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测试卷社会·法治试题卷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有两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祝你成功!卷 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邹容《革命军》中的“革命”对象主要指A.腐朽的清政府 B.独裁的国民党 C.贪婪的外国列强 D.愚昧的封建文人溥仪在《我的前半身》中曾记载,“……这时前门外有些铺子也大为兴隆。成衣铺赶制龙旗发卖,清朝袍褂成了刚封了官的遗老们争购的畅销货。纷纷有人去央求用马尾给做假发辫”。据此,回答2—3题。2.《我的前半身》这段文字描绘的历史时期是A.清朝政府统治末期 B.辛亥革命时期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国共两党对峙期间3.从这段文字描绘中可以推导出的历史认识有①封建旧文化的毒害根深蒂固 ②外国列强与封建势力相互勾结③君主制度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求 ④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挽救中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4题图)4.右侧油画记录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一历史事件是A.井冈山会师 B.发起南昌起义 C.胜利完成长征 D.第一次国共合作5.“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一论断精准无误地诠释了中国革命历程中的挫折与成功,符合该论断的史实是①“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③创建根据地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④张学良和杨虎城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大搞所谓铁壁合围、反复扫荡,制造一个个“无人区”。这些“无人区”主要位于A.东北地区 B.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 C.上海、南京 D.国民党的后方城市读“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年代尺。据此,回答7—8题。 (二战全面爆发1939.9不列颠之战1940.7莫斯科保卫战1941.10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A事件1944柏林战役1945.4)7.对照年代尺,“A事件”应是A.诺曼底登陆 B.开罗会议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珍珠港事件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基本要求,以下史实与论点对应正确的是A.不列颠之战——联军掌握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B.莫斯科保卫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顶峰 C.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是苏德战争的根本转折点 D.柏林战役——战役促使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9.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习“两种命运的决战”一课后,开展以“人心向背的较量”为主题的小论文撰写活动,其中不适合引用的材料是A.亲赴重庆谈判 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群众支援淮海战役10.“蒋介石曾自命为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人,然而真正继承并完成了孙中山事业的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史学家陈旭麓这句话中的“完成”是指A.抗日战争胜利 B.第一次国共合作 C.北伐胜利进军 D.新中国成立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532名人大代表通过差额票决的方式,选出了2019年度温州“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据此,回答11-13题。11.与上述内容直接关联的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2.其中增加城市书房、百姓书屋、文化驿站、文化礼堂等场所的“民生实事”项目备受推崇,这是因为文化①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所在 ②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③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④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自启动“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征集工作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民意抽样调查工作,向人大联络站等平台建言献策。这表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民主协商14. 2019年7月,某市召开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要求创建示范学校,列入德育课程并开展校内外垃圾分类活动,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这一举措彰显了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读漫画“补齐短板”。据此,回答15-16题。15.漫画“补齐短板”反映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①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②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 ③社会具体制度还不完善④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均衡 (第15—16题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推动“协调发展”,就要努力“补齐短板”,以下做法符合要求的有①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③实行地方保护,防止资源外流 ④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脱贫攻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近年来,温州政府深入实施推动科技企业发展行动,创新开展企业培育计划;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市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30.46亿元,同比增长8.7%。这表明A.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B.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推动发展需要搭建创新平台 D.保护知识产权就是要尊重创造、保护创新18.自4月起,瑞安市全面铺开工艺落后、污染防治能力低下、减排效益差等行业的整治行动,根据省市相关污染整治文件要求,对未取得环保手续需要关停的企业,限期依法完成停业、关闭。上述行动体现了政府在行使职权时要做到A.政务公开 B.提供公共服务 C.依法行政 D.保障公民权益近来外国分裂势力与港独分子借 “修例风波”扰乱香港,分裂国家。据此,回答19-20题。19.该事件受到国人高度关注,是因为①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②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 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习近平指出,香港持续发生的激进暴力犯罪行为,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对“一国两制”解读正确的是① 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② 基本方针 反对分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③ 成功的实践 香港、澳门、台湾④ 自治形式 实行高度自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卷 Ⅱ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0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环大罗山(注:位于温州市区东南部,毗邻瑞安)科创走廊是我市打造的十大高能级创新平台龙头,被市委市政府摆上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新闻链接1: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强调,要尽快完成科创走廊的规划编制,充分结合温州高教园区的人文元素、大罗山及三垟湿地的生态元素、温州产业的特色元素,精准对接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新闻链接1”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市推动建设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的原因。(2分)新闻链接2:(据温州日报)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坐拥“温州绿肺”三垟湿地和城市重要生态屏障大罗山,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大罗山四周集聚着诸如浙南科技城、温州高教园区、智能制造小镇、生命科学小镇等创新“元素”。同时,环大罗山区域还是我市民营企业的重要集聚地,也是科创资源的重要集聚区,这里的GDP、高新技术增加值均超过全市的四分之一。(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市推动建设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的有利因素。(6分)(3)推动创新,你我共参与。请你为家乡经济建设提一点建议。(2分)22.(10分) (国家机构) (“投票选举”“禁区”)(1)图片“投票选举”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哪一特征?(2分)(2)从厉行法治的角度,对图片“禁区”进行解读。(4分)(3)作为新时代的公民,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如何参与民主生活?(4分)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昨日的呐喊】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8年1月15日)(1)依据材料,指出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事件开始的标志。(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该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内涵。(4分)【今日的号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7年,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2019年)(3)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谈谈你对“今日的号召”的理解。(4分)【明日的目标】(4)2019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又一年,即将迎来 ▲ 的奋斗目标(2分)24.(12分) 伟大历史人物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熠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主要得到了来自海外的中国商人的支持,在夏威夷创办小团体。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都到他的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但在1911年10月10日,汉口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尽管缺乏配合,革命运动仍迅速席卷全国。……身在美国的孙中山立刻回国,建立了新的政权组织并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阅读材料,指出孙中山参与的两件重要历史事件。(4分)材料二:1919年2月,李大钊在写了《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后,曾大声呼吁青年到农村去,改造农村。……“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结合具体历史背景,谈谈你对“新陈代谢的另一页”的理解。(4分)材料三:“如果战争爆发,我们绝不可能按兵不动。我们将不得不参战,但我们必须是最后一个参战。我们参战的目的是为了在天平上放上一个决定性的砝码,这个砝码将使天平倾斜。”——斯大林于1939年的讲话(3)你是否认同斯大林当时的讲话?请做出判断并阐释理由。(4分)25.(14分)九年级某小组同学为撰写历史与社会小论文,编制提纲、搜集资料并开展探究活动。【提纲】 (主题: ▲ 范围:20世纪第二个十年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关键事件:中共一大召开、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研究方式:查阅文献、小组研讨、文本撰写等) (图8 “五四运动”画作)(1)根据上述提纲,为该同学准备撰写的小论文拟一个主题。(2分)【资料】同学们通过知识小卡片的方式整理撰写素材 (卡片三:史实: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报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变及总任务要求。理由: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卡片二:史实: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家扩大会议,纠正左倾错误并成立军事指挥小组。理由: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卡片一:史实: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后在嘉兴南湖)召开,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名称及奋斗目标。理由: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2)除给定史料外,仿造卡片再提供一则符合撰写要求的史料并陈述理由。(4分)【探究】尽管局势发展中还有跌宕起伏,但国内政治问题的中心一环——停止内战——已经实现,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历史的潮流已不可逆转地向着实行团结抗日的阶段过渡了。——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3)上述评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2分)【提炼】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经了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样两个阶段。近代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提炼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晰,史论结合,论证严密)(6分)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测试卷社会·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A A B A C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B D B B C C C B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评分建议:在非选择题的阅卷评分标准中,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确,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21.(10分)(1)创新驱动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温州经济发展的需要。(2分,仅写有利于推动温州经济发展给1分)(2)政府重视并支持科创走廊的建设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自然环境良好,为科创走廊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拥有科技城、高教园区等人才基地,为科创走廊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我市具有良好的民营经济基础,便于科创成果转化为产出。(4分,写出两个方面即可)(3)答案能够涉及两个点:“创新”与“经济建设”,表述具体即可。例如,结合瑞安地理环境,建设(引入)互联网贸易产业园区等。(2分,建议往宽处给)22.(10分)(1)人民当家作主(2分)(2)司法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要求做到公正司法,捍卫公平正义;政府权力来源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做到严格执法,不得干扰司法。(4分,只出现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而未说明,只能给2分)(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增强民主意识。(4分,前者强调主动参与,后者强调依法参与)23.(14分)(1)新文化运动(2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2分,人物和刊物名称必须具备,名称两者皆可)(2)“反对旧礼教”“救治中国”等彰显了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内涵;“断头流血,不推辞”等彰显了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的内涵。(4分,建议联系材料,若笼统写出民族精神的内涵,酌情扣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4分,分两方面理解,一是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二是对世界、社会的发展意义;如学生未采用课本语句,看是否符合两个方面理解,酌情给分)(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分)24.(12分)(1)创办革命团体兴中会;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被选为临时大总统。(4分,两则事件)(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心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说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4分,一是思想,二是创造条件)(3)以下三种答案均可,共4分,选择1分,分析3分,只选择无分析不给分)①认同。斯大林认同苏联在战争爆发后将卷入其中,但为了避免德国率先进攻,保存自身实力,期望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两败俱伤,最终自身得利,因此同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是战略上的选择。②不认同。在德国人完成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进攻后,集中优势兵力进攻苏联,斯大林的做法使苏联坐以待毙,在苏德战争前期损失惨重,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③部分认同。①②中提法相结合。25.(14分)(1)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中共或中国共产党的成长。(2分,关键词“中国共产党”)(2)史实: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分)理由:中国共产党带来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亦可,但必须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有直接关联)(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分,写“全国上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给1分)(4)本题采用分层评价,评价量表如下:(6分,其中观点1分,论证4分,综述1分)示例:提出观点: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选择。(1分,基本符合或接近这一观点要求)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便确立了党纲及奋斗目标,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为革命指明方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长征途中,认清国情,纠正错误,挽救了红军与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在解放战争时期,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为取得全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做好准备;新中国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4分,写出四个方面即可,史实+影响)综上所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屹立前头,成为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