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能源[知识要点]一 能源概述1、概念 凡是能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2、分类(1)形成来源A、 太阳辐射能 包括直接光热的狭义太阳能及固定或转化的其它形式如煤、石油等等。B、 地球内能 包括地热和核能等。C、天体引力产生的潮约能。(2)利用状况A、常规能源 多年大规模使用的能源为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和生物能等。B、新能源 近年才被利用或重新利用的能源为核能、地热、潮汐能、太阳能、风能、沼气等。(3)转换情况A、一次能源 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天然能源。B、二次能源 天然能源经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源,如电能、汽油、焦炭、煤气、蒸气等。二 煤炭1、 优点(1)分布广,储量大(2)开发利用技术难度不大。2、 缺点(1)发热量、燃烧效率不高(2)转送使用不太方便(3)灰渣粉尖多,易污染环境(4)非可再生资源3、地质分布 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沉积盆地边缘4、世界分布(1)亚欧大陆中纬地带是最主要煤带(2)北美洲美、加是另一重要煤带(3)澳在利亚南非为南半球主要煤带。5、我国分布(1)地区 东北、西北、西南、东北丰富,但东北因工业发达仍需输入。(2)省区 两山两河陕内蒙,还有皖北和苏北,黑新云贵也不少。(3)山西储量最多占三分一,为建成能源基地,已建大秦运煤干线,在建朔黄运煤干线,并建坑口电站直接输出电能。三 石油、天然气1 优点(1)发热量高(2)便于开采运输使用(3)基本是无灰燃料2 缺点(1)分布范围与储量均较小(2)会污染环境(3)非可再生3 地质分布 中生代及新生代的湖盆及大陆架上,故石油前景主要看沉积岩分布面积和体积及地质史上有机物质丰富程度。4 世界分布(1)中东号称"世界油库",储量占世界一半,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国家。(2)拉美(委、墨)、非(尼、利、阿、埃)、俄、亚(中、印尼)、北美(美、加)、西欧(英、挪) 也不少。5 我国分布(1)大陆上探明储量主要在东北、华北。(2)大陆上远景储油区在西 北塔里木盆地中、北部、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3)近海大陆架储油区有渤海、黄海南部、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四 水能1、优点(1)清洁、可再生(2) 发电成本低、收益大(3)综合效益为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改善环境等。2、缺点(1)工期长、投资大(2)淹没损失大(3)受季节影响,电量不稳定3、地形条件 落差大的峡谷河段4、世界分布 中、俄、巴西、美、加是水能蕴藏量前5位国家。5、我国分布 主要集中于西南、中南(长江三峡、西江中上游)、西北(黄河上游)等地区。五 生物能1、概念:用动物或植物的能量作能源 。2、利用差异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秸秆燃料饲料、肥料牛等大牲畜役力乳、肉用3、我国利用存在问题(1)秸秆无法还田,土壤肥力下降(2)滥伐乱铲,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生态恶化4、对策(1)开源 造薪炭林;使用沼气;开发小水电;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源。(2)节流 推广省柴灶是最迅速、最现实、最有效措施。六 核能1、优点(1)能量密集、运输量小(2)地区适应性强(3)运转费用低收益大(4)较清洁2、缺点(1)投资大、建设周期长(2)技术要求高(3)非可再生3、机制(1)铀等放射性元素的核裂变反应(2)氘氚混合物的核聚变反应4、世界状况(1)美国核电总量最大,俄、法、日也很大(2)法国核电比重最大,占该国总发电量72.7%。(3)铀矿丰富的国家有澳、美、加、俄和南非。5、我国目前仅有两座核电站,一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的浙江秦山核电站;二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七 太阳能1 优点(1)清洁(2)可再生2 缺点(1)分散(2)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3 世界状况 日、秘、希、美、澳都开始试验开发利用。4 我国状况 沿大兴安岭西南坡到京西到兰州、昆明到藏南一线以西、以北太阳能丰富,特别是藏北高原最丰富,拉萨号称"日光城"。八 沼气1 概念 有机物质发酵后产生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CH4 。2 优点(1)清洁(2)原料丰富且可再生(3)分散制取就地使用,投资少,建设快(4)具综合效益,即残渣还田,提高肥力;间接保护植物,减少水土流失,使农业生态成良性循环。故是我国农村较理想的能源。3 缺点 北方冬温低,利用季节短。九 能源问题1 能源消费构成(1)概念 消费的各类能源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2)世界 80年代以来,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占60%左右,煤占30%左右,核电迅速增加,接近10%.(3)中国 70年代以来,以煤为主占75%左右,石油、天然气约占20%,水电约5%.2 产、销状况(1)世界A、非洲、拉美、中东地区产大于销;除加、英等少数国家外,发达国家消大于产。故中东满足西欧、北美、日本需要;拉美满足西半球需要;北非满足西欧需要。B、世界多数国家(120多个)消大于产,都需进口能源。(2)中国A、华北、西南、西北产大于消;华东、华南、东北消大于产。B、北煤南运,北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气东输。3、问题(1) 世界A、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输出国为反对工业大国控制、掠夺实行限产提价,引起油价上涨,出现所谓能源危机。B、20世纪80年代英、挪、墨等国石油产量猛增,以及发达国家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技术快速提高,消费量相对下降,引起油价下降。(2) 中国A、人均能源消费量少,单位能耗高。B、能源形势严峻,石油已不能满足需求,未来将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复习指导]1、本章涉及的基本概念较多,因此大家首先要尽可能完整、准确、科学地记住概念;同时运用表解法辨析比较加深理解。如对能源分类这一知识点,门类多,且多交叉重合,可列下表对比,就可比较清晰了解其间的关系。形成来源能否再生太阳辐射能内能潮汐能非可再生可再生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沼气核能、地热潮汐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等再为对具体能源的特点与分布可列下表进行比较,加深记忆。能源特点分布优点缺点自然位置中国世界煤油气水能等等2、本章涉及地理统计图表内容很丰富,有多种坐标图及简略结构图。复习时应熟练判读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的数量或等级,进而归纳总结相关地理事物特征及其规律的异同。如课本中世界七大石油区探明储量的比较图和"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地区分布图"都是扇状比例结构图,很直观地反应各地区数量等级排序,进而可推出它们空间分布规律;又如课本中"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和"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它们属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曲线与柱状混合图,很形象地反应了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两图比较又可推出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特点与变化规律的异同。另外,复习时还要善于将多种坐标图、结构图与原始数字表格联想互换,从图形中读懂数据,从数据中绘制图形变换图式,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图表分析方面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3、各能源类型的空间分布一定要落实到地图上,并与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相关内容适当联系起来,从而促进自己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双向互动。例如中国煤的分布,结合初中高中内容有以下几个层次内容,第一从地区来说,华北、西南、西北、东北,其中华北约占60%;第二从省区来说,两山两河陕内蒙,还有皖北和苏北,黑新云贵也不少;第三从主要矿产地来说,(黑)鸡、鸭、鹤,(辽)顺、新,(冀)开、峰(豫)平,(皖)淮北(鲁)兖,(江)徐徐(晋)大、西、阳。同时,结合时事部分,陕、内蒙交界的大型煤矿神府---东胜,到山西特大型露天煤矿平朔,已建成运煤干线,并正在修建朔州到河北黄骅港的朔黄运煤干线,再加上已建成的大秦线、焦作--兖州--石臼所线,保证了晋、陕、内蒙古煤外运的畅通。又如石油分布,中国来看,陆上的石油主要在东北、华北,远景区在新疆的塔里木、吐哈及准噶尔三盆地;海上远景区有渤海、黄海南部、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等海域;主要矿产地有东北的黑龙江大庆油田、辽宁辽油田、华北的山东胜利油田、冀津的华北油田、鲁豫交界的中原油田,西北的甘肃玉门、青海冷湖、北疆克拉玛依、南疆塔中与塔北等。世界来看,主要在中东波斯湾沿岸,占世界储量一半以上;主要产油国有中东的两特两伊阿联酋,墨西哥湾沿岸的美、墨,加勒比海马拉开波盆地的委内瑞拉,北非地中海沿岸的利比亚、阿尔及利来和埃及,几内亚湾沿岸尼日利亚,东欧俄罗斯(秋明油田),西欧北海沿岸英、挪,东南亚印尼(苏门答腊岛)等。4、关注重大能源时事内容。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启动工程,也是我国重大的能源基础工程。西电东送工程是指川、云、贵、桂、陕、内蒙古的水电、火电向华南、华东、华北电网输送;其中北线工程由陕西、内蒙向华北电网输送;中线工程由四川等向华中华东电网输送;南线工程由云南、贵州、广西等向华南电网输送,该线已于2000年11月动工兴建。西气东输工程是指将塔里木气田(轮南)、陕甘宁气田(靖边)的天然气通过管道向上海方向输送,另还向北京输送。它们的意义在于第一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获得西部开发所急需启动资金,有效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东部耗能大的工业西移,促进西部大发展;第二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为东部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电力,改善东部城市环境,解决日渐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