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统编版】(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复习课件: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统编版】(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统编教材七上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目录

政权分立


江南开发
科技文化
民族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交融的重要场所。内迁的鲜卑族政权通过改革促进了生活习俗、政权组织等方面的民族交融趋势,与此同时,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同,促成了统一王朝的形成。





写到前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融合。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成果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农业技术领先世界,中医学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天文学、数学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官渡之战形势图
赤壁之战形势图
淝水之战形势图






三国:220-280
西晋
220-266
221-263
222-280
266-316
317-420
十六国
东晋
304-439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439-581

南朝:420-589


政权分立
589
“三国鼎立”新课标表述
学习要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学习提示:了解古代以少胜多战役中的智慧。
学习延伸:了解三国的史实与《三国演义》
描述的区别。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政权分立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公元208年
公元200年
赤壁
官渡
曹操VS孙刘联军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曹操胜利


为以后统一北 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材料一:毛玠语太祖(曹操)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接纳)其言。
—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沮授说绍(袁绍)云:“宜迎大驾,挟天子以令诸侯。修耕种,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弗(不)能用。
——陈寿《三国志》
请思考:
(1)谋士给曹操和袁绍提出的建议中有哪些相同的措施?
(2)措施相同,为何最终曹操胜利袁绍失败?

政权分立
220年 曹丕 (北方)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陈寿《三国志》
221年 刘
备 (成都平原)黍稷油油,粳稻莫莫。 ——《蜀都赋》
229年 孙权称帝 (吴国的立国方针)“务农重谷”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古代史》
林立 鼎立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群雄并起、政权林立
三个局部统一政权
减少 增加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760万
1600万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呢?
(2019·广东)3.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D
(桂林中考)右图是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为主题而发行的一套纪念金币。下列有关官渡之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三国时期
B.袁绍被杀
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
D.曹操火烧袁绍全部军粮
D

真题在线
(2019·山西)18.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各种力量之间相对稳定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发展。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答:







政权分立
曹操眼中的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曹操说:……设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
帝,几人称王。 ——《让县自明本志令》

老百姓眼中的曹操
宁可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
吾好梦中杀人 。 ——《三国演义》
史学家眼中的曹操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超出普通世人)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京剧中的曹操脸谱形象

政权分立
灭吴统一
优待大地主
大封同姓王
民族内迁
八王之乱
王与马共天下
前秦苻坚改革
淝水之战
南方稳定
经济发展
前秦土崩瓦解
再度分裂混战
1.宋、齐、梁、陈都定都建康 2.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3.梁武帝萧衍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腐败。
“西晋的西晋的兴亡”课标新表述
学习要点:西晋的兴亡;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学
列举成语
投鞭断流等

政权分立
(2019·安徽)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将文本粘贴到此处

民族交融
A.在中国古代,山西地区最早出现了城市
B.先秦时期,山西的古代城市已初具规模
C.都城迁至大同的北魏政权由鲜卑族建立
D.少数民族建都山西境内,促进民族交融
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蒙古草原上的匈奴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鲜卑族的另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鲜卑族一部分迁到辽宁
(2019·山西百校联考一)山西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古代城市早在先秦时期已初具规模。……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在山西建都。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匈奴刘渊正式称帝,迁都平阳(今临汾西南二十里金殿乡)。公元385年,前秦苻丕在晋阳称帝。北魏天兴元年(398年)七月,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至平城(今大同市),大同成为山西北部第一个建都的城市。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新课标表述
学习要点: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将文本粘贴到此处

民族交融
(2019·湖北孝感)2.“皇帝对胡汉联姻非常高兴,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与汉族官僚的女儿联姻;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姓氏改为‘元宏’。”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回族的形成 D.唐蕃“和同为一家”
B
(2019·湖南衡阳)2.“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 )
A.严禁贪污 B.颁布均田令
C.迁都洛阳 D.实行汉化政策
D
(2019·山东聊城)4.迁都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单)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D

民族交融
(2019·山西中考方向卷)3.“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上述材料反映了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呈现的特点是( )
①以汉族为主 ②各民族相互学习
③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差异完全消失 ④交融方式多样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2018·山东聊城)5.“(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
A

江南开发
(2018·山东青岛)7.“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A
“江南地区的开发”新课标表述 学习要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学

江南开发
(2019·江苏连云港)21.《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
A.得到大规模开发 B.自然条件优越 C.人口数量增加 D.社会环境安定
(2018·湖南株洲)3.右图是小华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 )
A.江南的开发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民族关系的发展
A
A

阅读下列材料:(5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分)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1分)
答案:
(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1分)
(2)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
③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
④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的发展;
⑤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3分)
(3)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1分)
江南开发

知识拓展:
1.北方人口南迁是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南方政局稳定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前提。
2.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江南开发
(山东中考)右图中的人物是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介绍的农业生产经验全都来源于走访
B.他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
C.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他的书中强调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
农学:贾思勰
知识拓展:
1.北朝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2.《齐民要术》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齐民要术》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4.《齐民要术》影响: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

科技文化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新课标表述
学习要点:《齐民要术》;祖冲之;书法、绘画和
雕塑的艺术成就。
学习提示: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日常生活中的农历知识。

左图中的人物是南朝杰出的科学家——( )
成就:
——数学方面:运用刘徽割圆术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天文历法: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
——机械制造:祖冲之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 、千里船等
祖冲之
大明历
水碓磨
科学家:祖冲之
科技文化
(2019·江苏南京)3.“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
A.华佗 B.祖冲之 C.毕昇 D.汤显祖
B
(2019·山东青岛)7.2011 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将每年的 3 月 14 日设为国际圆周率日。中国古代有一位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位科学家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钟繇 D.王羲之
A

科技文化
(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2.关于右图中包含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此书的作者应该是汉族人桑君长
B.书影上的后魏是指三国时的曹魏
C.该书是为地理著作《水经》作的注D.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
C
(2019·江苏无锡)3.祖冲之是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历法、数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下列属于祖冲之成就的是( )
A.撰写了《齐民要术》 B.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创作了《洛神赋图》 D.创造了“割圆术”
B

书法
《宣示表》
锺繇(曹魏)
《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东晋)
绘画
雕塑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顾恺之(东晋)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顾恺之(东晋)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科技文化

科技文化
(2019·湖南怀化)3.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
A.《女史箴图》 B.《兰亭序》 C.《水经注》 D.《洛神赋图》
(2019·山东菏泽)3.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长城
B
C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