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题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题纲

资源简介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2.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3.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4.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3)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4)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5)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6、国家宪法日: (1)国家宪法日时间 :我国将每年的(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
(2)宣传宪法的形式:设置宣传栏,宪法知识讲座,宪法宣誓仪式,设置宪法图书专区,演讲比赛,黑板报等等
(4)宣传宪法的标语: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等等
(5)2019年宪法日的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7.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8、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
9、 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发给有效期5年的居民身份证。
10 .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11.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利益。如何正确使用居民身份证
(1)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 (2)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
(3)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12.(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13.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14.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15.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16.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1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8、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19.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20根据职权不同,我国的国家机关可以分为不同类型。请在宪法中找到以下国家机关,将其与对应的法定职权连起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
(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和人民政府,依法行使自治权
依法行使自治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
(
中央人民政府,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管理
国家行政事务
依法行使自治权
)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国家最高军事指挥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监察委员会 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人民法院 国家元首,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人民检察院 国家的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
21.国家机关的职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人民政府包括政府自身及所属工作部门,这些部门行使政府的具体职能,我们经常会与它们打交道。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4)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2、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3、(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4.(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认真对待和珍视。
25.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26.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27.参政议政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
28.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
29.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30.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31、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33.(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
34、依法维权途径: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长)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