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羊肠小道》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情境、情绪,能用声势表现“行走”主题;能熟记、哼唱“风光”主题,并创编一段歌词;听辨“行走”主题与“风光”主题 2、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初步了解管弦乐合奏知识;感受毛驴的音乐形象,并完成导学卡中的趣味测试 3、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音乐欣赏的兴趣。培养孩子们采集信息,运用电脑学习、质疑问难、展示作品、人机交互、使用电子白板等综合能力学情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音乐与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已基本掌握一定的调查、探究及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与方法,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平台及信息技术进行一定深度的学习、讨论和探究。 我课前利用学习网络“潜能在线.在线导学”学习平台,设计好“《羊肠小道》探究学习卡”,导入“科罗拉多大峡谷、格罗菲、大峡谷组曲、我的问题、自制乐器”五个自学点,让学生在课外利用信息网络资源,进行检索、筛选、处理、运用信息资料,开展自主、互动学习活动。 在课中,有了课前的自主自学基础,学生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自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选择学生关注度高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中探究的重难点内容,并设计好“《羊肠小道》探究学习卡”——“查”、“导”、“学”、“创”、“拓”五大环节的学习内容,这样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疑问进行组织教学,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学生会更有兴趣、学得会更轻松。 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用声势表现“行走”主题,能熟记、哼唱“风光”主题,并创编一段歌词 通过音乐要素感知音乐形象 难点: 1、利用“潜能在线”网络平台中“在线导学”辅助教学; 2、利用计算机画图软件完成创编歌词和绘图;观看微课了解管弦乐合奏知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潜能在线.在线导学”设计好本课“课前自学点”——让学生围绕五个方面自学:科罗拉多大峡谷、格罗菲、大峡谷组曲、我的问题、自制乐器。2、学生课外利用电脑等学习终端,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按自学点要求先自学,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通过网络人机交互及时把握学生自学卡学习情况,特别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重新设计课堂探究卡,为授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活动意图 媒体功能应用及 分析 课前自学, 搜集资料 教师在家里登陆潜能在线平台,查看孩子们完成的情况,并利用潜能在线平台的评价功能,对孩子们进行及时的评价 课前自学任务: 寻找生活中的音源材料,自制简易的双响筒 上网搜集“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相关资料 上网搜集“格罗菲”的相关资料 上网搜集“《大峡谷》组曲”的相关资料 提出问题 培养孩子们采集信息,运用电脑学习、质疑问难、展示作品、人机交互等综合能力。让课堂从课内延伸到学生的家中,学生更乐意学 学生在家搜索相关资料并运用电脑登陆潜能在线平台,完成《羊肠小道》的自学点。教师可以在家里登陆潜能在线平台,查看孩子们完成的情况,并利用潜能在线平台的评价功能,对孩子们进行及时的评价。同学们也可以互相查看其他孩子的作品,并点赞评价。充分发挥了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 自学反馈,微课导学 00′05′ — 8′26′′ 请生介绍自制的双响筒,老师将其作品拍照上传至电子白板中展示 将学生自学完成的情况做截图汇总,在电子白板上分析、评价 揭示课题 学生介绍展示制作成果 将学生的作品拍照上传至白板屏幕上展示,既有表扬、鼓励的作用,也能让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楚学生的作品 既让孩子们看看其他孩子的预习情况,也让孩子们明白,老师会查看,要认真搜集材料,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 了解什么是管弦乐合奏,以及常见的管弦乐器 巧用白板,小试身手 8′27′′ — 17′37′′ 师分别弹奏有倚音与无倚音的乐句,让生感受哪一条旋律最能表现毛驴一摇一晃的形象 播放“行走”主题音乐,跟师同画旋律线 师拍摄学生的表现过程,即时上传至电子白板中 思考格罗菲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声音 请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画出旋律线 敲打自制的双响筒,模仿、表现驴蹄声 从老师弹奏的两条乐句中,感受倚音的作用 通过画旋律线,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变化 通过观看视频中自己的表现,从而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通过敲击双响筒模仿驴蹄声的同时,感受音乐节奏发生的变化学唱旋律,创编歌词 17′38′′ — 25′43′′ 播放“风光”主题音乐,跟师同画旋律线 聆听旋律,讲解圆号的演奏姿势;跟琴哼唱 请生为“风光”主题创编一段歌词 感受音乐情绪,想像音乐画面 模仿圆号的演奏姿势,学唱“风光”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