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讲学稿总第 6 张 姓名一、重点和难点1.重点难点1、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二、课前预习1.城市化的含义:又叫 ,是指 和 在 、 地区转变为 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 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3个指标1.2.3.3.城市化的意义1.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 ,缩小 差距2.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缩小 发展差距。3.城市文化向乡村 和 ,影响乡村的 方式4.城市化动力机制1.动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一般来说, ,城市化水平越高2.与工业化的关系: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 ,能够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 提供广大的发展空间。3.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原因后果 ①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②市区范围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③出现了高水平的大城市带;④出现了 现象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②对生态造成很大破坏,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③出现了虚假城市化,以拉丁美洲为代表的国家: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出现了 ,以亚洲为代表的国家:6.逆城市化指7.虚假城市化指8.滞后城市化指9.引起逆城市化的原因10.引起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的原因11.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数量急剧 ,城市化水平不断三、议一议1.下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的城市化过程。分析一个城市的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一般从几个方面分析。四、课堂知识巩固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别加大2、乡村——城市转型是指A、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B、城市面积扩大的过程C、乡镇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D、城市郊区面积扩大有过程3、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人口膨胀 B、流动人口增加C、社会经济发展 D、环境污染严重4、有关世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却在不断下降B、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目不断下降C、出现了城市群、城市带及人口超过千万的超级大城市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超过发达国家5、 读下图,回答⑴~⑵题。⑴图中a所示的国家可能是A、印度 B、新加坡 C、美国 D、德国⑵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6、根据下表资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年份 1950 1970 1990 2025发达国家 50.0% 66.6% 72.6% 80. 0%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 0%A、20世纪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慢于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同步进行C、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将于21世纪初超过发达国家D、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减慢据报道,我国从2001年10月1日起,在两万多个小城镇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只要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回答7~8题。7、以上事实说明我国城市发展方向是①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要加快②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仍要提高城市化水平③积极发展大城市④积极发展小城市⑤乡村人口转户籍需要交纳一定费用,可以增加城市市政收入A、①②③ B、②④⑤C、①②④ D、②③④8、建国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是一个A、受市场经济影响逐步发展的过程B、有计划逐步发展的过程C、受市场和计划同时影响逐步发展的过程D、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增加了的过程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根据有关数据完成9~10题。时 间 1955 1964 1969 1974 1979城市人口比重 14.1 18.2 17.6 17.2 18.3时 间 1984 1989 1994 2000城市人口比重 22 25.7 28 36.19.我国城市化进程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的比重一直在上升B.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曾出现过短暂的“逆城市化”现象C.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10.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应该是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1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其主要原因是A.市区就业困难B.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下降C.大城市环境恶化D. 乡村和小城镇服务设施较城市完善12.在城市化过程中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D、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13.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下面2题。⑴30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⑵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大幅度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五、课后练习1、城市化意义的主要表现正确的是A、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使城乡差距扩大B、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C、乡村文化广泛地向城市扩散和渗透,影响着城市的生活方式D、城市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但工业化却阻碍着城市的进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化就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的过程B、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乡村人口的大量过剩C、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D、城市化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结果3、关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正确叙述是A、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在90%以上B、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正在逐渐下降C、出现了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D、城市中心区发展迅速,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缓慢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4~6题。4、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A. 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B. 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C. 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D. 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5、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A. 印度 B. 中国 C. 日本 D. 德国6、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A. 发展水平较高 B. 应加快发展C. 发展速度最快 D. 应限制发展六、知识整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差异表解城市化特点 原因发达国家 起步早,目前速度趋缓 工业化早,城市化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 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出现逆城市化 1.城市环境恶化,地价飞涨2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 国家独立晚,民族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虚假城市化(拉美-阿根廷、墨西哥、巴西)滞后城市化(亚洲-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 城市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答案课前预习1.城镇化、人口、产业、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城市、社会经济2.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市与乡村交流、城乡发展;城乡;扩散、渗透、生产生活4、社会经济发展、经济越发达;主要支柱、服务业;经济繁荣5、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 后期 中期起步时间 早 晚目前速度 慢 快发展水平 高 低城市人口比重 大 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相适应 不相适应原因 经济与城市发展协调 城市发展过快或过慢后果 逆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6、由于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居民为了追求比较好的生活环境,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向外扩散,结果造成市中心区的衰弱的现象。7、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书评,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8、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9、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地价飞涨10、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11、增加、提高议一议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数量课堂练习CACCAADCBBDCABC课后练习BCCACB( http: / / www. / )全 品中考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人 万人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重要指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口向城市集聚乡村地区变成城市地区(土地)过程城市化结果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