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贵州省兴义市天赋中学地理教案:4.2山岳的形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一 贵州省兴义市天赋中学地理教案:4.2山岳的形成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兴义市天赋中学地理必修一教案:
4.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 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 过程与方法
1. 分析法、讨论法。
2. 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 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教学重点】
1. 山岳的三种类型。
2.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教学设计】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的概念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2)褶曲的基本形态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背斜的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褶皱山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褶曲形态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形形态
未侵蚀地形 侵蚀后地形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谷地 向斜轴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断块山
(1)断层的概念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勒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其中,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做地垒,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而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做地堑,地堑常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断层与地表形态
如果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则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则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3)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断块山的规模大小不等,大的断块山可以延伸数千米,如我国的华山等,小的只有几十米。
3.火山
(1)火山的概念
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
(2)火山的构造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有时积水会形成火口湖,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
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3)火山的规模
大小不一,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000—5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
(4)火山的分类
火山按活动情况分为三类: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但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类型 概念 举例
活火山 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皮纳图博火山、圣海伦斯火山、富士山等
死火山 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乞力马扎罗火山等
休眠火山 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长白山天池,五大连池等
(趣味阅读) 火山奇观
1.黄金火山:哥伦比亚的加莱拉斯活火山,每天都要喷出500克的黄金。经勘探表明,加莱拉斯火山下的黄金蕴藏量十分丰富,因此,每年都有大批金灿灿的黄金喷出地面。
2.钻石火山:美国的圣海伦斯火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钻石火山”。每次火山爆发都有价值上千万元的钻石喷发出来,成千上万的寻宝者便蜂拥而至,在火山灰中寻觅钻石。
3.金银火山:据法国一个科学家小组探察证实,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埃特纳火山,每天都要喷出2000克左右的金子和9000克左右的银子,因此被人们称为“金银火山”。
4.喷冰火山:冰岛北部的格里姆斯准特火山,曾经有过一次喷冰现象。据悉,那次喷冰持续两周,每秒钟从火山口喷射出大约420立方米白花花亮晶晶的大冰块。
5.喷泥火山:科学家在拉丁美洲巴巴多斯岛东部海域中的5000米深处发现了一座泥火山。宽越1000米椭圆形的火山口中泥浆翻滚,并夹杂着一些甲鱼、海葵、蛤蜊等无脊椎动物。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岳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原因是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交通运输干线,成本高,难度大,而公路与铁路相比,成本相对较低,难度较小。
2.山岳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在山岳地区,人们常会把线路地址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如在陡坡上建成“之”字形弯道。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