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四章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学案)一.学习目标:1. 掌握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意义。2. 能够说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及成因。3. 记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及位置。二.学习过程【秦岭与淮河】自学指导一1. 对照地图册28页图,完成下列75页活动题,记住位置。2. 自读75页阅读“秦岭”了解特征。3. 自读76页阅读“淮河”,讨论;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呢?【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自学指导二1. 自读76页正文,用横线划出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的概念。(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为例说明。)2. 讨论完成77页活动题2,明确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气温差异形成的原因。3. 自读77页表格,对比南、北方地区的差异并记住。连一连4. 下列词语显示了我国南北的差异,请你说说其中的缘由。A、南船北马(交通工具) B、南米北面(居民主食)C、南尖北平(传统民居) D、南涝北旱(气候灾害)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说法 说出来,大家讨论。5.合作探究:“橘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原因是什么呢?6 归纳、总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自学指导三1. 读图4—5,看一看我国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记住它们所在的位置。2. 完成78页活动,说一说,这些地理区域是根据什么地理要素划分的?3. 想一想: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什么地理要素划分的?4. 自读“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完成其后活动。三 、当堂训练(选择每小题2分,读图每空1分,共20分。)1.下列山脉,作为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的是( )A.秦岭 B.武夷山 C.南岭 D.横断山2.淮河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雨季长,降水多 B.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人海,水系紊乱C.扇状水系,支流众多 D.湖泊少,蓄洪滞洪能力弱3..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4.下列省级行政区,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是 ( ) A.河北省 B.浙江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 A B C D (2)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① (山脉)和② (河流),将其名称的序号标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3)B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 ,居民的主食以 为主。(4)A与C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从干湿状况看,该线以西主要是 和 地区,以东主要是 和 地区(5)D与B、C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边缘线。1月平均气温小于0℃秦岭淮河以北 没有结冰期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以旱地为主秦岭淮河以南 一年两熟到三熟水运发达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