的城市是    城(填字母),简析其原因。
(4)从国土的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比较,客运量较大的是   方向,试简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德国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故图A中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乳畜业。农业的区位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第(2)题,主要考查鲁尔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第(3)、(4)题,结合图B分析可知客流量最大的是c城,客流量较大的是南北方向,再结合德国的相关区域地理知识可分析其原因。
答案:(1)乳畜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较为湿润的气候;水源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任答两点即可) (2)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等。(任答三点即可) (3)c c城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南北交通的中心;是德国西部的经济中心;位于重要的工业区;交通运输方式多样等。(任答两点即可) (4)南北 中部多山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于南北地区;南北部农业生产类型存在差异,农产品具有互补性,运输需求大;国土沿南北伸展。(任答两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