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宇宙中的地球 本专题是地理学科最基础性知识之一,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地球的宇宙背景往往与国际、国内航天热点相联系,地球经纬网内容往往与时间计算、区域地理紧密结合起来,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的识图、读图、分析、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重难点突破】1.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知识难度较小,识记即可。对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地区分布及原因,复习时要注意与气候、农业的关系。太阳活动对气候、无线电通讯、地球磁场的影响等知识难度也不大,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成为考查的重点。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中,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成就,尤其是“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以此事件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发射地、回收地的地理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气候、地形、植被、工农业状况等)及地方时的计算。宇宙环境问题今后将又成为一个热点问题。2.地球的经纬度知识地球纬线的特点是自成圆圈,指示东西方向;周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上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至极点为0。地球经线的特点是指示南北方向的半圆,长度相等,任何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均相差111千米。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点,度数从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E),从东向西增大为西经度(W),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①南北纬和东西经度;②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计算距离。因为纬度1°和在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大约都是111km,只要知道了任何两地间的纬度差(两地要在同一条经线上),或是在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出来。④计算时间。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12点,赤道与晨线交点地方时为6点,赤道与昏线交点地方时为18点,可以作为已知条件用于计算。【典例精析】例1:(2006年江苏高考题)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1~3题1.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A.a B.b C.c D.d2.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C.赤道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3.飞船返回时,下图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本题以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阴影和非阴影的分界线是日界线,其中一条是180°,另外一条是0时。根据120°E的位置,可以确定哪一条是180°经线(日界线),而另外一条肯定是0时。然后,通过经度差与时间差的换算,得出d最符合北京时间为10月12日9时。第2题牢牢把握飞船的飞行时间10月份,属北半球冬半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极地附近还出现了极夜现象,因而选择④。答案:1.D 2.C 3.D例2:(2005年江苏高考题变式)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完成下列要求:(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地的纬度是 ,经度是 。(3)下图是四幅该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与当地情况相符的图是(填代号)。解析:本题以探究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熟练应用能力。当地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 N,通过北京时间13时可知地方时为12时的经度为105°E,而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一定是太阳直射的经线。某兴趣小组测得旗杆影长最短,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最高,为正午,因此其经度就是此时太阳直射的经度。由于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3.5°,可知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差约16.5°,因此该地的纬度约为40°N。由于此时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3)题图中只有a、b符合。又由于当地北京时间13时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因此选b。答案:(1)23°26 N,105°E (2)39°66 (约40°)N 105°E (3)b【优化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中国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9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飞船绕地飞行轨道与地球赤道的夹角为42.4度,绕地球一圈需要90分钟,并于10月17日4时33分在内蒙古中部顺利着陆。读神舟六号飞船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回答1~2题。1. 图中A点为飞船第一次到达最南位置,当飞船第二次到达最南位置大约是A. 42.4°N,105°EB. 42.4°S,127.5°WC. 42.4°S,82.5°WD. 42.4°S,105°W2. 飞船运行期间,地球的位置可能是下图中的A. 1位置B. 2位置C. 3位置D. 4位置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已知旗杆长为17.32m,测得该校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长,已知tan60°=1.732,据下表数据,回答3~4题。北京时间(时) 10 11 12 13 14 15 16旗杆影长(米) 14.2 12.8 11.4 10 11.4 12.8 14.23.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A.45°N,135°E B.30°N,105°E C.45°N,105°E D.30°N,135°E4.当北京时间分别为12时、13时和14时,该活动小组观察到旗杆影子的方向应分别为( )A.西北、正北和东北 B.正西、正北和正东C.正东、正南和正北 D.东南、正北和西北读某地冬夏季太阳的方位示意图, 回答 5~6题。5. 该地房屋一定坐落在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6. 据图判断夏至日的日出方位为A. ① B. ② C. ③ D. ④读北半球某区域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图,回答7~8题。7.有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是太阳色球层上的黑暗斑点B.黑子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C.太阳黑子多的年份到少的年份平均间隔为11年D.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8.图示信息说明 ( )A.黑子数增多时北半球降水减少 B.黑子数减少时北半球降水增加C.黑子数多少与北半球降水呈负相关 D.黑子相对数与该区域降水呈负相关2005年11月18日10时25分,在上海浦东新区民生港码头的阵阵汽笛声中,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载着120位南极科考队员正式出征。进行为期130天的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据此回答12~13题下图表示某时刻地球表面太阳高度分布状况(M点太阳高度为90°,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自里向外依次为60°,30°,0°),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比较,正确的是 ( )A.这一天①点比②点先看到日出B.①点盛行西南风、③点盛行西北风C.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④D.④点的自转线速度等于②点的一半10.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悉尼、雅典、新加坡均为多雨季节B.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河流正值枯水期C.白令海峡夜幕深沉、好望角夕阳似火D.我国东南沿海附近海域处于休渔期11.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空某区域,拍摄了图像(如下图)。图像反映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12.下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当“雪龙号”启航时,地球上两天(地方时)的分布如图所示,则此时太阳高度正处于一天中最大值的点是 A.a B.b C.c D.d13.经过十几天的不间断航行,“雪龙号”于当地时间12月5日9时左右到达澳大利亚里弗曼特尔港(31°56′S,115°34′E),下列船员沿途所见地理事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航行过程中,科考船的桅杆正午影长逐日缩短B.船员经历的昼长越来越长C.到达澳大利亚里弗曼特尔港时,附近的农场牧民正在种植小麦D.航行过程中科考船的吃水深度,逐渐变深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14~15题。14.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15.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二、双项选择题 一小孩身高1.5米,隔河观察正午塔影情况。发现12月22 日正午时,塔影达全年最大,且塔尖的影子正好位于他的立足处。据此判断16~17题。16.若塔高70米,则这里的河面宽约为A.小于塔高 B.60米 C.50米 D.大于塔高17.该河受侵蚀较强的是A.东南岸 B.西北岸 C.河流右岸 D.河流左岸下图中横轴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和春分日的昼长差,纵轴表示夏至日和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差。试判断18~19题。 18.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确切算出①②③④四地的纬度 B.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④①③②C.④点对应的横坐标值小于零,位于南半球 D.①处位于北极圈上或北极圈以北地区19.关于②③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③两地皆位于北半球 B.②③两地皆位于南半球C.相比较而言,②点更靠近赤道 D.相比较而言,③点更靠近赤道三、综合题20.读世界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日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度),A点位于 B点的________方向。(2)如果一架飞机从B点上空于地方时12:00出发向北飞行,3小时后到达C点上空。飞机飞行距离约为 ( )A.2580千米 B.3330千米 C.6660千米 D.2266千米(3)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D点上空开始沿纬线向E点上空飞行.则该飞机全程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到达E地上空时,E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 :00,在图中用阴影西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21.下图甲中曲线ABC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⑴此时为 月 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填快或慢);⑵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海口(20°N)人的影子朝向 方向;⑶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的分界线是 和 ,此时新的一天在地球上占 。⑷乙图中虚线小圆为极圈,在乙图中画出晨昏线,并标出夜半球。22.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 ,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h 为一已知量 )。 (1) 这一天 ,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④表示的地点是 。(2) ②表示的地点是 。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值 h 的变化范围是 。(3) 四地中, 发生极昼现象的是 地。③地正午太阳高度H= 。(4) 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④①③② B. ④③①②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 解析:飞船飞行轨道与地球赤道夹角为42.4度,因此飞船到达最南位置时的纬度为42.4°S;第一次到达最南位置时的经度为105°W,过90分钟第二次到达,地球向东转过了22.5度,此时的经度为127.5°W。2. B 解析:10月12日地球靠近秋分日(图中2位置)。3.B 4.A5.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冬夏季正午时太阳皆位于正北方,可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6.C解析: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该日全球各地日出方向皆为东北,再由图中方位判断③为东北方向。7.D 解析: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温度相对偏低的区域,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8.D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太阳黑子数多少与该区域降水呈负相关。9.B 10.A 11.A12.D解析:根据“雪龙号”启航时间,计算出零点钟所在经线,判断此时地球上大于一半的地方为18日,得出d所在经线为正午12点的结论。13.B解析:科考船航行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其桅杆正午影长先缩短后变长,愈往南昼愈长。14.C解析: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此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纬度60°处的线速度等于赤道的一半,据此判断该区域位于中纬度。15.B 解析: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断出a点的线速度小于b点,原因可能是地势较高,转动半径大。 二、双项选择题16.AC 17.BC18.CD解析: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任何地点,夏至日和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差都是23°26′。所以,我们不能确定①点的具体纬度。夏至日和春分日的昼长差值(绝对值)越大,纬度越高,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④③②,④点春分日昼长长于夏至日,为南半球。图中的①点,夏至日和春分日的昼长差是12小时,说明①处出现极昼现象,应位于北极圈上或北极圈以北地区。19.AC 解析: ②③两地夏至日昼长长于12小时,为北半球,其中,②点夏至日与春分日的差距较小,说明②点的纬度低。三、综合题20.(1)0° 西北 (2)B (3)3 23点 (4)如图 21. ⑴6 22 慢 ⑵8 西南 ⑶国际日期变更线 0°经线 1/2 ⑷图略22.(1)h°N 赤道 (2) 北极点 0≤h≤23°26′ (3)②③ 2h (4)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地球上不同纬度、不同时间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等内容。由图中信息可知,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②表示的地点24小时太阳高度不变,应是北极点,且当天的太阳高度数值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由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因此该地太阳直射点 h 的变化范围应0≤h≤23°26′。④表示的地点 6 点日出 18 点日落,昼夜等长,应是赤道。由图中得知,有极昼现象的是②③两地。③地正午太阳高度 H1= 2h, 因为③地只是这一天极昼或这一天开始出现极昼,那么它的纬度数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按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计算 ,H1=2倍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通过以上分析得知,②是北极点,③位于北极圈或以北地区,④是赤道,①此时昼短夜长,应在南半球,且纬度数比③地小,所以第(4)小题中D答案正 确。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