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气温与降水(第二课时) 序号:8预习导学:1、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 ,从时间上看,我国大部分地方降水 ,多集中于 ;南方 ,北方 ,有的年份降水多, , 。从空间上看,我国降水量。2、依据 状况,可以把我国划分为 、 、 、 四类干湿地区。自学要求及内容(部分超前学习的同学)1、 读33页中国降水量分布,总结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2、读33页图2.9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思考活动1—2题。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完成活动第3题,总结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读34页图2.10北京1951—200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思考活动1—2题,补充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3、读图2.11掌握干湿地区的划分与界线。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在进行一次旅行,这次我们不是南北旅行,而是东南—西北旅行,这次旅行的任务有两个:任务一:通过当地气象台总结当地降水量状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当地年降水量的情况。2、当地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情况)任务二:实地观察当地的植被情况,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旅行)起始站:宝岛台湾的台北市(观察图2.9总结台北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的变化,植被情况阅读学案中的材料),参考资料:台北由于具有高温多雨的优越条件,为台湾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第二站:湖北武汉市(学生观察图2.9),参考资料:武汉市的植物品种繁多,据1979年不完全统计,蕨类和种子植物有106科、607属、1 066种。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第三站,陕西西安市,参考资料:北京多年平均降水量(包括降雨、雪、冰雹等)是626毫米。北京在7—8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第四站:甘肃兰州(学生观察图2.6),参考资料:甘肃的植被以草原为主,也有少量的森林)。第五站:新疆乌鲁木齐(观察图2.9)参考资料:乌鲁木齐周围是大量的沙漠,著名的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点 台北 武汉 西安 兰州 乌鲁木齐年降水量月降水量植被学生分组活动:由年降水量得出的结论 。由月降水量得出的结论 。降水总的特点:从时间上看。从空间上看。师生质疑:时间降水分布的结论。回到山东,补充结论。分组活动:读图2.10完成活动题第1—2题。补充降水量的变化 。小练习:1、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降水年际变化大B、由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C、北方多、南方少D、夏秋多,春冬少。2、下列地区中,降水季节比变化最大的是(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南丘陵二、干湿地区的分布旅行中关于植被的处理,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以此作为任务布置。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各地的植被不同。以乌鲁木齐为例讲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得出干湿状况的定义。学生自学34页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干湿状况,可以把我国分为 、 、 、 。重点强调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地区的东部和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森林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南部和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4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 草原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小练习1、下列关于干湿地区和温度带说法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在湿润地区、暖温带B.华北平原在半湿润地区、中温带C.四川盆地在湿润地区、亚热带D.海南岛在湿润地区、亚热带2.有我国“雨极”之称的是( )A.托克逊 B.香港 C.曾母暗沙 D.火烧察3.下列地形区中,全部在十旱地区的是( )A.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