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贵州省兴义市天赋中学地理教案: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一 贵州省兴义市天赋中学地理教案: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兴义市天赋中学地理必修一教案: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内、外力作用和表现形式,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壳运动的特征。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貌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确立矛盾对立统一思想。
【教学重点】
1. 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2. 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 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学设计】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提问)什么是放射性元素?
——是指能发出射线而衰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化学元素,如镭、铀、钚、钫。
(提问)地球内部能量的来源?
——放射热是地球首要的热量来源。放射热是由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核反应时所释放出的能量。地球内部含有许多放射性元素,不同的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同,衰变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也不同。在整个地球历史中,放射性元素已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此外,化学反应、摩擦作用所释放出的热量,在整个地热释放总量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提问)什么是变质作用?
——地壳已经形成的岩石,无论岩浆岩、沉积岩或早已形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高温、高压条件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其成分、结构、构成就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即重熔再结晶),这种促使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提问)什么是岩浆活动?
——在地下深处天然生成的,富含挥发性成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称为岩浆。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又在高压的作用下,因而它可以顺着地壳脆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称为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地表的活动或火山喷发,侵入地壳内部的运动称为侵入运动。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2.内力作用的分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按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将其缓慢的内力作用和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
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如火山喷发、地震,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虽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却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
不同的内力作用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同,如下表所示:
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变质作用 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次要形式
岩浆运动 喷出地表时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 主要形式
3.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形式,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按照地壳运动的新性质和方向,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运动形式 岩层运动方向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举例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表 水平位移、弯曲变形 绵长的断裂断、巨大的褶皱山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 相伴发生,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表 隆起或拗陷 高低起伏、海陆变迁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近代海岸的变动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概念及其能量来源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他们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如下表所示:
外力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等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陡崖、海蚀柱等
搬运作用 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风力堆积 形成新月形沙丘
冰川堆积 形成冰碛丘陵等地形
海浪堆积 形成沙滩
3.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讲述)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4. 内、外力的关系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成 特点 有用成分举例
岩浆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 层理构造、化石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变质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新岩石 片理构造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重要原料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岩浆,上升过程中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包括喷出岩和侵入岩。
(2) 裸露地表的各种岩石经过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为沉积岩。
(3) 已生成的各种岩石在地下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4) 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岩浆。
www.
沉积岩
岩浆
岩浆岩
变质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