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通关宝典第一章 有理数一、有理数的有关概念1. 正数与负数① 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② 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在同一问题中,可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③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2. 有理数的分类(1)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3. 数轴(1) 定义: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如图:(2)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 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是反过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4)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点中,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4.相反数定义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效。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特别注意,0的相反数是0 几何意义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布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表示 在一个数前面添加“-”号,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求法 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把这个数看成一个整体,在前面添上一个负号,然后去括号特性 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或a= -b或b= -a;反之,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 5.绝对值(1) 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2) 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3)符号表示: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具体内容数轴比较法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代数比较法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二、有理数的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③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如0+(-3)= -3.(2) 加法的运算定律名称 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2. 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统一成加法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后可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使运算简便。4.有理数的乘法(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若ab=1,则a,b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3) 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关系: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4) 乘法运算律名称 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b±bc5.有理数的除法 (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用字母表示为(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6. 有理数的乘方(1)概念: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叫做幂。(2)乘方的性质: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任何非零数的0次幂都是1,即a0=l(a≠0)。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三、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 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四、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接近准确数而不等于准确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近似数。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一、单项式名称 定义 举例单项式 由数或字母的积组成的代 数式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20x ,5a3 ,x2 ,0 ,-π等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这个单项式的系数(要包括前面的符号) 的系数是,4πr的系数是4π单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只与字母有关)。 abc的次数是3,4x的次数是l二、多项式名称 定义 举例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多项式有3项,分别为,,-9,其中-9是常数项,这3项中,最高次项是次数是5,所以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5,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这个多项式的项 常数项 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多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知能点拨: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三、整式的加减(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2)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即系数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3)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若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4)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的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一、从算式到方程1.方程与方程的解(1)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有两个要素:一含有未知数,二方程是一个等式.(2) 解方程与方程的解: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2.一元一次方程(1)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l,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 满足条件:①只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为l;③未知数的系数不等于0。(3) 表示形式:ax+b=0 (a≠0)或ax=b (a≠0)。3.等式的性质 内容 代数表示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性质2 等式两边同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教,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那么二、解一元一次方程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步骤 具体的做法 依据 注意事项去分母 在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等式性质2 ①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②分子是—个整体,去分母后加上括号去括号 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法则 ①不要漏乘括号里任何一项 ②不要弄错符号移项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其他项移到另一边 等式性质1 ①移项变号②不要漏项合并同类项 把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字母及其指教不变系数化为1 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 等式性质2 不要把分子、分母颠倒注意: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 (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2.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 ;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程问题常用等量关系:先做的+后做的=完成量(把全部工程看作“1”)。(3)船在顺水、逆水中航行或者飞机在顺风、逆风中飞行的问题:?船在顺水中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流速度;?船在逆水中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流速度。?飞机在顺风中飞行的速度=飞机在无风时飞行的速度+风的速度;?飞机在逆风中飞行的速度=飞机在无风时飞行的速度-风的速度。顺水逆水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顺水路程=逆水路程。(4)商品利润问题: 售价= , ;利润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售价- 进价=利润(5)配套问题 抓住配套问题中的关键语句,确定等量关系。(6)调配问题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 ① 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② 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③ 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7)数字问题 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为c(其中a、b、c均为整数,且1≤a≤9, 0≤b≤9, 0≤c≤9)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8)储蓄问题① 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利息的20%付利息税。②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税=利息×税率(20%)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一、几何图形认识初步1.几何图形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称为几何图形.2.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一般是从正面看(主视图)、左面看(左视图)、上面看(俯视图)立体图形。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4.点、线、面、体几何体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它们有如下关系:二、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相交: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3.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名称 直线 射线 线段基本图形 表示方法 直线AB(BA) 直线a 射线OA 射线l 线段AB(BA)线段a端点个数 0 1 2图形性质 延伸性 向两旁无限延伸 向一旁无限延伸 不能延伸 延长性 不存在延长 可反向延长 可向两旁任意延长 度量性 不可度量 不可度量 可度量相关关系 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4.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1) 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来进行比较。(2) 叠合法:把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它们的一个端点重合,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从而进行比较。(3) 圆规截取法:先把圆规的两个针脚落在一条直线的两个端点上,再与另一条线段比较。5.线段的中点:一个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这个点就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6.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8.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或者直线经过点); (2)点在直线外(或者直线不经过点)。三、角 1.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2.角的表示方法 (1) 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2) 当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可以用表示顶点的一个大写字母表示。(3) 用数字或希腊母表示。3.角的度量 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的,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度量制。度量单位—— 度()、分()、秒()角的换算——1=60=3600,1=60,1=(),1=()=() 特殊角 —— 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180° 1周角=2平角=4直角4.角的比较 可以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5.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6. 余角和补角名称 余角 补角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叫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个角叫另一个角的补角性质 等角的余角相等 等角的补角相等注意:∠1的余角可以用90°-∠1表示;∠1的补角可以用180°-∠1表示。7. 方向角(1)正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南或北写在前面,东或西写在后面(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北偏西东西东南北北偏东东南偏东南偏西南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通关宝典 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